大腦結構
貓的平均腦容量約為25毫升。如果按照腦化商(大腦相對體積與動物自身重量的比值)即情商計算,貓的情商約為1。情商可以表明智商,但大腦並不像妳們人類想象的那麽簡單,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數量也需要關註。貓的大腦皮層中大約有3億個神經細胞。
視力
貓具有出色的夜視能力。他們的眼睛下面有壹層“照相膠片”,可以將任何穿過視網膜的光線反射回眼睛,從而增加他們對昏暗光線的敏感度。
如果貓奴晚上做了什麽可恥的事情...這是偷食物!偷食物!.....可以看到貓的全景。此外,貓眼對追蹤快速移動的獵物也有很強的適應性,玩杯子藏球的遊戲也毫不費力。
聽覺
貓的中耳相對尺寸比狗的大,這使貓的耳朵感覺到更寬的頻率範圍,聽覺頻率約為55赫茲至79,000赫茲。靈敏度在所有哺乳動物中是比肩的,嚙齒動物的超聲波不是問題。
有句話說——米奇會沈默,米妮會哭泣。
氣味
與狗相比,貓的鼻子犁更靈敏,它可以分析其他貓留下的氣味的化學信息,便於與同類交流。張譯隔壁家的貓有了新女朋友,對門的李大苗完全不知道它吃了什麽食物。
短時記憶
貓的短期記憶可以持續16小時,但貓記住的只是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事情。總是想著壹兩個,而不是八九個。喵喵真的是壹個哲學家。
長期記憶
貓可以通過觀察人類和母貓的行為來學習捕獵技巧。他們的記憶力和決策力相當於2-3歲的人類兒童。
例如,貓會通過打鼾來操縱妳。
研究表明,貓的喵喵聲和呼嚕聲是專門為人類開發的語言,它們是在妳與人互動的過程中習得的,而貓不會使用這種語言與人交流。然而,如果妳認為這種聲音只是意味著他們很舒服,那妳可能錯了。當它們對妳發出咕嚕聲時(有時夾雜著喵喵聲),妳應該小心:它可能在操縱妳。
Karen McComb(2009年)分析了貓對人類發出呼嚕聲時傳遞的信息,發現當貓想從妳那裏得到什麽時,呼嚕聲與平時不同。研究人員收集了10只貓在覓食和非覓食狀態下的叫聲,並將這些聲音播放給50個人聽,其中壹些人養貓,壹些人不養貓。事實證明,即使是從未養過貓的人也能聽出這兩種聲音的區別。他們認為貓在覓食時更緊急和不開心,聽到後會更想幫助它們。
麥庫姆把這種呼嚕聲稱為“懇求呼嚕聲”,這種呼嚕聲只有在它們需要人類為自己做點什麽時才會出現,而且幅度和頻率遠高於“非懇求”呼嚕聲。而且有時候,它們還會發出呼嚕聲和喵喵聲,這是最容易喚起人類情緒的方式。
麥庫姆認為,貓利用了人類對這種聲音的敏感性。1985的研究證明貓求救時的叫聲與嬰兒的叫聲相似(布赫瓦爾德,1985);麥庫姆還將貓“被煽動”的呼嚕聲與健康嬰兒的哭聲進行了比較,發現兩者的頻率非常接近(300-600赫茲),這將引起對方的關心欲望。
因此,貓可能會故意誇大自己的叫聲來引起主人的註意。
很多時候,妳對貓的理解只是浪漫。
1.當壹只貓蹭妳的時候,並不意味著它喜歡妳;它只是在向妳宣告附身。
如果妳認為貓蹭妳是出於愛,那妳也錯了。其實它是在告訴其他貓咪:我有這個人。這是因為在貓的世界裏,每只貓都有獨特的氣味,它們可以區分自己和其他貓的氣味。而且它會覺得,如果它把自己的氣味蹭在妳身上,妳就是它的“領地”(雅克,2012)。
另壹方面,他們還在努力去除自己身上的妳的味道。貓喜歡舔自己的身體和皮毛來清潔自己,但妳知道它們試圖舔什麽嗎?這是人們最常舔自己時的氣味,這是在被人類觸摸後,為了擺脫人們的氣味。
2.只有當貓向妳眨眼時,它才表現出善意;如果他們只是盯著妳看,他們根本不歡迎妳靠近。
貓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無論是對其他貓還是對妳。當妳的貓遠遠地看著妳時,妳可能會認為它在對妳示好,但事實上,如果妳的貓長時間盯著妳不眨眼,這是壹種強烈防禦情緒的表現——表明它正在捍衛自己的領地(例如貓砂箱、某個區域或其他它認為屬於自己的東西),妳不歡迎進入這個領地。當壹只貓向其他貓宣布自己的領地時,它也會有這樣的眼睛。如果壹只貓斜眼看妳,這意味著它要麽處於恐懼狀態,要麽處於攻擊狀態。只有當他們同時看著妳並眨眼時,這才是歡迎的信號。
而且,如果妳想對壹只喵星人好,妳最好不要盯著它不眨眼。在這種情況下,它會認為這是攻擊的信號,或者妳想趕走它。
貓其實可以理解妳在說什麽,但它只是不想和妳說話。
研究證明,妳的貓可以完全理解妳呼喚它的名字,甚至可以準確地區分妳的聲音和其他人的聲音。如果它經常無視妳的來電,那只能說明它真的不在乎妳的需求。
2013發表在《動物認知雜誌》上的研究對20只家貓進行了實驗(Saito,2013)。當貓的主人不在貓的視線範圍內時,研究人員將播放四個人的聲音,其中三個是陌生人,1是貓的真正主人。當聽到陌生人的聲音時,20只貓都有不自覺的反應,其中50%的貓搖頭,30%的貓動耳朵。但只有兩只貓自發地用語言和行動做出了回應,即喵喵叫或搖尾巴。
它們確實能識別主人的聲音:與陌生人的聲音相比,大多數貓(75%)在聽到主人的聲音時會更多地搖頭和移動耳朵,但僅此而已——它們用實際行動做出回應的比例並沒有增加。
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解釋了貓是孤獨的生物——它們不受人類的馴化,也不想滿足人類對它們的期望。
不過,話雖如此,我還是願意被貓主子耍~最後壹張圖:
如果您對《邊肖》的編輯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以便邊肖更好地創作!看完文章後,如果妳想在未來收到這樣的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註”,您的支持是邊肖更新的最大動力!
祝大家生活幸福,家庭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