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季進補素食
1、山藥。自古以來,山藥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品。其味甘性平,益氣健脾,其所含的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另外,山藥含有的大量黏液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沈積,防止動脈硬化。
2、栗子。中醫認為,栗子性味甘溫,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止咳化痰的功效。現代研究認為,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多的幹果品種,同時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利於機體抗寒,很適合冬季食用。
3、芋頭。除了富含鉀、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外,芋頭還含有壹種天然的多糖類植物膠體,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有止瀉的作用,同時又有膳食纖維的功能,能潤腸通便,防止便秘。中醫認為,芋頭有益胃生津、補中益氣等作用,很適合用來補虛。
4、香菇。其熱量低,蛋白質、維生素含量高,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還能促進體內鈣的吸收,經常食用香菇對於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也有良好的效果。
5、枸杞。壹般冬季的養生原則應以益氣助陽,滋陰補腎為主,而枸杞就是冬季進補的好選擇。枸杞性味甘平,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在空氣幹冷的冬季,眼睛易幹澀、流淚,常吃枸杞還能緩解這些癥狀。
2、冬季飲食進補原則
1、膳食營養平衡是基礎
冬季仍然要按照膳食營養平衡的原則來合理安排飲食,單純靠某種食物是難以達到補益作用的。可以參照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平衡膳食寶塔來按比例選擇不同種類的食物。
2、谷薯類為主,適當搭配粗糧
谷薯類食物為主,註意粗細糧搭配能獲得更全面的營養。山藥、紅薯、芋頭等屬於薯類食物,比大米、白面含有更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微量營養素,用其替代部分主食是個不錯的選擇。中醫認為,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作用,適合在冬季食用。
3、多吃新鮮果蔬
秋天有很多的新鮮水果,如梨、葡萄、石榴等。中醫認為,梨具有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葡萄益氣生精,能夠補益肝腎。從營養學的角度,果蔬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化學物質,這些營養成分有益於延緩衰老,預防癌癥,維護身體健康。但是,水果中含有壹些糖,對於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脾胃寒涼的人,不適宜吃太多偏涼性的水果,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
4、適量進食肉、蛋類食物
很多人在秋季講究進補,但是吃太多的肉會給消化和代謝器官增加負擔。適量進食肉、蛋類食物,少吃肥肉,選擇壹些易於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較少的禽肉是明智的選擇。
5、飲食要清淡和規律
大魚大肉的進補,不利於秋季養生。秋季應堅持清淡和規律的飲食。
6、進補適度,控制體重
“貼秋膘”更適合“苦夏”的人。對於那些夏天呆在空調房裏,並沒有食欲不振、體重下降的人來說,秋天再貼秋膘的話,體重很容易就會超標。合適的體重對於保持身體健康來說意義重大,因此秋季進補要適度。
7、及時補充水分
人的身體中最多的就是水。秋天比較幹燥,要註意及時給身體補水。口渴是個滯後的缺水信號,不要等感覺到口渴了才喝水。
8、食宜溫,少寒涼
俗語說“秋瓜壞肚”,這與食物不潔和瓜果的寒涼對腸胃的刺激有關。秋天後不宜吃過涼的食物,尤其是直接食用從冰箱取出的食物,進食以溫熱為宜,避免胃腸道不適。
推薦幾款適合秋季食用的美食:藍莓山藥、雪梨銀耳湯、淮山藥枸杞燉烏雞、玉米蓮藕排骨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