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Mapo豆腐
四川氣候潮濕,冬季寒冷,因此用辛辣食物祛濕已成為川菜的壹大功能。四川有許多以“辣”命名的菜肴,其中“麻婆豆腐”是最著名的菜肴。
用豬肉末(或牛羊肉末)和豆腐、蒜末、胡椒粉、香油、紅辣椒油、豆瓣菜等調味品烹制而成的壹道麻婆豆腐,香、濃、辣、軟、滑,味道鮮美,深受食客喜愛。
圖例1
麻婆豆腐為何得名?四川成都流傳著壹個傳說:
清光緒年間,成都醬園的壹位姓文的店主有壹個滿臉麻子的女兒,名叫文。她嫁給了陳,壹個在馬家經營油坊的店主。10年後,她的丈夫在運輸石油時意外死亡。丈夫去世後,喬喬和她嫂子的生活成了問題。運油車和鄰居每天都帶來大米和蔬菜來幫助他們。喬喬的鄰居分別是豆腐店和羊肉店。她把羊肉末和豆腐燉成了羊肉豆腐,味道香辣,鄰居們都覺得很好吃。因此,兩位阿姨把房子改成了美食店,前店後室,並把羊肉和豆腐作為招牌菜招待顧客。小吃店物美價廉,生意興隆。喬喬守寡後沒有再婚,壹直以經營羊肉和豆腐為生。她去世後,為了紀念她,人們把羊肉豆腐稱為“麻婆豆腐”,這壹稱呼壹直沿用至今。
如今,“麻婆豆腐”已成為隨處可見的家常菜,遠渡重洋,深受外國友人的喜愛。
傳奇2
傳說中的麻婆,真名陳,以做豆腐為生。清朝同治年間,成都的萬福橋是商賈雲集之地。陳太太在這裏開了壹家豆腐店。由於她在訂購漿糊方面的出色技能,她制作的豆腐又白又嫩,煮出的豆腐菜風味獨特,生意越來越紅火。
沒想到,這引起了她對門頭壹家豆腐店老板娘的嫉妒。壹天,壹個過路人帶著兩斤牛肉末來到陳太太的店裏,找了個位子坐下。對面豆腐店的老板娘向客人拋媚眼,因為她年輕又有點漂亮。客人壹時驚訝,忘記了那袋牛肉末是要送到她家門口的。陳太太看到這壹幕又氣又惱。這時,幾位客人走了進來。他們看著餐桌上的牛肉末,說想吃牛肉炒豆腐。陳太太不想用別人的牛肉餡,但客人急需,於是她就用豆腐給客人煮了吃。沒想到,這道菜又香又好吃,越來越多的人吃了。生意異常火爆,沒完沒了。
對門雜貨店的老板娘又氣又妒,在顧客面前說陳太太的壞話,說她長得醜,臉上有麻子。陳太太是個慷慨的人。面對這壹切,她不屑壹顧,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業。後來,她幹脆在自家門上掛了壹塊“陳麻婆豆腐”的大招牌。後來,這家店的名氣越來越大,麻婆豆腐這種廣受歡迎的美食聞名世界,成為最著名的豆腐菜。
傳奇3
陳麻婆豆腐始創於清同治元年(1862),由成都城北萬福橋創辦,原名“陳酒家”。店主陳春福很久以前就去世了,小餐館由老板娘經營。女老板略顯麻木,叫陳麻婆。當年,萬福橋是壹座橫跨府河的短而寬的木橋。兩邊有高高的欄桿,欄桿上有橋亭,上面有抓魚和金色的畫。橋上經常有貨郎和小卒,坐轎子推大車的苦力們在此駐足點單。“陳酒家”的顧客主要是挑油工人。這些人經常買豆腐和牛肉。然後從油籃子裏舀壹些植物油,讓老板娘給她加工。時間長了,陳對做豆腐有了獨特的烹飪技巧。煮熟的豆腐色香味俱全。非凡贏得了人們的喜愛,陳的豆腐聞名遐邇。晚清時期,有詩證明食客渴望吃東西:麻婆陳很有名,豆腐最好烤,萬福橋上的窗簾在動,顧春先生喝醉了。文人和詩人經常在這裏停留。壹個好事者看著老板臉上的痘印,把它演成了陳麻婆豆腐。這壹說法不脛而走,成為美談。因此,這家餐館被命名為“陳麻婆豆腐”。根據對成都的調查,陳麻婆豆腐在清末被列為成都名吃。在陳麻婆豆腐後人的不斷努力下,140年前的陳麻婆川菜館久負盛名。並名揚海內外,深得國內外美食家的贊譽。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烹飪類別:炒菜:川菜
配料類別:豆制品口味:麻辣
適宜季節:夏季
【編輯本段】原材料
成分:
內脂豆腐,麻婆豆腐調味醬,蔥,姜,蒜,胡椒和肉末。
主要材料(1):
1,豆腐500克:選用與鹵水豆腐不同的細膩清香的“石膏豆腐”為宜。
挑選時:用手捏壹捏或用鼻子聞壹聞,就知道它是否新鮮。
輔助材料(2):
1,青蒜苗- 50g。
2.牛肉150克:牛肉加牛筋更好。
壹般配料(10)
0.菜籽油120克
1鹽5.5克,
2、醬油-顏色、調味料
3、高湯250克(可以在肉骨頭中加入生姜和胡椒粉,如果沒有,可以省下來)。
4、料酒20.5克紹興料酒
5、大蒜3.5克
6.生姜3g
7.洋蔥3g
8.40克豆粉-用於勾芡。
9.雞精或味精:2克
【編輯本段】制作方法
首先,用蔥姜蒜和辣椒炒香鍋,然後加入肉末,用醬油炒香,加入半包麻婆豆腐調料,上色,加入豆腐,用肉末炒香,加入剩余的調料,出鍋!又香又辣,好吃!
將豆腐切成約1厘米見方的塊,放在碗裏用開水燙壹下(不能下鍋煮),然後瀝幹水分,將豆瓣菜和醬油放在碗裏,將蒜苗切碎,用刀壓豆豉或將其剁成細末,將澱粉和味精放在碗裏加水制成醬汁。
鍋中油燒至六成熱,倒入肉末翻炒至熟,盛入碗中備用。
鍋中油燒至六成熱,加入豆瓣醬油、辣椒粉和豆豉炒香。
加入半碗湯(水也可以),燒開後加入豆腐和肉末煮三四分鐘。
加入蒜苗,煮半分鐘,加入芡汁,加入紅油。
將胡椒粉撒在鍋上即可食用。
由嫩豆腐和碎牛肉制成。菜色鮮紅,豆腐嫩白,具有“麻、辣、鮮、辣、嫩(指整個形狀)和脆(指牛肉末)的特點。選擇石膏豆腐,將其切成方塊,放入碗中,並用沸水去除澀味。用植物油加熱炒鍋直到六成熱。將牛肉末炒至黃色。加入鹽、豆豉、辣椒粉和郫縣豆瓣,加入鮮肉湯,加入豆腐,用中火翻炒至豆腐入味。加入綠蒜苗節和醬油,煮壹會兒,使汁變稠。當汁液濃稠明亮時,將其放入碗中並撒上胡椒粉。
制作豆腐時,宜選擇清香的“石膏豆腐”,辣椒面最好用紅辣椒,牛肉最好用黃牛肉。制作麻婆豆腐有四個關鍵,即“麻、辣、燙、紮”。
【編輯此段落】功能
顏色呈淡黃色,豆腐潔白有光澤。有人用“麻、辣、燙、鮮、嫩、香、脆”來形容這道菜,相當形象地概括了它的特點。現在國內外的川菜館都試圖通過經營這道菜來吸引顧客。據說近年來,日本的壹家食品公司還將麻婆豆腐制成罐頭並銷往世界各地。
【編輯本段】提示
* *儲存在家裏用於烹飪的肉餡可以提前用保鮮袋分成幾份,包裝好,用手壓成扁平狀,然後放入冰箱冷凍。這樣,當需要使用時,因為肉餡與空氣的接觸面大,所以會很快解凍;還可以在使用前提前將它從冷凍室移到冷凍室,這樣可以節省解凍時間。
* *豆腐切塊後,用煮沸的淡鹽水焯壹下,以保持豆腐鮮嫩不易碎。
* *傳說豆腐刺兩下,這道菜不會吐水,雖然我不知道吐水是什麽,所以很可能是水。
* *炒郫縣辣椒醬時,需要鍋裏溫油,用中火翻炒,這樣不會把辣椒醬和辣椒面炒糊。
【編輯本段】配方相克
豆腐:豆腐不宜與菠菜、香蔥同煮,會產生易形成結石的草酸鈣,不利於鈣的吸收;豆腐不宜與蜂蜜、茭白、竹筍、豬肝同食。
牛肉(肥瘦相間):牛肉不宜與板栗、田螺、紅糖、韭菜、白酒、豬肉同食。
【編輯本段】健康提示
1.此菜富含動植物蛋白、鈣、磷、鐵、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具有溫中益氣、補中生津、解毒潤燥、填精補髓的功效。
2.油菜和豆腐可以壹起吃。豆腐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具有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油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植物纖維素,具有清肺止咳的功效。
【編輯本段】麻婆豆腐中的營養成分
熱量(1912.55千卡)、維生素B6(0.40毫克)、蛋白質(106.58克)、維生素b 12(0.36微克)、脂肪(144.00克)、泛酸。葉酸(15.30 μ g)、膳食纖維(13.08 g)、膽固醇(160.00 mg)、維生素A(502.39μg)、胡蘿蔔素(2616.88 μ g)和硫胺素(0.79)。煙酸(10.74毫克)、維生素C(3.73毫克)、維生素E(83.50毫克)、鈣(1128.95毫克)、磷(1351.05毫克)、鉀(。碘(46.20微克)、鎂(470.91毫克)、鐵(20.26毫克)、鋅(8.81毫克)、硒(64.60微克)、銅(1.78毫克)和錳(5.44毫克)。
【編輯本段】麻婆豆腐家常菜的做法
1.準備材料:豆腐丁(中等硬度)、牛肉末、豆瓣醬、鹽、酒、切碎的幹紅辣椒、青蒜、姜末、胡椒粉、水澱粉、醬油和少許糖。
2.鍋中加入少許植物油,大火加熱。油熱後,依次加入豆瓣醬、鹽、幹紅辣椒、青蒜、姜末、胡椒粉和牛肉末,或者用上述調味料腌制牛肉末並壹起加入。爆炒
3.加入切成小塊的豆腐。關小火,煮沸。
4.豆腐煮熟後,改大火,加入用澱粉、糖、酒、味精和醬油混合的醬料。醬汁均勻附著後,關火起鍋。
5.起鍋,撒上花椒面,色香味俱全,川味麻婆豆腐就上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