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都可以吃。
1.情緒低落、經常吃燒烤、經常便秘的人適合吃獼猴桃;癌癥患者、高血壓患者、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以及航空、高原、礦山等特種作業人員尤其適宜;
2.脾虛便溏、感冒、瘧疾、寒濕痢疾、慢性胃炎、痛經、閉經、小兒腹瀉等人群不宜食用。
食療
獼猴桃性寒、味甘、酸,入脾胃經;
具有清熱生津、健脾止瀉、止渴利尿的功效;
常用於治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惡心嘔吐、煩熱、黃疸、口渴、淋證、疝氣、痔瘡等疾病。
獼猴桃的四種食療
第壹,治療高燒和煩渴
每次可以吃3 ~ 5個新鮮獼猴桃,每天3 ~ 4次。或者取新鮮獼猴桃,洗凈,搗碎,用涼開水浸泡,然後慢慢喝。
二、胃癌和食管癌的治療
美食食譜:鮮獼猴桃60克,獼猴桃根30克,半枝蓮30克。
美食做法:最後三種食材加入1000毫升水,煮至1的小碗。
食療方:每日1劑,30天為壹療程。
第三、治療消化不良
美食食譜:獼猴桃幹60克。
美食做法:將1味水加至1000毫升,煎至1小碗。
飲食服務方法:每天1劑。
第四,治療急性肝炎
食材配方:鮮獼猴桃60克、白馬骨60克、艾草15克。
美食做法:最後三種食材加入1000毫升水,煮至1的小碗。
飲食服務方法:每天1劑。
評論
1.當需要通過食物補充維生素C時,獼猴桃應是首選;
2.女性在月經期間最好少吃或不吃。
註意事項:
1.吃完獼猴桃後不要馬上喝牛奶。
與牛奶壹起吃獼猴桃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和腹瀉。
獼猴桃是壹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被譽為“水果之王”。它含有亮氨酸、苯丙氨酸、異亮氨酸、酪氨酸和丙氨酸等10多種氨基酸,並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包括鈣、磷和鐵,還含有胡蘿蔔素和維生素,對維持人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獼猴桃不宜與牛奶同食。由於維生素C容易與乳制品中的蛋白質凝結,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和腹瀉。因此,在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後,壹定不要立即喝牛奶或食用其他乳制品。另外,獼猴桃性寒,不宜多吃。脾胃虛弱的人要小心,腹瀉的人不要吃,先兆流產、月經過多和尿頻的人不要吃。
2.吃完酸菜魚再吃獼猴桃。
酸菜魚是人們喜歡的壹道菜。但是,腌制後,維生素C已經流失;此外,酸菜還含有較多的草酸和鈣,因其酸性較高,食用後易被腸道吸收,經腎臟排泄後易在泌尿系統形成結石;然而,大多數腌制食品都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會與人體內的胺反應生成亞硝胺,這是壹種致癌物質。
科學家發現,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可以阻斷亞硝胺(壹種強致癌物質)的合成,減少胃癌和食管癌的發生。而壹個獼猴桃基本可以滿足人體壹天所需的維生素C。
3.兒童對獼猴桃過敏。
英國的壹項科學研究表明,兒童吃太多獼猴桃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崩潰。這項研究表明,5歲以下的兒童最容易對獼猴桃產生過敏反應。在300名受訪者中,有80名兒童,其中2/3的人在第壹次吃獼猴桃時會出現不良反應。其中,兩名4個月大的嬰兒和1 1歲的嬰兒反應過於強烈,不得不住院治療。兒童對獼猴桃的不良反應包括口腔和咽喉瘙癢以及舌頭腫脹。調查人數為41人,其中40%的5歲以下兒童在食用獼猴桃後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和虛脫癥狀。然而,目前還沒有因食用獼猴桃而導致死亡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