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青堤是四川省射洪縣的壹個小鎮,坐落在涪江幹流的左岸,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小鎮不大,但名氣不小,在南北朝時期就開始記載,至今已有1500余年歷史,近年來,央視的《遠方的家》、《北緯三十度》、《地理.中國》等欄目先後來到小鎮拍攝節目並播出,近期,《舌尖上的中國》欄目組先行人員又來到青堤,將從“器皿與加工方法”角度拍攝川菜美食,不日,攝制組將來到青堤菜刀廠進行拍攝。
使青堤揚名的是其厚重的目連孝德文化,從而衍生出青堤菜刀與鐵水火龍的傳說,千百年來代代相傳。
大唐天子駕崩的第五年——也就是目連救母還陽、母子受封的那年,都臘月二十幾了,眼看除夕將至,玉皇盤點當年所做的主要事項,感到目連救母、他給其母平反昭雪的事情尤其難忘。他想到:如果大家都發揚目連救母的孝德精神,人人都孝道,家家都和諧,天下也就太平了。但如何達到這個願望呢?玉皇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陷入了長思中。
轉眼間,除夕之夜就到了,人間過年的焰火炮竹不時的驚擾著天上的玉皇,但他也清楚地看到,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在歡歡喜喜過年,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哦!玉皇這時有了主意:在次日召開壹個“諸葛亮”會議,聽聽各位君神的意見,就如何弘揚目連孝德精神、構建家家和諧的太平盛世進行充分研討。次日也就是在正月初壹的會上,各方諸侯都看到人間過年的喜慶氣氛,早就不想呆在冷清的天上仙間了,紛紛提議趁節日期間,在人間為目連舉行壹個救母成功的慶功會。於是玉皇作出了決定:在正月十五,在目連的家鄉青堤鎮舉行慶功會,天上、地下、陰間的神、人、鬼、仙等四方都必須派員參加,會議具體事務由菩提老祖負責。
玉皇大帝的昭示,菩提老祖豈敢怠慢,他按照旨意成立了以他為組長,托塔天王李靖、觀音、楊戩等為組員的會務組,確定了四方參會的代表們,並決定在正月十五這天,天下、地下(含陰間)都全面放假,以確保各方代表都能按時參會。
正月十五這天,寅時剛到,各方代表齊聚青堤頂頂廟,主席臺上坐著王母娘娘、菩提老祖、觀音、李靖等,菩提老祖首先宣布全體起立,大家面向東方向在天宮“值守”的玉皇遙拜三下,重新落座後,再由托塔天王宣讀“玉旨”。李靖宣讀到:“玉旨:青堤目連和尚克服了種種困難,歷經了千般磨難,救得母親還陽,特封為孝德和尚,官封地藏王之職,特旨!”
菩提老祖又宣布,第二道玉旨由觀音宣布。觀音用她深沈的嗓音念到:“玉旨再:青堤劉氏四娘實為女中豪傑、和諧家庭之典範,本皇曾判她死罪,實屬誤判,現特予更正,特封為青堤夫人,永保壹方平安,享受人間香火,特旨!”
兩道玉旨宣讀完,大家又全體起立,齊呼“玉皇英明!”、“玉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按照議程,接下來由各方代表向劉氏四娘及青堤鄉民捐獻禮物,觀音獻的是壹瓶甘露水,老君獻的是八卦仙丹,王母娘娘獻的是蟠桃,菩提老祖的是人參果,唐朝天子的代表獻的是荔枝,閻王的是地瓜……各地各派的代表獻的吃的穿的用的禮品堆積成了山。菩提老祖傳達玉皇的旨意,這些禮品都由劉氏四娘全權處置。厚道的四娘看到這麽多的禮品,感激之余,先把王母娘娘的蟠桃、老君的仙丹、菩提老祖的人生果分給了鄰裏鄉親,留下了觀音的甘露水,就提議到會的所有嘉賓邊看節目,邊享用這些禮品。四娘的提議得到菩提老祖的同意後,來自地獄的小鬼們早就等候不急了,壹哄而上搶抓禮物,卻被維持秩序的楊戩的天眼中的金光壹閃,不約而同地退後,於是人、鬼、神等所有嘉賓都很有禮節地依次挑選喜歡的禮品。
劉氏四娘在提前接到菩提老祖的通知後,就同眾鄉親為大家準備了精彩紛呈的節目,官府也派出了藝班前來助興,青堤頂頂廟成了壹個歡樂的廟會,有好吃的、好看的、好耍的,王母娘娘與菩提老祖們坐在嘉賓席上津津有味地欣賞著節目,度著歡樂的時光,樂不思返,這可急壞了在天宮中的玉皇大帝,他遙觀到菩提老祖們此時在人間的瀟灑與自在,後悔當初沒有作出自己與大家壹起“走基層”的決定,此時呆在這冷清的天宮中百無聊奈,但也不好意思前往,於是心生壹計,忙駕起祥雲,瞬間即落到涪江邊的青堤渡口附近,化作壹個壹襲白衣的白面書生,從碼頭拾階而上,混在歡樂的人群中,享受凡人的歡樂。
已近黃昏了,菩提老祖總感到還有什麽事情未了,細細壹想,方大悟,問壹直守候在旁的四娘:“今天為何壹直不見目連呢?”四娘抿笑著回答:“報老祖大人,他為大家準備禮物去了,就快來了。”四娘的話音不大,但王母娘娘、觀音等卻聽得明明白白,大家紛紛說道:“是呀,我們帶來了這麽多禮物,就是不見主人家準備的禮品噠?”四娘拱手作揖道:“大家放心,我們的禮物壹定會讓妳們滿意的。”聽了四娘的話,大家心中充滿了期待,王母娘娘又特意說到:“妳這話可真?要讓我們這裏的各位滿意,臺下的人也在看著哦!”王母娘娘是何等聰慧的神靈,她早就感知到玉皇大人駕臨這裏了。
酉時到了,廣場的四角同時升起了四處爐火,地獄裏的小鬼們是見不得明火的,於是乎紛紛遁去,反而是周圍百姓們幾乎都扶老攜幼齊聚頂頂廟了,紅紅的火苗映著張張歡快的笑臉。夜色越來越黑,人越聚越多,火焰越來越高,大家才看清火爐中間熬著紅紅的壹大罐鐵水,不停地在四角走動指揮“熬”鐵水的是菜刀坊的“首席鐵匠”奉胡覃,鐵水本就是利用生產菜刀的邊角余料所致。終於看到目連出現了,他和鐵匠們拿著特制的工具站在火爐邊,戊時到了,在臺上四娘目光示意下,他首先將壹小勺鐵水用力擊向天空,炙熱的鐵水直沖雲霄後在空中綻開成美麗的圖案,再化作流星落向地面,人們驚叫著跑向四周,很快廣場中央就空無壹人,於是四角都由鐵匠們輪流將壹勺勺鐵水擊向天空,五顏六色的火焰化成了滿天的雲霞………
火焰驚動了東海龍王,他跳出水面躍上天空,見是東方的大唐青堤方向在施放“焰火”,再聚神壹看,嚇出了壹身冷汗:只見臺上坐滿了天宮的諸位大神,而玉皇大帝化著個白面書生在臺下的人群中…..這如何是好?龍王思索片刻,立刻命令幾個龍子龍孫們突降青堤,在焰火下跳舞助興,鐵水,龍舞,驚呼聲,歡笑聲,除夕之夜的青堤成為了歡樂的海洋……
夜深了,焰火結束了,人們還久久不願離去,菩提老祖戀戀不舍地問四娘:“這就是妳為大家準備的禮物?”四娘答道:“剛才只是節目,禮物還在這兒呢——孩兒們,擡上來!”話音未落,只見目連和眾鐵匠們擡著幾筐菜刀來到,由於剛擊打鐵水施放了焰火,他們來不及更換衣服,竟個個赤裸著上身,但汗水還是成串地向下淌………,菩提老祖感動了,起身拿起壹把菜刀,交給觀音說:“請妳給大家分發吧!”四娘道:“觀音娘娘且慢!”她從懷中掏出了先前觀音贈送的用玉瓶裝作的甘露水,接過菩提老祖手中的刀,將刀和瓶壹起遞向觀音。觀音會意地先接過了玉瓶,用拂塵沾了凈瓶裏的玉液,再接過這把刀,將拂塵上的玉液撒在刀上,然後再將玉液撒向所有的菜刀,之後緩緩地走下看臺,將這把刀交到人群中的壹個白面書生的“群眾代表”手中後,雙手作揖道:“青堤菜刀,壹‘切’如意,善哉,善哉!”
從那以後,每年的大年十五元宵夜,盡管玉皇爺等不來了,但青堤的父老鄉親們都要高高興興地舉辦鐵水火龍活動,龍王也不可能年年派龍子龍孫們來助興,火龍就由當地的精壯漢子們充當了,為了永遠紀念劉氏四娘和目連,頂頂廟也改稱為目連寺。每年的大年十五元宵節,人們觀看完了五彩繽紛的鐵水焰火和個個只穿壹條“火腰褲兒”的漢子們表演的火龍舞後,再買上壹把稱心如意的菜刀帶回家,預示著新的壹年美好生活的開始,千百年來,已成為不變的習俗。
圖1? 青堤目連寺遠眺
圖2? 爐中火放紅光,胡鐵匠為大家熬“鐵湯”
圖3? 即將登場的青堤火龍隊漢子們
圖4? 鐵花飛濺下的火龍
圖5 當地人為90高齡的母親過壽
圖6 2017年大年初四(2月19日)晚上8點半,央視九套《舌尖上的中國3》第壹集《器》,播出了有關青堤菜刀的內容——
圖7? 這已是青堤四上央視的屏幕了,以前《遠方的家》、《北緯三十度》、《地理中國》都先後來青堤拍攝節目並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