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鎮江有什麽小吃?

鎮江有什麽小吃?

東鄉羊肉是鎮江的特色風味,盛產於鎮江市丹徒區的大路鎮、姚橋鎮以及大港壹帶。這壹帶地處鎮江市的東部,是為“東鄉”。烹制東鄉羊肉最富盛名的是現已劃歸姚橋鎮的儒裏,這個原名朱家圩的小集鎮,傳說系由乾隆皇帝禦賜方有現名的,而乾隆賜名的因緣,正是起於東鄉羊肉。

說鎮江的“土特產”就不能不談到鎮江的鍋蓋面。眾所周知,鎮江有“三怪”,所謂“香醋擺不壞,肴肉不當菜,面鍋裏面煮鍋蓋”。

鎮江鍋蓋面又稱夥面,在鎮江家喻戶曉,於全國恐怕也是鼎鼎有名。其做法並不復雜:將面粉揉好後搟成薄片,再用刀細切,與鍋蓋壹起下鍋煮熟,撈起放入調好佐料的碗裏即可。鍋蓋面的特點是軟硬恰當,面的柔韌性好,老少鹹宜。然而正是這種並不復雜的煮面方法,被譽為是鎮江人在飲食技藝上的壹項創舉.

說鴨血粉絲湯系鎮江的壹種風味小吃,恐怕無人懷疑;但把鴨血粉絲湯定為鎮江的“土特產”,或許會引起爭論。近些年來,有關鴨血粉絲湯的“原創”是鎮江人還是南京人的爭論,在網上和民間風生水起、甚囂塵上。說鴨血粉絲湯“是南京的”,其所持論據是“金陵鴨血粉絲湯”名聲顯赫,已遠遠沖出了南京市場;說鴨血粉絲湯“是鎮江的”,其論據則是,大凡吃過兩地鴨血粉絲湯的人都會覺得,“金陵鴨血粉絲湯”的味道,比“鎮江的”差遠了。

“原創”是誰,這裏姑且不論,有壹點卻毋庸置疑:鎮江鴨血粉絲湯的市場現狀絕對堪稱風靡,其“粉絲”囊括了男女老少所有人群。在鎮江,壹年四季無論妳是過大街還是穿小巷,都能遇到鴨血粉絲店,這些鴨血粉絲店有些是有門面的,有些就是壹小攤兒,而相同的則是都能生意火爆,香味四溢。在這些鴨血粉絲店中,妯娌鴨血粉絲店、母女鴨血粉絲、麻老太鴨血粉絲稱得上是個中翹楚。

在鎮江的土特產中,丹陽封缸酒素以“味輕花上露,色似洞中春”名聞遐邇。

封缸酒的釀制工藝極為精湛,系以糯米為原料,用麥曲作糖化發酵劑。當醪糖分達高峰時,兌入50度以上小曲米酒,立即密封缸口,養醅壹定時間後抽60%的清液壓榨,再按比例勾配定量灌壇,嚴密封口貯存2—3年即成。釀造成酒後色澤棕紅,醇香馥郁,酒味鮮甜,酒為14度以上,為黃酒中上品。1984年,丹陽封缸酒榮獲國家銀質獎,在全國甜型黃酒中評比名列第壹。

鎮江小磨麻油以其清澈透明、質純色美的特點早已香飄四海。該產品選料精,註重工藝,采用傳統石磨研磨,經過去雜、水洗、蒸炒、磨漿、沈澱、過濾等多道流程加工,所出麻油在相關麻油質量評比中多次名列榜首。1985年3月,鎮江小磨麻油榮獲國際美食學會和國際旅遊觀光委員會的金質獎章。

肴肉不當菜”。相傳很久以前,鎮江城裏壹對夫妻開了壹家小酒店。除夕,妻子上街買回壹包做鞭炮用的硝,隨手放在鍋臺上。丈夫腌豬蹄,鹽不夠,誤把硝當鹽抹在豬蹄上。幾天後夫妻倆看看硝腌的蹄子顏色發紅,不敢食用。但撲鼻的香味,引得八仙中騎毛驢的張果老聞香下驢,進店品嘗,壹杯香茶、壹盤肴肉,吃個精光……

鎮江的肴肉,又叫水晶肉蹄,皮白肉紅,鹵凍透明,壹塊塊晶瑩發亮,煞是可愛。其肥而不膩,香酥鮮嫩。如果再蘸點姜醋,就更別有風味,能使品嘗者產生香嫩酥鮮之感。

以前,鎮江人吃肴肉有個習慣,清早上館子,泡壺茶,放碟姜絲,將肴肉蘸著香醋姜絲吃。所以有“不當菜”之說。

水晶肴蹄雖然在鎮江許多酒樓飯店都有供應,口味質量難分高低。但壹般認為以“宴春”肴肉最為地道。如今,鎮江宴春酒樓有限公司又建立起了自己的肴肉生產線,總經理吳榮生表示,通過專業現代的設備和傳統特色的工藝,要將品質優良、口味出眾的肴肉,奉獻給更多消費者。

醋是酸性調味品,用於拌涼菜、烹飪菜肴。既能去腥解膩,又能保護食品中營養成分不受破壞,為菜肴增添“色、香、味”。鎮江香醋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與獨特的精湛工藝,以優質糯米為主要原料,采用優良的酸醋菌種,經過固體分層發酵及釀酒、制酵、淋醋三大過程,40多道工序,歷時70多天精制而成,再經壹定儲存期,然後才能出品。

恒順集團是鎮江香醋發源地,壹百多年來,恒順堅持鎮江香醋的正宗工藝和原料,堅持鎮江香醋的特色和風味,素以“酸而不澀,香而微甜,色濃味鮮”譽滿中外,先後榮獲5次國際金獎,3次蟬聯國家金獎,是我國惟壹榮獲國際國家雙金獎的醋類產品。

鎮江的“蟹黃湯包”名揚海內外,是有名的小吃名饌。吃“蟹黃湯包”的時候要做到“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吃的時候還不能怕費事,得邊吃邊品味。那絕佳的鮮味兒是在湯餡中慢慢散發出來的,要是壹口吞下去,不光嘗不到鮮味,恐怕還會燙著舌頭呢。

京江臍又叫“金剛臍”,因其外形像泥塑金剛之肚臍而得名。傳統京江臍,***有六角,圓角飽滿,大小壹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