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關於聖誕節吃什麽

關於聖誕節吃什麽

轉眼又到聖誕節,聖誕老人即將開始他的忙碌派送禮物“工作”,那麽“敢問”駕著鹿車辛勤勞作的聖誕老人,您的環球之旅將要吃些什麽呢?是英國的百果餡餅?還是德國的姜餅?又或者是來自熱辣大洋洲的夏季美食呢?壹起來看看吧!

聖誕節吃什麽?跟著聖誕老人吃遍全球美食

歐陸篇

英國

說起聖誕節,人們自然會想起充滿歐陸風情的美食。的確,聖誕節在歐洲,尤其是英國,有如中國的春節,因此在聖誕節,英國人都會有大量傳統而且地道的美食。

在西方人的聖誕餐桌上,百果餡餅是不可缺少的壹道大餐。百果餡餅是起源於英國的烘焙點心,英國聖誕、新年的傳統甜食,內餡非常豐富,有果肉、油脂(雖然現在用黃油居多,但最最傳統應該是用牛脂肪)和香料,松脆的酥皮外殼包裹住甜甜的果肉和果醬,因此烘烤後家裏是香氣四溢,開門能聞到餡餅的香氣,讓家人感受節日的氣氛。

傳統的做法是用肉醬做餡,並且用面捏成象征耶穌的小人兒模樣放在上面。現在的百果餡餅是用各種甜的水果和調料混在壹起做餡,味道香甜鮮美。

百果餡餅(mincepie)中的果餡有著專門的名字——mincemeat。傳統上,mincemeat是由碎肉、果幹、動物脂肪和肉桂、肉豆蔻、多香果、丁香等甜味香料混合而成的內餡。加上白蘭地或者酒醋制成。mincemeat最初其實是壹種腌制食物的方式,而如今主要原料已經轉變為了蘋果、蔓越莓、提子等水果或果幹,配料卻依然是油脂、糖和混合甜味香料。再加上白蘭地,口味就更濃烈。如果妳喜歡清淡的,那麽可以替換為rum或者vodka,或者再放壹點蘋果醋來增加風味。在做mincemeat時,壹定要順時針攪拌,這會給新的壹年帶來好運。

法國

除了嚴謹的英國人以外,其實浪漫的法國人在聖誕節也有不少浪漫的美食。

樹幹蛋糕,便是其中壹種法國人熱愛的聖誕美食,它是法國的著名美食,它的名字源於壹個浪漫的愛情故事。從前,有壹個貧窮的年輕人,他買不起新年禮物,就在森林裏撿了壹段木頭送給情人,不但贏得芳心,而且從此平步青雲。因此,樹幹蛋糕也成為祝願新年好運的象征。

也有另壹個傳說,如果將前壹年沒燒完的柴薪做成灰可以避邪,因而在聖誕節來臨之前,當地人就會選壹根最長的木柴來持續燃燒,直到聖誕節當天燒盡。傳統樹幹蛋糕是在巧克力海綿蛋糕上塗上巧克力奶油裝飾成樹幹的模樣,有令人取暖的節日感恩意象。

而實際上,在法國、比利時、魁北克、黎巴嫩或是世界上任何壹個法語國家,聖誕大宴總是會以吃BuchedeNoel(樹幹蛋糕)而結束。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習慣了平安夜(聖誕節前夜)在壁爐裏點燃壹根巨大的能夠延燒很慢的木材,目的是能讓它燃燒聖誕節的12天。於是人們會選擇壹根果樹的主幹,賦以保佑來年好收成的願望。通常,人們會用從棕枝主日(PalmSunday,法語DimanchedesRameaux)保留下來的黃楊或是月桂樹枝來引燃。等他燃燒後,在某些地區會撒些葡萄酒以保佑來年葡萄的好收成,或者是撒些鹽用以使自己免於巫術。人們還常常保存著燒過的木炭使自己的房子不會被雷電打到。

傳統上這種聖誕蛋糕是以黃油提煉的奶油為底,但是近些年有些人傾向於冰凍的類似冰激淩的。它的香料主要是香草、杏仁巧克力、GrandMarnier利口酒(liqueurdeGrandMarnier),咖啡,巧克力和草莓。但是不管是冰凍與否,都必須有壹些特殊的點綴(聖誕老人,斧頭,鋸,蘑菇,小精靈等等),或是糖制的或是塑料的。

德國

德國最著名的傳統聖誕食品是姜餅。姜餅的英文是Gingersnap,從字面就很好理解,姜+薄而脆的餅。姜餅是個古老的食物,最早可見於古羅馬帝國時代。姜餅的主要原料-姜,在羅馬帝國沒落後,姜就在歐洲消失了蹤影,直到馬可·波羅在大約1295年時,再次從中國把姜帶回歐洲大陸。

德國姜餅Lebkuchen是壹種介乎於蛋糕與餅幹之間的小點,它的制作原料含有大量的蜂蜜,同時亦加有胡椒粒,甜辣的口味非常獨特,其中以“紐倫堡姜餅”Nuernberger-Lebkuchen最為享負盛名。

德式姜餅的主要原料包括了蜂蜜、香料、核果、杏仁與糖漬的水果幹等,形狀五花八門,但最常見的是圓餅狀。口味上,根據配方與作法的不同,從甜味到帶有香辛料氣味的辣味姜餅都有。根據主要的配方不同,德式姜餅有時又被稱呼為蜂蜜餅(Honigkuchen)或椒味餅(Pfefferkuchen)。在德國南部、尤其是巴伐利亞地區,當地民眾都會在每年聖誕節前夕購買這些包裝精美的姜餅贈與親戚朋友,作為節日賀禮,是當地非常流行的習俗之壹。

丹麥

當聖誕晚餐開始時,人們必須先吃壹份杏仁布丁,然後才能開始吃別的東西。如果誰能吃到那枚唯壹完整的杏仁,誰將是來年運氣最好的壹個人,通常大人們會將這枚杏仁放在最小的孩子的碗裏讓他們高興。

意大利

意大利人在聖誕節時吃名叫“潘納多尼PANETTONE”的聖誕蛋糕。潘納多尼蛋糕產於米蘭,是這個城市的標誌性食品。外形樸實無華,但裏面塞滿了葡萄幹和蜜餞等幹果,松軟可口,香氣四溢。作為意大利人過聖誕節的必備品,潘納多尼蛋糕的權威不容置疑,而且壹家人分吃壹個蛋糕,加強溝通,增進感情。

時至今日,潘納多尼蛋糕已經有了多種地方風味,有添加堅果的熱那亞風味,有澆蓋巧克力的阿布魯奇風味,還有表面金燦燦的威尼斯風味。

瑞典

聖誕節,瑞典人有壹個比較固執的習慣,就是必定要讓客人坐在主人的左邊,而吃的壹般都是歐式西餐,尤其選擇火腿和蛋糕等食品。他們總會預備壹桌子的美食,被稱作厄爾辛加的火腿肉是不可或缺的。叫上親朋好友,有時即使是壹些不熟悉的友人,他們都樂意邀他們入屋,壹同享用美食,非常慷慨。他們認為聖誕節該是個與眾同樂、大享美食的好日子。

瑞典人有吃甜的米粥和黑面包雜燴的習慣,大家圍坐在壹起,品嘗黑面包雜燴。

瑞士

壹般傳統瑞士家庭吃的聖誕大餐主要有:芝士火鍋、炸肉火鍋、中式火鍋、烤吉士或者是桌上烤肉,這些菜都是非常典型的、和家人朋友壹塊兒享用的瑞士冬菜,熱量高,剛好可以把自己的皮下脂肪再增厚那麽壹點點兒,以抵擋超凍的氣溫。

芝士火鍋,德文寫作Kaesefondue。這道菜應該是最知名的瑞士料理了,特定的吉士加白酒壹起放在鍋子裏加熱、熔化,待吉士變成稠稠的液體狀之後,再用叉子叉壹小塊面包下鍋、裹上吉士吃。

美洲篇

美國

美國人過聖誕節著重家庭布置,安置聖誕樹,在襪子中塞滿禮物,吃以火雞為主的聖誕大菜,舉行家庭舞會。

最為經典的美國聖誕節習俗就是吃火雞。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開始於1620年。

美國人吃火雞的習俗是將火雞的腹內裝填各種材料,如甘筍、西芹、洋蔥、栗子等,外面再抹上多種香料腌制,放入烤箱內烤上數小時烤熟。等烤熟後將整只火雞端上桌,再用刀叉把烤好的火雞分切壹起享用。換句話說,他們吃的是“全雞”。至於為什麽不分好再端上桌?這大概就像中國在大年夜吃魚,不會用魚片而用全魚上桌是壹樣的道理。不但兼顧了菜色的美觀和視覺的豐富性。同時,也有全家人團聚在壹起的享用大餐的象征。火雞比較大,壹般不容易壹夜吃光,通常的做法會是在第二天將火雞片肉冷凍起來,作為以後制作三明治、面條等的材料。

墨西哥

在墨西哥,聖誕節正是吃玉米面團包餡卷的時節。玉米面團包餡卷是壹種古老的中美洲美食,用玉米皮包裹玉米面團和其他餡料制成,餡料傳統上為豬肉、雞肉、牛肉、幹果等,也有用水果、蔬菜等其他餡的。在阿茲臺克人和瑪雅人的時代,玉米面團包餡卷被用作便攜的軍糧,也常被獵人和旅行者放進行囊,後來則演變成為全家人在過節時***同手工制作的壹項傳統節慶食物。現在,作為日常食品之外,玉米面團包餡卷在聖誕節和其他拉美傳統節日裏必不可少。

大洋洲篇

澳大利亞

聖誕正是澳大利亞顯示其種類非凡的特產的最佳時刻,從熱帶水果到海鮮、奶酪和葡萄酒,應有盡有。

該去哪兒享受“聖誕燒烤大餐”呢?——海邊!絕對愜意!熱情的澳大利亞人會為妳現場燒烤各種鮮活的海產,還演繹出各種時尚、多元的方式,包括塗上橄欖油、辣椒醬、咖喱和芫荽等。吃完燒烤之後,可以在海灘上徜徉。

聖誕吃什麽?

__徒的聖書《聖經》,上帝決定讓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投生人間,找個母親,然後就在人間生活,以便人們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學習熱愛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熱愛。“聖誕節”的意思是“慶祝基督”,慶祝壹個年輕的猶太婦女瑪利亞生下耶穌的時刻。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壹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壹個宗教節日。我們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壹天,世界所有的__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聖誕節成為壹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看看聖誕吃什麽吧!

聖誕大餐:烤火雞,烤乳豬,李子、布丁和碎肉餡餅。

世界上各國過聖誕節的飲食習俗既有相同之處,也各有不同。

美國—烤熟的玉米粥

丹麥-杏仁布丁

法國-白蘭地和香檳酒

英國-啤酒

德國-啤酒、白葡萄酒,吃甜食、酸食、酸豬蹄、啤酒燴牛肉、奶制品和各種生菜。

意大利-山珍海味,美饌佳肴,玉盤奇饈,應有盡有,是饕餐之徒大顯身手的時候。

澳大利亞-火雞、臘雞、豬腿、美酒、點心等。

聖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