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上猶客家門匾習俗的民俗內容

上猶客家門匾習俗的民俗內容

進入上猶縣境,這裏的家家戶戶門額上都繪有精巧別致的匾框,匾框裏面寫有四個大字,琳瑯滿目,熠熠生輝。這就是2006年6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上猶客家門匾”。常言道,壹方壹俗,“客家門匾”就是上猶的奇特風俗。走進上猶鄉村,妳不必問路人,只要看村裏的門匾就知道村裏有幾姓人,各自是從哪裏遷徙來的,是什麽人的後裔。那麽,秘密在那裏呢,秘密就在“門匾題詞”裏。

雖然“門匾題詞”有四個字,但絕大多數只要看前面兩個字就行了。舉例如下:

壹、以姓氏來源為題詞。如“版築家風”(傅姓)。

“版築”代表傅姓。據史料記栽,殷商王武丁(約公元前1335-1246年)時的宰相原先是壹位從事“版築”工作的奴隸。(版築,就是用兩塊木板夾土築墻,土裏再加些麥稭,以杵搗土,使之粘結結實,層層加高,即成壹堵堵厚實的土墻,與我們贛南的土墻差不多。)武丁上任前,曾在民間遊歷,在壹個建築工地上遇到了壹個從事“版築”的奴隸,這個奴隸很有思想和見解,武丁從他那裏學會了不少本領,並與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武丁曾說過:“如果有壹天我能當上國王,就任命妳做宰相。”後來,武丁真的當上了國王。為了推薦“版築” 奴隸出來輔佐治國,武丁通過先王成湯托夢的方法,叫來宮廷畫師,畫出“版築” 奴隸的頭像,叫人到今山西平陸東面的“傅巖”這個地方找到了這個奴隸,並真的讓他當了宰相。“版築” 奴隸到任後,提出他的“建邦設都,政事要醇,治亂罰惡,”“輔治開花,畏天保民,成始成終。”的政治主張,先是將朝中不幹事還壞事的亂臣以過論罪逐個清除,之後又在全國開展土地擴耕、廣種黎谷,大力發展家禽家畜養殖,發展農業,還大力發展冶煉、陶瓷業,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後來,殷商很快由弱變強,形成了國泰民安的大好形勢。由於“版築”奴隸是從“傅巖”這個地方找到的,武丁就賜他為 “傅”姓,叫他傅說,傅說的後裔就姓傅。

二、以“郡名”作題詞。如“太原傳家”(王姓)。

“太原”是秦漢時的郡名。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歷史上王姓是太原郡的望族之壹,題詞中的“太原”就代表了王姓。所謂郡,是古代的行政區。如秦朝初期,中國分36個郡,西漢初期,中國分103個郡。從歷史上說,每壹個姓至少都在某壹個郡裏是較有名望的,該姓在寫門匾就會用這個郡名來代表該姓。這種題詞在上猶占較大比例。

三、以姓氏堂號為題詞。如“紫荊傳芳”(田姓)。

“紫荊”是田姓的堂號,來源於田姓三兄弟分家的故事。 隋朝有三兄弟為田真、田慶和田廣,自兄弟仨都結婚之後,就決定要分家,把家產分成了三分。還打算將庭院中那棵開滿花朵的紫荊樹砍成三段。第二天,原本茂盛挺拔的紫荊樹,壹夜之間全部枯萎雕零。三兄弟見到這個情形大吃壹驚,此時開始痛切地懺悔:“為什麽手足之情要這樣分離?連樹都覺得傷心、為之涕泣、都不想再活下去。”哥哥神情肅穆地說:“樹木原本就是同氣連枝的,正是因為聽說將要被砍成三段,它們才會如此悲傷,我們竟然連樹木都不如啊!” 又說:“我們為什麽不能繼續從前的生活呢?三人同心,其利斷金。我們是同壹個生命***同體,要想重振家業,就要通力合作,和睦***處,團結壹心 。”於是他們把分家的契約在紫荊樹前壹同燒毀,決定繼續同舟***濟,***同經營幸福的生活。第三天,當太陽早早地爬上枝頭的時候,弟弟打開窗戶壹看,驚訝地發現紫荊樹葉子又綠了。” 從此之後,他們兄弟更加友愛、相互扶持、相互幫助,再也不提分家的事了,美麗的紫荊樹繁茂如初。

四、以各姓先輩名人為題詞。

1、以先輩的名、號為題詞。如“紫陽世澤”(朱姓)。

“紫陽”,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詩人、教育家、文學家朱熹的別號。

2、以先輩的隱居地為題詞。如“富春流芳”(嚴姓)。

東漢余姚人嚴子陵。在年少求學時與劉秀是同學。後來,劉秀做了皇帝,便派人四出尋訪嚴子陵到朝廷做官。嚴子陵接連三次回絕,答道:“讀書人有自己的誌趣,妳何必壹定要逼我進入仕途呢?” 為了避免朝廷再找麻煩,他索性帶著家人,遷居到桐廬的富春江邊種田、釣魚。

3、以先輩的官職為題詞。如“四諫遺風”(余姓等)

北宋,余靖與歐陽修、王素、蔡襄同任知諫院.成為“四名諫”。 余靖積極提出各種諫議,主張要變更盡依“祖宗故事”的舊法。倒如舉人才、去冗兵、冗官、寬租賦、厚農桑、省佛事、節國用等建議。涉及人事、治民、邊政、刑法、租賦、禦盜等多方面。上述種種,都為範仲淹、富弼等人後來推行“慶歷新政”的改革措施提供了先行的理論基礎和輿論準備,余本人則是“慶歷新政”的積極參與者。

4、以先輩的任職殿閣為題詞。如“東觀流徽”(黃姓)

東漢黃香,做官後,初任郎中,漢章帝召見了他,讓他入東觀(國家圖書館)讀盡皇家藏書,後任尚書郎,又升為左丞相。

5、以先輩的傳說為題詞。如“六印征祥”(淩姓)。

北宋淩策,雍熙年間進士。傳說初登第時,夢見有人送他六顆印章和壹把劍,後來果然六次到劍外(四川省北部有劍門關,關南的蜀中地區稱“劍外”。)任職,為官精審,所到之處均有政績。官至工部侍郎。

6、以先輩的涵養為題詞。如“臥雪高風”(袁姓)。

東漢大臣袁安,曾客居洛陽,恰值大雪,洛陽令巡行至他門前,見他關著門沒有行跡,就命人掃雪入內,只見他僵臥在屋裏,問他為什麽不出去串門,他說:“大雪天人們都在挨凍,不好去麻煩別人”。洛陽令便認定他是賢人而舉為孝廉。明帝時,袁安歷任楚郡太守、河南尹,以嚴明著稱。

7、以先輩的才華為題詞。如“奪席遺風”(戴姓)。

東漢戴憑,學《京氏易》。十六歲,郡舉薦其為明經,後征召為博士,任侍中等職。元旦之日,光武帝在朝廷聚會百官,令群臣能說經者互相詰難,有解經不通者,就奪其席以讓通者。戴憑遂奪五十余席,京師皆言“解經不窮戴侍中。”

8、以先輩的言論為題詞。如“三省流芳”(曾姓)。

《論語》“學而篇”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9、以重要人物的贊譽評價為題詞。如“金玉家聲”(傅姓)。

北宋傅堯俞,二十歲中進士,任監察禦史、中書侍郎。他為人厚道,寡言少語,與人交往,不設城府。任兵部尚書時,皇太後稱贊其為“傅侍郎清臣壹節始終不變,真金玉君子也”。人們也稱贊他“清、直、勇”三德兼有的“金玉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