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作為秦漢的餐桌美食,狗肉在唐宋之後的地位為何被取代了?

作為秦漢的餐桌美食,狗肉在唐宋之後的地位為何被取代了?

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壹,早在原始社會就被人類馴化了,成為人類忠誠的朋友。狗是由灰狼馴化而來的,但卻沒了灰狼吃人的兇性。狗吃肉,同時也吃素食。在食物極端匱乏的情況下,也養成了吃人類糞便的習慣。因為狗的忠誠,所以人類利用狗狩獵,看家護院等,當然現代人也將狗當成寵物養著,取得些許心靈慰藉。狗和馬、牛、羊、豬、雞並稱“六畜”,也是人類的壹種食物。中國人吃狗肉的歷史,應該長達萬年。有文字記載的,也有三千年之久。

先秦時代中國人就吃狗肉

最早記載狗肉膳食的,是吃狗肝。《周禮·天官·膳夫》記載著古代的膳食八珍,所謂“八珍”: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漬、熬、肝膋也。其中肝膋,便是指狗肝。做法是以網油蒙於肝上,烤炙而成。《周禮》是西周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周公旦所著,距今有三千多年歷史了。從《周禮》記載看出,當時的人吃狗肉,已將狗的各種器官分而食之,並經過精確加工烹飪。

另壹部書《禮記·月令》記載:“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禮記》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可見至少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是吃狗肉的。《孟子·梁惠王上》也記載:“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狗與雞、豬並列為肉食。有人說狗肉不上席,其實通過史書記載我們可以看出,最早的狗肉不但可以上席,而且被列為“八珍”,天子才能享用的。作為壹種人類享用的肉食,狗肉很有可能是最早被送上宴席的美食之壹。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狗肉也上了普通人享用的宴席。這從越王勾踐鼓勵生育的政策上可以推測。越國被吳國所滅,越王勾踐為了復國,臥薪嘗膽。為了鼓勵越國人民生育,勾踐規定:凡是生男孩的人家,國家贈送他們兩壺酒和壹只肉狗,而生女孩的人家,則贈送二壺酒和壹只小豬。天子享用的美食,被勾踐用來鼓勵越國人生育,可見力度之大。而且,從這個記載上可以分析,狗肉那個時候比豬肉值錢。

關於狗被打死的記載,史書上也有壹例。昏君晉靈公養了壹只兇惡的狗,大忠臣趙盾向他諫言,他聽不進去,放出惡犬要咬死趙盾,結果這只惡狗,被趙盾的侍衛提彌明當場格殺了。提彌明徒手殺死惡狗,也算英勇無雙,但他最後被埋伏的其他靈公衛士殺死。至於這條被他殺死的惡狗,不知進了哪個人的腸胃。

先秦時代,還有了專以殺狗為職業的人,被稱為“狗屠”,為嚴仲子刺殺韓國相國俠累的著名刺客聶政,就是壹位狗必,史載“客遊以為狗屠”,另壹位著名的俠士高漸離,可能也會殺狗,刺秦王的荊軻,和他好得不得了。狗屠能成為壹種職業,可見戰國時期人們吃狗肉已成為很平常的事情。

秦漢時期狗肉是人類美食

秦朝的歷史很短,到了漢朝時期,出了壹位愛吃狗肉的帝王劉邦,和壹位開國元勛、屠殺狗狗為業的樊噲。樊噲這個家夥,作戰勇敢,竟能在鴻門宴上切生肉吃,那牙板,有如虎狼。司馬遷著《史記》,其中《樊酈滕灌列傳》記載:“舞陽侯樊噲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樊噲專門殺兒,劉邦專愛吃狗,後來兩人還成了兒子親家。現在江蘇豐縣壹帶,有壹種美食叫“沛公狗肉”,傳說劉邦與樊噲曾***同殺了壹只老黿,與狗肉同燉,鮮味倍增,這道菜被後人稱為“犬黿會”、“黿汁狗肉”。從史實記載和傳說來看,狗肉在秦漢時期,是壹道普通人喜愛的美食。

那個時候,人們將孔子提出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吃飯原則發展到極致,漢代發明了壹種叫狗皉的菜,該菜將狗肉切成薄薄的肉片,當時人們喜歡宴會時用於下酒,成為名噪壹時的珍饈。

另壹名漢朝名將韓信,被呂後設計殺死前發出“兔死狗烹”的哀嘆,從壹個側面說明了漢朝人是吃狗肉的。當然,韓信所指的狗,是獵狗。《呂氏春秋》記載了壹個故事,有壹個人愛好打獵,但總也打不著獵物。後來有人指點說,妳牽的狗不行。但獵者因為家貧,買不起好狗,於是他改為耕種當農夫,靠種地賺了錢後買了壹條好狗,終於能打著獵物了。韓信就將自己形容成這條好狗。替劉邦打了壹輩子獵,就連項羽這樣的獵物都幫劉邦追到了,最後卻被主子吃了。狗的悲慘命運,和牛、馬的命運壹樣,生前為人類盡職盡責,不管是看家護院,還是狩獵捕兔,最後落個主人不喜歡了,或是年老了,就被下了肉鍋,成為人類腸胃中的美食。

唐宋以後狗肉漸被其他肉食取代

唐宋以後,狗肉的地位漸漸下滑,因為其他更多的肉食擺上了中國人的宴席。狗肉個子小,又不易長大,當然不如豬、羊等其他牲畜。但國人吃狗肉從來沒有退下宴席。《水滸傳》曾記載魯智深吃狗肉的事,“只見墻邊砂鍋裏煮著壹只狗在那裏”,可見當時做狗肉的方法,是砂鍋燉。“那店家連忙取半只熟狗肉,搗些蒜泥,將來放在智深面前。智深大喜,用手扯狗肉,蘸著蒜泥吃”,當時吃狗肉的方法,是燉熟了蘸蒜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