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黃鍋巴:黃鍋巴是浙西南山區特有的食品。其方法是選取山上幾種獨特的小灌木,燒成灰,再用開水沖泡,使堿與灰分離。然後將浸泡過的堿水瀝幹,用來浸泡制作黃糯米的大米(大米也是專門挑選的,不用普通大米也可以制作黃糯米)。大米吃透堿水後,將浸泡好的大米放入蒸籠或蒸飯用的木桶中蒸熟,然後在石臼中細磨,再用手工制成各種形狀的黃糯米。這種鍋巴不僅韌性好,而且風味特別。是人們特別喜歡的壹種食物。臘月十三,臘月四,家家戶戶都要互相幫忙做很多黃皮。由於使用了堿性水,黃糯米可以長期保存而不變質。記得小時候過年家家都要做壹個叫“餅王”的大蛋糕,壹直到農歷二月二才吃,叫“二月二餅王”。現在,大部分黃糯米已經由機器生產,並在上海、杭州和寧波等大城市銷售。
祭祖拜神:每逢大節日,都少不了祭祖拜神,就像全國各地壹樣。然而,我的家鄉對祖先和神靈的崇拜是從除夕下午開始的。壹般下午三點左右,家家戶戶都停在香案上,開始迎接平時供奉的祖先和神靈到自己家裏過年。敬完祖宗,敬完神,壹家人高高興興地聚在壹起吃晚飯。正月初五,還有壹個祭祖祭神的活動,告訴祖先和神靈,新年結束了,送他們回到自己的世界。
正月初壹,白天不睡覺:雖然除夕夜熬了壹夜,人很累,但是大年初壹,白天是睡不著的。據說誰睡誰塌田(山上都是梯田)。
正月初壹晚上早睡:正月初壹晚上,各家都早早吃了晚飯,就放了關門炮,早早關門睡覺。這個習俗有兩個版本:壹個是說,在老鼠娶女孩的除夕之夜,我們人類不能打擾它們,否則老鼠會報復。誰打擾他們,他們就會在莊稼成熟時吃光他們的果實。另壹種說法是,年夜飯請了有晚輩的祖先和各路神仙來拜年,而那些走不上正道的鬼魅沒有地方拜年,所以正月初壹晚上就出門了,不早睡的人就會遇到。於是各家早早地出發關炮,趕走走不上正道的鬼魔,然後閉嘴睡覺。
正月初壹早上的洗漱水不能倒:這個習俗有兩個版本。壹個是大年初壹的洗水會把壹年的財運榨幹。所以,大年初壹洗完臉,要把臉盆裏的水輕輕往自己的方向倒,把盆裏的水倒掉,示意壹年的財富要進來了;洗水倒灌的另壹種說法是上山壹年不怕馬蜂。這種說法的由來不得而知,但還是老壹輩人說的。
正月初壹不要掃地:正月初壹絕對禁止掃地。人們認為,因為正月初壹掃地不僅會掃走財富,還會招來掃帚星,給妳的家庭帶來災難,所以除了除夕之外,每家每戶每晚都要把掃把藏起來。第壹天地面再臟,也沒人會說妳不衛生。
年夜飯標題:在農村,壹般家庭都有壹個自己用的標題。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都會在秤上貼上紅紙,封好,直到初五以後。傳說是蛇妖的化身,上面的星子就是蛇妖身上的圖案。大年初壹到初五用秤會引來蛇,農民壹般上山幹活,最怕的就是遇到毒蛇。所以過年期間壹定要把秤封好,避免引來毒蛇。
燒洋豬: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壹些不容易燒的柴火,比如樹根。除夕那天,在竈前的小火塘裏燒了壹把火,叫做“燒洋豬”。麗水人過去常在山裏煮蘑菇。據說山上有壹個叫“蕭山”的怪物。蘑菇人每年去蘑菇山後都會祭拜它,這有助於蘑菇農看到蘑菇沒有被野生動物破壞。有壹年,壹個蘑菇人回家過年,山裏的“蕭山”也跟著來了。看到蘑菇人的媳婦很漂亮,他就想把這個媳婦占為己有。這個兒媳婦很聰明,所以她試圖把“蕭山”趕走。除夕那天,雨下得很大,這位媳婦就讓“蕭山”幫她上山找點吃的。蕭山同意了,當她回來時,她已經被雨淋透了。媳婦叫她放在竈前的壁爐裏烤,但事先這個媳婦已經在壁爐邊的灰裏埋了壹些鞭炮。“蕭山”去烤火,因為火不夠旺,所以她拿了壹根棍子去搗火,引起了鞭炮。多年以後,蘑菇人回到蘑菇山,見到了“蕭山”。他們問他為什麽不辭而別。“蕭山”說麗水有礦,他不敢去。從此,山裏人就在除夕夜生火,山裏的“蕭山”等鬼怪就不敢再下山了。人們把這堆火叫做“燒洋豬”,有老人說,以前山裏很封閉,有的農民家裏連火柴都沒有。過年沒火的時候,他們也不能去別人家借火,都是在自己的火坑裏生火,讓火壹直保持著。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這種說法比較合理。
正月不剃頭:麗水人正月不剃頭,說正月剃頭會害死叔叔。根據傳說,壹個侄子非常淘氣。有壹年過年,他去舅舅家拜年。當他看到他的頭發很長時,他帶著他的侄子去剃了頭發。侄子不願意,說:“叔叔,正月初壹不能理發。如果妳剪了頭發,會傷到妳叔叔的。”余大爺再也不敢帶侄子去理發了。我不知道這個習俗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但是直到今天,很多人都會在年前剪頭發,第壹個月壹般是不理發的。
麗水春節還有很多習俗,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有些習俗已經逐漸被人們遺忘,被很多新的文化生活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