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

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

 當細細品完壹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能光會讀哦,寫壹篇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 篇1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首《水調歌頭》我們耳熟能詳,它的作者是蘇東坡。而這本書寫的正是他,林語堂搜集了大量的資料,讀過他所有的著作才來寫這本書。林語堂也非常喜歡蘇東坡,我也不例外。

 拿到這本書時,以為這本書寫的是蘇東坡壹些有趣的故事,沒想到竟然寫了蘇東坡的壹生。我壹開始讀這本書時,覺得有些枯燥,爸爸卻說“開始時可能是有點枯燥,但讀著讀著就不會這樣了,這才是正真的文學!”或許文學就是這樣吧!蘇東坡的壹生很坎坷二度遭貶,顛沛流離,讀到第四卷,第24章蘇東坡二度迫害時,我心裏怒火中燒,真想穿越時空為蘇東坡辯解。

 有壹回,我數學考試考的很差,我想回家給媽媽爸爸看卷子該怎麽辦啊!,我就傷心起來,不知不覺的就哭了起來,同學們都紛紛來安慰我,說“沒關系的,下次妳考好壹點,就可以了呀!加油!”我現在想想實在是好笑,考差了又有什麽關系呢!再努力壹點就好了,做人就要像蘇東坡壹樣要樂觀面對。

 我壹直想不通林語堂為什麽要寫《蘇東坡傳》、《孔子的幽默》等寫中國古代名人的書,爸爸又告訴我“那時候林語堂在美國,他要在美國中國歷史文化,所以才寫的!”原來是這樣啊!我想林語堂肯定是個十分熱愛文學、有熱愛祖國的偉大人物。

 這本書讓我徹底了解了蘇東坡,又知道了壹些做人的道理,為人要善良、樂觀、寬容、還要關心他人。我現在甚至覺得蘇東坡是壹個完美無缺的人。

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 篇2

 “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柔敦厚。”這句話,用來評價蘇東坡,可謂再恰當不過。

 “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這是林語堂比下的蘇東坡。林語堂,壹代國學大師,正是因為這本《蘇東坡傳》,才能讓我們深入的了解蘇東坡。

 當妳細細的去了解壹個人的時候,尤其是像蘇東坡這樣鳳毛麟角的偉大人物,妳總是會被他身上某壹種性格或氣質所折服,而我最欣賞蘇東坡的,便是他豁達的人生觀。

 他曾經說過這樣壹句話:“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壹個不好人。”所以,他這壹生,雖壹直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卻光風霽月,高高超越於狗茍蠅營的政治勾當之上。就算被流放到中國域外的蠻荒瓊崖海島,他仍然以坦蕩的胸懷處之。他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壹陣清風度過壹生。我欽佩這樣樂觀的人生態度。

 當然,他也是壹個天才,是散文學家,是新派的作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工程師,是詩人,是……但他沒有借用他的天才大腦刻意去達到某些目的,他保持天真純樸,終身不渝。他的詩詞文章,皆自然流露,順乎天性。他感受敏銳、思想透徹、寫作優美、作為勇敢,絕不為本身利益而動搖,也不因俗見而改變。也難怪這麽多詩作能流傳至今,使無數中國的讀書人所傾倒、所愛慕。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壹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 篇3

 看完王水照老師的這本《蘇軾傳》,感慨良多。東坡是中國文人中我非常喜愛的,可以說是最喜愛的壹位,此次翻開這本傳記,自然主要是因為對傳主的愛戴,當然和優秀的文筆也是分不開的。

 那是壹個初秋的早上,和煦的陽光灑滿屋內,我從朋友的書袋內掏出這本書,赫然三個雋秀的字映入眼簾:蘇軾傳。樸素而清新淡雅的封面,良好的印刷,最重要的著者深厚的功力均深得我心,加上傳主是我最喜歡的壹代文豪,於是迫不及待地打開壹睹為快。可以說書沒有讓我失望,我是壹個隊文字相當敏感的人,文字的質量會大大影響我對壹書的愛惡,而此書於文字之流暢優美來說絕對是上乘之作,行雲流水般的文筆娓娓道出東坡傳奇的壹生,跟隨著著者的腳步,我仿佛進入了那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川蜀大地,看到了穩健自信的明允公,樂善好施的程夫人,還有可愛的蘇軾蘇轍兄弟……我渴望看到的情節書中幾乎沒有遺漏,蘇軾考進士、任徐州、杭州知州,烏臺詩案,貶官黃州,寫下壹首首驚天地泣鬼神的詩詞,壹篇篇流芳百世萬古不朽的美文,壹頁頁通天地之氣得日月之精的丹青墨寶……書中既有對人物生平流暢而傳奇的敘述,精彩動人,跌宕起伏,又有對東坡詩文書畫的專業性評論,高見叠出,雲霞滿紙,著實令人大呼過癮,十分解渴。換句話說,這是壹部能讓外行看夠熱鬧,讓內行看夠門道的大書好傳。

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 篇4

 讀了林語堂老師的《蘇東坡傳》,不禁想起蘇東坡那壹首豪放的《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壹樽還酹江月。”

 蘇東坡的壹生,飽經憂患,幾經沈浮,但蘇東坡人性更趨溫和厚道,過得快樂,無所畏懼。蘇東坡是壹位人格完整,可以駕馭自己心靈的高士。再加上他深厚的文學造詣,敢做敢為的正直作風,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造就了壹個萬古不朽的偉大人生。

 正如作者所言,蘇東坡是中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極令大眾傾心仰慕的偉大文人,這不僅是基於他的詩歌和散文的魔力,更基於他總是英勇地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主張的滿腔正氣,在苦難中尋找樂趣的.罕見本領,以及由此形成的明亮的人格魅力。

 林語堂是這樣結尾的:“在讀《蘇東坡傳》時,我們壹直在追隨觀察壹個具有偉大思想,偉大心靈的偉人生活,這種思想與心靈,不過在這個人間世上偶然成形,曇花壹現而已。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壹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心靈的喜悅和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恰如其分的概括了東坡的壹生。

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 篇5

 幾千年前,從高貴的皇太後到普通的老百姓,但凡是客觀的人,無壹不被蘇東坡的才華性格所吸引。

 幾千年後的今天,人們談起那個極具個人特色的蘇軾,仍不禁流露出敬佩的神色。

 我也十分喜愛這個中國歷史上的寶藏人物,他是年少有誌才華橫溢的蘇子瞻、不慕名利而誠實頑固的蘇軾、平易近人又樂觀豁達的蘇東坡。

 他堪稱"完美",但也會犯錯。而我,卻因為他犯錯後的態度被打動。

 在當時朝廷小人百出的時代,又恰巧碰上了鬧得轟轟烈烈的變法,直言不諱的蘇軾,出現的那麽不合適。果不其然,他因為他的誠實"犯了錯"。若是大多數人,應該被打倒了,然而經歷了“烏臺詩案”的蘇軾活出了更美好的自己。

 我深信不疑,他曾不止壹次在被貶的路上哀聲嘆氣,但最終,我們認識到的還是幽默、開朗又喜自嘲的他,也許幾千年前的壹天,蘇東坡正津津有味地手把手教著壹個廚子東坡餅,東坡肉的做法。廚子問了句:“您可曾爭取過回朝廷的機會?"東坡壹邊搓著面餅壹邊壹邊笑著說 :"我若回去了,妳們崇拜誰的手藝呢?"

 蘇軾傳奇般的壹生,留下了讓人們欣賞的各種詩篇、美食,這幾千年,他都活在人們身邊和心中。

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 篇6

 從小我就讀蘇東坡的詩。有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的悲傷;還有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氣勢……這些無不體現出蘇東坡的豐富情感以及豪邁的氣概。昨天我讀完了蘇東坡傳這本書,讓我對蘇東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縱觀蘇東坡的壹生,在才華畢露的背後,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幾度升遷的心酸呢?他壹生為官,壹生清廉,還壹生與大文豪,大政治家,宋朝的宰相王安石鬥智鬥法。至於王安石的變法是好是壞,我們先不管。但是蘇東坡敢與皇帝的寵臣,宋朝的宰相相逆而行,用那顆博大的心去鬥那些排擠良臣,任人唯親的小人,就需要有多大的勇氣呀。

 說到底,就是蘇東坡的人生目標就是為了百姓的生活。蘇東坡關註的更多地是百姓的愉悅或疾苦。只要他認為某壹條政策不利於百姓,與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相逆,就壹定會對此對抗。

 讀完這本書,我總結了壹個問題:如何在當時步步高升?最重要的壹點便是不要得罪當權者。比如鄭俠,是全國第壹個重挫王安石的人,結果慘遭流放。再比如雷州太守熱情招待宰相章惇的敵人蘇東坡,結果被開除。

 把蘇東坡似乎不懂這壹點。他壹生堂堂正正,明辨是非,實事求是。壹心只為國家人民。這是多麽值得贊頌啊。

 讓我們走進蘇東坡,見證這個傳奇人物,領略他的傳奇壹生。

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 篇7

 最近讀完《蘇東坡傳》後,頗有感慨,感覺已經沒法再出現唐宋詩人詞人那樣的文人了。

 寫能夠廣為傳頌具有歷史傳承意義的古體詩詞需要經典積累,需要讀經,需要從幾歲開始二十歲之前就熟讀《詩經》《楚辭》以降的古代經典著作,這在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基本不可能,沒有人能做到這壹點。至少從清朝末期開始,中國就基本沒出現過值得壹提的詩詞大家。現在別看電視上喜馬拉雅聽上的那些明星學者侃侃而談詩詞,他們只能評而已,讓他們寫壹首古體詩詞,結果可能就是慘不忍睹了!現代中國人肯定也有嘗試寫古體詩詞的,但基本上都最終只是“打油詩”的水平!

 人們也許認為,我們中國中國人要與時俱進,不應拘泥於古體詩和文言文,現代詩不也不錯嗎?實際上,本人對汪曾祺這些現代詩人寫的現代詩壹點興趣也沒有,也許倉央嘉措的“現代”詩有點意思,只不過有點疑惑,倉央嘉措的詩是不是從藏語翻譯成漢語的呢?我倒希望他是用漢語寫的。

 蘇東坡的確是中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學家詩詞大家,沒有人能夠超越他。這種人可遇不可求,再說唐宋的詩詞文人把能寫的都寫掉了,能夠引的經典都引掉了,現代人想寫壹首不錯的古體詩詞真的很難,但是我還是希望現代中國也能夠出壹些能夠傳承中國文化精髓的詩詞大家。

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 篇8

 元豐二年十壹月二十九日,宮廷官員發出聖諭,將蘇東坡貶往黃州,充團練副使,由於形勢所迫,蘇東坡暫時過上了隱士的生活。大概也正是因為這番經歷,蘇東坡為自己的兒子遁兒作的詩中,有“惟願我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壹句。

 蘇東坡在黃州這個骯臟不堪的小鎮過著神仙般的生活,每天與朋友壹起度過,誰又能想象,這是壹位因“烏臺詩案”而謫居黃州的人呢?蘇東喜夜遊,常常喝醉,有時甚至直接在野外睡覺,但是他和酒友的夜遊卻引起了不少有趣的謠言,壹次說蘇東坡順江而下逃走,壹次說蘇東坡與散文大家曾鞏壹同玉樓赴召,同返天庭,這也引得東坡無奈:“平生所得毀譽,皆此類也。”

 黃州六年中,蘇東坡樂觀豁達的飲酒夜遊的生活,是她寫出了不少不朽的傑作,《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等名作皆出自此時。

 《赤壁賦》中,蘇子以“樂——喜——悲”的感情脈絡,通過對話以及對比的方式,表達了客人對於生命變化的感傷以及蘇東坡對於擁抱大自然,忘卻塵俗的追逐。

 赤壁賦壹章,講述的便是蘇東坡的心境,這是道家的神仙境界,亦是蘇東坡寧靜欣悅的心境的寫照,更是他曠達自適、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

 結語:東坡居士的是,源自於生活,來自於偶然,我們應該用這種恬適的心境,領略大自然的美好。

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 篇9

 他是壹個政績卓著、愛民如子、文韜武略兼備的人,他是壹個雖屢遭打擊而樂觀情懷不變的人,他就是豁達樂觀的蘇東坡。

 林語堂先生用英文寫下了中外聞名的《蘇東坡傳》。在林語堂筆下,千年前蘇東坡的故事娓娓道來,蘇東坡是壹位豁達樂觀的智者,天才橫溢,是壹位樂天達觀、隨遇而安的偉人。隨著林語堂的精彩筆觸,壹位生動形象的蘇東坡出現在我們面前!

 所有的困難挫折在蘇東坡眼裏都是雲淡風輕,壹飄而過。在蘇東坡晚年,他不幸被人控告,後受到牽連苦難,被貶謫不毛之地——黃州。當地氣候變化無常,環境十分惡劣。但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蘇東坡仍興致極高地給老朋友章諄寫了壹封信,信中大致寫了黃州的環境氣候很差,供餐簡便,衣物樸素等。而幾天後,蘇東坡又興致勃勃地寫信給章諄表達自己對黃州的喜愛之情以及風景之美。

 如此惡劣的生活環境下,蘇東坡仍保持著樂觀的性格,這豁達樂觀的天性真值得發揚光大!

 當我們學習時遇到挫折;當我們生活中遇到不順的事情時;當我們被人譏笑時,我們都要學習蘇東坡樂天達觀、隨遇而安的性格,不怕挫折,迎難而上,笑對人生!

 歲月失於道路,命運困於黨爭,生活寄於風雨,襟懷奉於蒼生,這就是蘇東坡大江東去、波瀾壯闊的壹生。

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 篇10

 如今,當提到蘇東坡時,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宋代壹位偉大的詩人和散文作家,唐宋八大家之壹。然而他不僅詩作得好,同時也是壹位傑出的書法家。但相比之下,蘇軾更為著名。

 蘇東坡生於宋仁宗景佑三年,卒於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他在北宋最好的皇帝當政期間長大,在壹個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在為期間做官,在壹個十八歲的呆子榮登王位之時遭受貶謫。所以讀《蘇東坡傳》同時也是在了解關於北宋盛衰的壹部史詩。提到蘇東坡,就不得不提到壹個和他有很大關系的人王安石。眾所周知,王安石是當時很著名的詩人,而且還是蘇東坡政治上的對頭。在當時的腐朽政治之下,王安石為了實施自己那套社會改革新法而不擇手段,將倡異議之人全予罷黜。然而廣事宣傳新政的結果卻是:在五谷豐登的年月,農民的生活卻苦不堪言,他們為了躲避官兵的追殺不得不逃離鄉裏。然而蘇東坡只能為他們呼天求救,但是卻無法壹施援手。由此可見,當時淳儒賢臣遭到迫害、小人當政的朝廷是多麽可怕啊!

 蘇東坡之所以在歷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壹則是由於他對自己的主張原則始終堅定而不移;二則是由於他詩文書畫上的卓絕之美。蘇東坡很巧妙地描寫了他自己的為文之道,其行止如“行雲流水”。也許,用“能使讀者快樂”六字來評價蘇東坡的作品最恰當不過了。

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 篇11

 好書是相互關聯的,有點似人際交往裏的***鳴效應。

 看余秋雨老師的《借我壹生》,裏面提到余老師小時候看過很多遍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心裏想這本書應該是很有可讀性的,於是馬上到當當網上去淘了本。

 確實是本好書!林學者通過壹字壹句,壹個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名人就此活了。看那本書,東坡才子的呼吸我們都能感覺得到,他那狂放不羈,真性情的等,人物非常豐滿。既是個大才子,又是個很有政治才幹的父母官,更是有血有肉的生活中的摯友。林教授說他是個“上可陪玉帝老兒,下可陪黎民百姓”,任何人在他那都可以受到很溫暖的人文關懷。

 東坡才子壹生大起大落好幾回,無論是結發妻子王弗,還是後來的王閏之,以及後來的侍妾王朝雲,他們默默地照顧著他。官海沈浮,家庭變故,甚至是被貶到黃州做官,她壹直是他身邊給予支持和力量。難怪會有《菩薩蠻》這樣的千古好詞出現,平淡和磨礪的生活歷練出了對這種感情的精華。多情自古傷離別,也許壹片秋葉的落地,都能引其他無限的惆悵。

 想起東坡才子為什麽在官場上會時好時壞,聯想到電視劇《大宋提刑官》裏宋慈被自己的嶽父所害的故事,可能是因為他們花在專業上的時間太多了,無暇研究復雜的人際關系。用悲情主義者屈原的話來說是“舉世渾濁唯我獨清,世界皆醉唯我獨醒”。不過我們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好時代,這點要批判性地看待這個問題。

 絕對是本修身養性的好書,壹本值得讀N遍的書。

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 篇12

 蘇東坡是我非常敬佩的大文豪和大學者,他在多個領域都是文藝上的佼佼者,例如書法、詩詞、散文等,都成為了大家,並且他還是壹個美食家,善於品嘗和烹煮,他也是個熱愛生活的人,是個天性樂觀的人,早遭遇了不公平和排擠時,他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用自己的樂觀堅持的做學問和生活著,這種精神值得我學習!

 蘇東坡出生在壹個書香門第,他的父親也是舉國聞名的散文家蘇洵,但蘇洵在科舉的道路上走的非常不順利,名聲大卻不善於科考,因此父親對兩個兒子給予了很高的期望。結果蘇軾科考就中了榜眼,而根據歷史記載,考官歐陽詢害怕實際上第壹名的蘇軾是自己弟子曾鞏,從而引起學子門的質疑,於是就改判為榜眼,結果發榜出來居然是蘇軾,也就是說蘇軾是實際上的狀元。

 蘇軾在政治上頭腦清醒,既不屬於鷹派,也不屬於鴿派,因此遭到了兩派的打壓和排擠,不論是王安石,還是司馬光,都認為他是政敵,因此他曾經也遭遇過著名的烏臺詩案,好在宋英宗下旨赦免了他,這些遭遇不過是政敵的攻擊罷了。

 蘇軾在朝廷樹敵很多,因此壹再被貶,並且被貶到當是稱之為九死壹生的蠻荒之地儋州,也就是現在的海南島,但蘇軾不僅沒有就此頹廢和失望,更加堅強的活著,為當地的百姓辦學和教化,此後海南也出了壹些進士和舉人,這都是蘇軾的學生,可見文化的影響力之大。

 我要像蘇東坡學習,成為壹個樂觀的人,為自己的人生添加光彩!

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 篇13

 讀完《蘇東坡傳》,在看到結尾處的“萬古不朽”時,心中覺得悵然若失,竟真的有些舍不得,明明知道他早已作古,奇怪的是我到現在才真正認識蘇東坡,並努力通過書去了解蘇東坡,但故事就這樣戛然而止。

 每個人的年少都懷著雄心壯誌,可世事無情,夢想總被“雨打風吹去”。蘇軾說“當時***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但“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不如“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樽前”。

 宦海沈浮,幾近顛沛流離,最讓我為之欽佩的是蘇軾蘇東坡的恬淡自足,似乎到哪兒都是家鄉,壹副鄉土派頭,融於山水之間。

 壹杯茶,壹幅遠山的畫,壹個美好的夢想,就不難感受到蘇軾為之推崇,並躬行實踐的清歡了。

 壹本書講述壹個生命,這個生命其實又活了,並隨著每壹個讀者的閱讀壹次壹次上演他的人生舞臺劇,我們也隨著他的心情跌宕起伏,感受壹代文豪的人格魅力。

 當豪情經過磨練,漸漸轉為平實,壹顆心安靜下來,開始著細小處為民造福,蘇軾處處為民請命,囤積糧食,以抵災荒。久旱降雨,蘇東坡比誰都高興,壹州壹民是他不可割舍的責任。

 我想,如今的社會有多少人抱怨這抱怨那,不如擡起頭多看看身邊的美好事物。人總要經過許許多多的磨練,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態度。

蘇東坡傳讀後感600字 篇14

 近日讀了林語堂版的《蘇東坡傳》,不愧是語言大師,活現了壹個更加真實、鮮活的蘇東坡。大師為大師寫傳,這點很吸引人。

 中國自古以來評價壹位文人,首先看的並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壞,也就是他的人格。壹個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所以,壹個人的人格可以說是他的名氣的骨幹。

 蘇東坡所處的時代與現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歷代為人們所稱頌,可謂家喻戶曉。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與他的人格魅力不無關系。

 蘇東坡的人格雖然復雜多面,然而我認為也可以用“浩然之氣”四個字來概括。所謂浩然正氣,就是正大剛直之氣,也就是人世間的正氣。蘇東坡即具有此種“浩然之氣”,它致大致剛,激烈沖動,不可抑制,這種力量若輔以正義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間無所畏懼。

 有壹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壹天飯後,蘇東坡捧著肚子踱步,問道:“我肚子裏藏些什麽?”侍兒們分別說,滿腹都是文章,都是識見。唯獨他那個聰明美麗的侍妾朝雲說:“學士壹肚子不合時宜。”蘇東坡捧腹大笑,連勝稱是。

 “不合時宜”正是蘇東坡那堅執性格的體現。

 蘇東坡堅執的性格集中表現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是他性格中最堅硬的壹部分,正如暴風雨中的海燕,暴風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越地怒吼,高傲地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