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之眼,即天津永樂橋摩天輪,是世界上唯壹建在橋上的摩天輪。永樂橋摩天輪的直徑為110米,到達最高點時,距離地面的高度可達到120米左右,相當於35層樓的高度,能看到方圓40公裏以內的景致,是名副其實的“天津之眼”。據說,摩天輪的每壹個盒子裏都裝滿了愛,當妳和戀人壹起坐在洋溢著幸福的盒子裏的時候,那份慢慢升騰的愛也隨之而來。
2.意式風情街位於天津市河北區,原意大利租界,由河北區五經路、河北區博愛道、河北區勝利路、河北區建國道這四條河北區的道路合圍起來的四方形地區統稱為意大利風情區,目前保存完整的歐洲建築近200余棟。天津意式風情街以體現濃郁的意大利風情為宗旨,將風情區建設成為集旅遊、商貿、休閑、娛樂和文博為壹體的綜合性多功能區。景區緊挨著海河,有大量意大利風情建築。逢春夏秋三季,天津的意大利老租界的新意街變成了不夜城。這裏的意大利風格的小洋樓成群,和解放路的銀行大廈截然不同,讓妳感覺仿佛置身於馬可。波羅故鄉的古老小鎮,溫馨又隨和。
3.瓷房子是黃榮良故居,又稱黃郭相霞居址,為原北京政府外交部僉事、北京政府外交部特派直隸交涉員、北京政府敵國財產管理局局長、外交部特派直隸交涉員、中華民國駐國際聯盟代表黃榮良在天津的舊居,始建於20世紀20年代後期,坐落於當時天津法租界的豐領事路,地處繁華鬧市區,張學良將軍的府邸曾經與它壹步之遙。該建築地處法租界,目前是天津市和平區文物保護單位和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使東方中國古典藝術品與西洋建築的完美結合,堪稱中外壹絕。
4.西開教堂全稱天主教天津教區西開總堂,又稱老西開教堂、法國教堂,始建於1917年。是天津市市區最大的天主教堂,亦為天津教區主教座堂。坐落於和平區西寧道9號,也正是在天津最繁華的濱江道的南端。教堂整體呈巴洛克式風格,建築布局為南北軸向、東西對稱,平面呈“十”字型,頂部是並排的三個半圓形塔樓。
5.大沽口炮臺位於天津市東南60公裏塘沽區海河於渤海的交匯處,是“外接深洋,內系海口”的“海門古塞”。大沽口是京津門戶,海河要隘。炮臺始建於明代後期,清代多次進行修正。中國軍民冊曾在這裏多次浴血抗擊外國侵略者,1840年至1900年整整60年間,大沽口炮臺曾4次被帝國主義列強入侵,1858年(鹹豐八年)5月,英法聯軍進攻大沽,大沽口炮臺失陷;1860年的侵華戰爭使天津淪為半封建、辦殖民地,開辟為通商口岸;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八國聯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並拆毀了大沽口炮臺。在1997年將炮臺遺址整修對外開放。大沽口炮臺現存炮臺3座,以威、鎮、海三字命名。大沽口炮臺已成為近代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的重要遺物,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坐落於千年古鎮楊柳青鎮南、光明路以西,東臨氣勢巍峨的文昌閣,西接“津西第壹宅”石家大院,南靠古老的南運河。該街總占地面積12.041畝,使用面積為8027.65余平方米,是壹組青磚灰瓦,磨磚對縫的仿清代商貿建築群,采用長街和葫蘆罐式相結合的建築模式,以兩層為主,局部有壹層或三層。街上建有仿古青石牌樓壹座,是中國是石牌坊之最和穿街戲樓及各式具有清代古風的店鋪。 明清街是處在楊柳青民俗旅遊區“中心”的壹條商貿旅遊街,是參觀各景點的必經之路,將發展成為津門集古文化、旅遊、商貿、影視為壹體的金街,成為精英文化用品、工藝品、民間藝術的專營市場,重現古鎮楊柳青清代商貿繁榮街景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