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好玩的地方
1、廬江縣繡溪公園
繡溪公園位於廬江縣境內,占地9.1公頃,其中綠地面積4.1公頃,水域面積3.4公頃,開發地1.6公頃。廬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縣誌》記載,廬江“漢舒,屬廬江郡,隋開皇初年置廬江縣”,迄今已有壹千四百余年。
2、廬江縣西梁山
西梁山由大陀山和小陀山組成。山水相連,風景秀麗。臨江懸崖之處,怪石層疊,歷代詩人如李白、李赤、王安石、賀鑄、郭祥正、楊萬裏、汪廣洋、解縉、杜浩、王士正等曾至此瀏覽,題詠賦詩。此山又有“天門八景”之稱:天門晚泊月輝映,似是蟾光碑水中的“天門夜月”。
3、廬江縣周瑜墓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省廬江縣)人,三國東吳名將,墓建於東漢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墓地約5畝,北域高約8尺,有封無表,平地起墳,以3×6×12小車紋漢代大磚砌成,墓門向東,墓周圍繞以石刻欄桿,旁建木質六角“談笑亭”。歷經千年,冢塌亭倒,石欄毀滅無存。明正統七年(公元1442),提學禦史彭勖令知縣黃金蘭重加修葺,並立“吳名將周公瑾之墓”碑碣。
4、廬江縣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舊址
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舊址,位於安徽省廬江縣湯池鎮嚴家松園,西南環山,層巒疊嶂,地勢險要,風景如畫,是西進大別山的通道。壹九三九年五月,新四軍軍長葉挺,政治部主任鄧子恢等,相繼從皖南來廬江,於江北第四支隊駐地嚴家松園,組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江北指揮部,下轄第四支隊、第五支隊和江北遊擊縱隊,張雲逸任指揮,徐海東、羅炳輝任副指揮,賴傳珠任參謀長,鄧子恢任政治部主任。於壹九四○年三月撤離。湯池的山山水水無不留下了葉挺將軍的戰鬥足跡,在他的感召下,壹大批熱血青年跟隨葉挺奔赴抗日前線,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5、廬江縣廬江奇石館
廬江奇石館創辦於1997年6月,位於廬江縣長江東路東側,毗鄰周瑜陵園,與環碧公園遙相呼應,是壹座集收藏性、欣賞性、知識性、趣味性為壹體的高品位奇石館。
廬江奇石館為三層仿古建築,陳列著上千塊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奇石精品,以其藏石數量之巨、品種之全、精品之豐,在全國藏石界中位列榜首。館內收藏的奇石主要有靈壁石、無為軍石、淮南龜紋石、歙縣礬石、巢湖散兵石、六安錳石、皖南砂積石、石臺鐘乳石、廬江礬石、瑩石等中外各地名石精品1000多件,300余噸,堪稱全國奇石之大觀。 廬江奇石館陳列中外各地奇石千余塊,品種之全,精品之豐,蔚為壯觀,向遊人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奇石館以其至新至奇的“奇石文明”吸引了無數海內外遊客前來參觀。
6、廬江縣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
冶父山,距廬江縣城東約9千米,峰巒疊翠,廟宇輝煌,古跡遺存,佳傳甚多,有“江北小九華”之稱。據傳春秋時,鑄劍之父歐冶子曾在此山鑄劍,山上存有鑄劍池古跡,因此得名冶父山。詩人贊道:“長劍欲壹淬,夜尋冶父山,攬衣望奇氣,直在鬥牛間。”
冶父山自麓至巔凡五裏許,群峰聳拔,盤旋而上,遠眺江光,俯視五湖(沙湖、黃陂湖、後湖、白湖、巢湖)林巒崤密,雄峻秀麗,甲江淮間諸山,每當大雨初霧,晴空萬裏,登上頂峰,上有浮雲紫霧,下有群巒疊翠,蔚成“冶父晴嵐”,舊為廬江八景之壹。1992年,冶父山被國家林業部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