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過武漢四季美的湯包,老通城的豆皮。北京東來順的涮羊肉,全聚德的烤鴨。我吃老通城的豆皮是上世紀五幾年的事。就在老通城的門口買的,大約是毛主席參觀老通城那段時間。那豆皮真做得好,大塊金黃,咬壹口,郟齒留香,真令人終生難忘。此後,我在七十年代,本世紀初也去吃過,再也吃不出那味道了。近二十多年老通城的豆皮與武漢滿大街的豆皮無什區別,這也是老字號消失的原因吧,就與天津狗不理壹樣,無創新,唯有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中了。還有令我終生難忘的是吃武漢四季美湯包。那是上世紀三年困難時期。那年代吃武漢四季美湯包是壹件還隆重的事。武漢人要攢很久的錢才能吃壹次。我們家都是在開支那天全家出動去吃,還要在湯包店排隊很久才能吃到。那年代我還聽到關於吃湯包打賭漲死的悲劇。幾個年輕人在四季美湯包館打賭看誰吃得多,贏了不付款,輸的人付款,結果那個贏了的人不付款 但他的代價是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這都是饑餓鬧的悲劇。
狗不理包子
說起狗不理包子,基本算是家喻戶曉,千禧年的春晚舞臺上,馮鞏和郭冬臨老師還曾用說相聲,打快板的形式向全國人民安利了“狗不理包子”。
聽聽這詞,“竹板這麽壹打呀,別的咱不誇,誇壹誇這傳統 美食 狗不理包子。介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它是薄皮兒、大餡兒、十八個褶,就像壹朵花。”轉瞬間就讓人暢想出來了壹籠白軟嘟嘟的大包子。
但是這狗不理真有那麽好嗎?前幾天微博某博主去狗不理包子探店,覺得大失所望,三十多、六十多塊錢壹籠的包子,吃著好像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最後還因為這個差評,狗不理包子店直接報警,說損傷店鋪名譽,整件事看下來,只讓人覺得魔幻。
武漢蔡林記
我吃過的老字號的 美食 有: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北京烤鴨、河南的羊肉燴面、武漢老通成的豆皮。
汪玉霞的月拼 ,曹祥泰的綠豆糕,五芳齋的湯圓.粽子 ,談炎記水餃。小桃園雞湯。
狗不理
全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