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皖南風情、徽派建築、書裏黃山、夢裏宏村

皖南風情、徽派建築、書裏黃山、夢裏宏村

雖然國慶是出了名的堵,可是孩子的課越來越緊張,假期也越來越少。我也難得和同事倒班,只上壹天班,所以還是下定決心外出——安徽省。

黃山號稱 “天下第壹奇山”,素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於世。境內群峰競秀,怪石林立,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兩次登臨黃山,贊嘆道: “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後人據此概括為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

心兒說她知道為什麽叫黃山歸來不看嶽了,因為爬完黃山腿要斷了,看不了別的山了。她發的圈都是“我看黃山多雄偉,黃山看我多狼狽。”

黃山除了課本裏的,還有很多詩人的大作,讓黃山大名遠揚。

撿個通俗易懂的壹起感受壹下:

詠黃山(周揚)

奇峰雲海崢嶸,蒼松破壁挺立。

觀止三都景色,無愧名山第壹!

還有老舍先生在玉屏樓作詩 “天都奇偉海雲幽,蓮蕊蓮花高入秋;欲識黃山真面目,風華半在玉屏樓。”

說說黃山的代表性標誌: 迎客松

迎客松是黃山第壹奇松,挺立於玉屏峰前石獅旁,文殊洞之上,破石而生。有壹千多年的歷史了,如今依舊生機勃勃。它的壹側枝椏伸出,如同人伸出壹支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態雋秀。

迎客松已經成為中國與世界人民和平與友誼的象征。據說北京人民大會堂安徽廳陳列的巨幅鐵畫迎客松就是根據它原形制作的。

迎客松享受著貴賓待遇,黃山風景區管委會確定專人進行24小時特級護。

飛來石: 黃山第壹怪石,87版紅樓夢片頭那塊如同天外飛躍而來的巨石就是飛來石,您壹定要上去摸壹摸這壹怪石。壹摸官二摸財三摸福四摸桃花。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摸,只是遠觀。

走走停停看看,五彩斑斕的秋色從山頂到山腳慢慢滲透,遠峰近松,仿佛掉進了大染缸,欣賞如霜染的秋葉,看峽谷中層疊的秋色,感受大氣磅礴的畫裏江山。

摩肩接踵的遊人裏有老的小的,有家庭組隊來的、有閨密同行的、有情侶漫步的。有自己走的,有大人抱的,還有轎子擡的。有辛苦的挑夫、有維護秩序的工作人員,全都融入在大山的風景裏。

心兒爬到光明頂的時候不想爬了,可是我覺得原路返回實在有點可惜,給她分析了壹下,從鰲魚峰下去還能看迎客松,然後坐玉屏索道下去,其實比原路繞回坐雲谷索道下去也遠不了太多,雖然她很不想走了,但還是選擇繼續前行,也偶爾幫我提手裏的東西,表現還算不錯。

人很多,挪動很慢,尤其到百步雲梯的時候,基本上是爬壹個臺階等壹會,山頂上很曬,後來看新聞才知道當天黃山三萬人。

我們娘倆四點就起床去排隊了,已經是人山人海,從天黑排到天亮,心裏暗自慶幸頭壹天趕到湯口住是明智的,如果住在城裏,從城裏過來肯定會堵車。

雖然到處都是人,但我們還算順利,二點多下到湯口。拼車去我心心念念的宏村(如果不是旺季,就有大巴車票,不用拼車了)。

宏村壹直是我心之向往的地方,我想住壹晚,享受夕陽西下的寧靜,漫無目的地走街串巷,看看如夢如幻的夜景,看看輕紗薄霧的晨景,最不喜歡中午的聒噪。

心兒本來身體就不舒服,跟我爬完黃山已是不易,所以她選擇在客棧休息,我自己去逛夜景。 享受兩人獨處時光,選擇各自喜歡的方式。

壹進宏村西門,就是南湖。南湖上的荷葉,已經開始枯黃,正是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的時節 。

當夕陽的余暉潑灑到村子裏,泛紅的枝頭映襯著層疊錯落的徽派建築,如夢如幻,靜悄悄、慢悠悠,壹場視覺饕餮盛宴,壹幅神秘的世外仙境圖,名副其實的 “中國最美畫裏鄉村”。

村中各戶皆有水道相連,汩汩清泉從各戶潺潺流過,層樓疊院與湖光山色交輝相映,處處是景,步步入畫,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水是宏村的靈魂 ,牛形的水系中,巍峨蒼翠的雷崗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龐大的“牛軀”。九曲十彎的水圳是“牛腸”,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就是"牛肚"了。人們還在繞村的河溪上先後架起了四座橋梁,作為“牛腿”。 從而形成"山為牛頭,樹為角,屋為牛身,橋為腳"的牛形村落。

畫裏宏村,詩中南湖。清代詩人胡成俊的壹首詩完美的詮釋了這個古村落: “何事就此蔔鄰居,花月南湖畫不及。浣汲未妨溪路遠,家家門巷有清渠。”

隨處可見畫畫的學生和癡迷的攝影人,他們眼裏的景色和我眼前的他們構成了我認為最和諧的宏村美景。

舉步幽深古巷,輕輕踩在三百多年前的青石板上,腳下仿佛響起來自歷史深處的跫音。

遊覽不必拘泥於人多的地方,帶上我不太會用的相機穿梭於阡陌縱橫的古巷,走走停停,輕裝漫步,忘記疲憊,忘記煩惱。聽溪水叮咚,嘗特色美食,去清新的小店淘壹兩個書簽,聽聽放牛吧裏女歌手演唱壹曲,看看路邊手工藝人們做手工,如此甚好。

我有古鎮情緣,每壹個古鎮我都深深地熱愛著,有時候會想,我是不是上輩子在古鎮生活過?

第二天壹早天剛蒙蒙亮,我就迫不急待地跑出去溜達,等日出時回來喊心兒壹起再去了壹次,繼續欣賞清晨的宏村。順便蹭聽壹些早來的旅行團導遊的講解。比如敬德堂:

敬德堂用天井通風采光,天井下方的左右兩側各有壹根木頭,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陽光直射在家中十分炎熱,主人就在木條上穿上鐵環,掛上布簾,擋住強烈的陽光。廳前有壹幅楹聯:"立誌不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

我個人覺得中國所有的古建築都堪稱“講究”,風水、寓意、期望、美好祝願全都在裏面了。這種特點在很多古建築裏都有體現,我腦海裏就浮現出很多這種畫面。比如我對黨家村的那些磚雕、那個福字就記憶深刻。 《尋找心中的蘆葦蕩和明清建築》

在清晨與黃昏時逛古村,可以享受古村的寧靜。我們離開時已經來了很多旅遊團,大部隊開始踏入宏村。我和心兒去往下壹站,西遞。

宏村看水,西遞則看建築。宏村是牛形,西遞是船形。

西遞就是徽派建築的代表,到處都是徽派三雕:磚雕、石雕、木雕。花紋枝椏精細得仿佛壹捏就斷。

這裏寫生的學生比宏村的還多,感覺像班級集體來的,打著美院幾班的旗子,是這裏的另壹道風景。

西遞的美較為沈靜、淳樸,素有“ 桃花源裏人家” 之稱。

西遞入口處有租講解機的,現在很多地方都有這種,妳走到壹個地方它就會自動講解,方便。

西遞這個名字有兩種說法,壹種是:以前這裏是交通要道,政府在此處設有驛站,用於傳遞公文和供來往官員暫時休息,駐站在古代又稱為“遞鋪”,所以西川又稱為“西遞鋪”

另壹種是:中國大地上的河流都是向東去的,而西遞周圍的河水是往西流的,“東水西遞”,所以西川也就被稱為西遞了。西遞又稱西溪。

到了主入口,首先看到的是胡文光牌坊,建於明萬歷六年(公元1578年),氣勢恢弘,代表著胡氏家族的顯赫地位。牌坊通體采用當地的“黟縣青”大理石雕築而成,頂上有五層,每壹層都有不同的精美石雕。牌樓邊是明經湖,可以拍攝徽派建築的倒影。

進入村子,來到位於橫路街口的“瑞玉庭”,這是壹座具有代表性的徽商住宅,建於清鹹豐年間。裏面最有意思的是壹幅幅對聯,比如全是走字底的字組成的對聯“迎送遠近通達道,進退遲速遊逍遙”,再如“快樂每從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虧來”,講述經商道理的同時,也蘊藏著處事哲學。

因為國慶人流量太大,車堵在路上,我們買的西遞到黃山市區的車票是11:25分的,到壹點多才坐上車。旅行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時要學會面對和寬慰: 出來是看風景和找高興的,旅行本來就是壹件有彈性的事情,身體吃點苦,眼睛沒吃虧就好。

旅行中好的壞的都接受著,突發的意外的都對付著,才能看到妳想看的景色啊,世界本來就和我們想象的不壹樣。

求同存異,握手言和。心不會崩壞,臉才不會崩壞。好日子過得,孬日子也過得,壹成不變有什麽意思?有彈性才有驚喜。

帶上壹顆閑散的心,壹顆堅強的胃。卡路裏身上過,美食心中留,其它都不是事。

回到市區,直接入住屯溪老街。大概是三點多的樣子,我們倆睡了壹覺,出來逛老街,屯溪老街從宋代開始直到明清,壹直就是徽州物資集散中心。如今依然是店鋪鱗次櫛比,店面、作坊、住宅三位壹體,保留了古代商家“前店後坊”或“前鋪後戶”的經營格局和特色。老街的建築十分有特色:木穿榫式結構,馬頭墻、小青瓦、徽派木雕都是值得仔細玩賞的。

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橫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匯流之處,所以又被稱為 流動的“清明上河圖”。

老街到處都是:毛豆腐、臭鱖魚、燒餅、黑糖、歙硯、毛峰、猴魁、剁椒醬、鹹菜,這幾天從黃山到宏村到西遞最多的就是毛豆腐臭豆腐,我倆並不是很喜歡吃這種東西,只嘗過壹次。

逛完屯溪老街,去橋對面的黎陽老街,這裏明顯時尚元素多壹些,美食就不僅只限於當地特色了,比如餛飩、桂林米粉、重慶麻辣粉、東北烤冷面等等,也有網紅的面店、咖啡館、韓國料理各種各樣的店,趕上黎陽文化藝術節,有很多展臺還有演出,很熱鬧。

清晨,我沿新安江邊行走。江邊很多人在洗衣服,過來壹位老者,我問他從哪個方向去動車站比較方便,因為老街外正在拆遷,兩頭都堵了,我早上轉了老街壹些破舊的巷子和外圍。問完路我又多嘴問了壹句“這些人在江邊洗衣服,雖然方便,但是我覺得也汙染環境呀,沒人管的嗎?還是這樣是允許的(因為宏村的月沼我就看見有老婆婆在洗衣服,水並不幹凈,西遞也有)”

老者回答我:“妳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不允許呀,可是她們都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了,改不了。”

我返回時又仔細觀察了壹下,確實都是五十左右的婦女,大概她們已經習慣清晨穿著雨鞋在江邊洗衣了吧。

人物壹:歲月染白了您的黑發,您猶愛她如今芳華

和心兒去機場時滴滴師傅跟我聊天,50多歲閑來無事,買了車跑滴滴,還因為有了車可以帶老伴出去玩。他說他老伴特別容易暈車,戰友們喊上壹起出去玩時他都拒絕,因為坐別人的車不好意思總讓停,師傅說他自己開車的話就可以帶上老伴隨時停。上次他帶老伴去紅河谷,回來時都沒跑高速,沿著河堤路開著窗戶壹路慢慢開回家。

"兒子已經結婚,也不需要我們帶孫子,也沒啥負擔,戰友來西安的時候我有車也能接送他們,不像有壹個當了領導的,雖然也退休了,人家每次都說自己忙,也不見,也不和我們聚,我們當年……”看著師傅的背影,聽著他絮絮叨叨,我想這正是他們最自由和美好的時光。歲月染白了他的黑發,卻帶不走他對愛人的深情。

幾十年如壹日的陪伴,不會因彼此日漸衰老的容顏而減退。最美的愛情,不過是能與相愛的人攜手到老,陪妳去看妳最愛的大海,細聽時光的囈語,與妳細數過往的點點滴滴……

人物二:緣聚緣散,就這麽奇妙,

安靜的小巷口,碰到壹位坐輪椅的女子,她走我走,她停我停,她看哪兒我看哪兒,她發呆多久我也發呆多久,我就壹直這麽鬼迷心竅的跟著她。

路面很不平整,但我知道她不需要我幫忙,我不問她是居民還是遊客,我只知道天不亮就出來轉的人,壹定和我壹樣,喜歡靜謐的清晨。

她突然開口問我“妳為什麽壹直跟著我”。

我被她突然的問話驚到:“啊?不知道”。

天亮起來了,我準備回去喊心兒, 我說:“謝謝妳陪我,我要走了。”

她說:“謝謝妳陪我,在這個美好的早晨。”然後,她向左走,我向右走。

走出不遠我回頭,她也回頭,我對她微笑,她也對我笑,她的笑很甜。

不問從哪裏來,也不問要去哪裏,只在心裏默默祝福彼此。

我壹個人在回去的路上亂想了很多,她經歷了什麽?有著怎樣的故事?

不管經歷了什麽,最終能接納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就好。

回到客棧,以最好的狀態跟女兒道壹聲“早安,小美女,我們要繼續前行了。”

人物三:懂得欣賞別人的好,不吝嗇誇獎別人的人都是善良的人

心兒和我在美食街瞎溜達,她要的什麽都是吃壹點,剩的我吃,我好心疼我的胃呀,它沒有那麽堅強。路過餛飩店她又要吃餛飩,過來壹位五十歲左右的男士,坐到我們旁邊和我聊天,也點了壹碗餛飩。過了壹會他老婆過來了,也加入我們的聊天隊伍。聊我們這幾天彼此逛過的景點,她們是報團遊,導遊讓六點才從市區集合出發,我不想嚇唬他們我和女兒四點排隊已經是長長長長的龍形了,我只是告訴他們,那妳們應該要耗費壹整天的時間。(我個人覺得國內沒必要跟團,都說中國話,怕什麽。)

她們誇心兒乖巧,越誇她越可愛,調皮的不停扮萌,跟人家說完再見後,我們身後還傳來的是表揚聲“這閨女太可愛了,乖的很,這母女倆幸福……”。

哎,應了那句, 幸福永遠在別人眼裏 。我看他們老倆口還覺得幸福呢,同吃壹碗餛飩,壹起出遊。雖然這些年愛到處亂跑,卻永遠只有我和心兒,這壹直是我的遺憾,對女兒的遺憾。

人物四:我靠捉摸才能完全聽懂的安徽普通話,只會“嗯”聲應付著

去動車站的路上,出租車師傅講黃山市的情況,講他家的情況,我總結了壹下,全國人民的***性:房子與孩子。

師傅說房價從五千漲到壹萬五,幸虧買的早不然買不起,像他們本地人還好點,基本都有住的,從周圍縣、鎮來的這些人都得買房,還有壹些外來人口。我告訴他西安也壹樣,工資不漲,房價物價使勁漲。他說就壹個兒子,輔導班每年都不少錢,我告訴他西安也壹樣,哈哈哈,我似乎找不出新的話語來接他。

其實這不就是全國人民的現狀嘛,去哪個城市人們都嫌房價貴,孩子上學貴、上學難。

這就是生活,無論怎麽虐我們,我們依然熱愛。

喜歡旅行也喜歡記錄,每去壹個地方都喜歡用筆記錄下來。

每次也都有點小小遺憾,我壹直想去徽州古城,話說“壹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這句千古絕唱道盡了千百年來無數人對徽州的壹往情深。而且也是中國四大古城之壹,三大古城我都去了,就差這壹個。可惜時間太緊張,徽州古城和宏村不在壹個方向,就只能選擇放棄了。

如果再有壹天,我會選擇帶心兒去婺源篁嶺看熱鬧紅火的曬秋場景,可惜沒有如果。時間永遠都不夠用。

期待下次江西行,再去婺源篁嶺,我的廬山戀情懷。很多年前還用黑白電視看的那部張瑜和郭凱敏演的《廬山戀》。

我想嘮叨壹下,很多人都說的 "牌坊群" ,雖然很多地方都有,路過時也會聽講解也會看,可是我壹直不喜歡,不會刻意去看。我覺得每壹座高大的貞潔牌坊,都是壹個女人壹生的幽怨。年紀輕輕開始守寡,生前寂寞,死後朝廷褒獎,壹生淒苦,有何意義?為了所謂的貞潔孝義,而壓抑了壹生,這樣的榮光不要也罷。

這是我最深切的感受。喜歡旅行,拋開安逸的生活圈,在山河湖海之間刻畫靈魂。放下生活中所有繁瑣,輕裝出行,真的是累並快樂著的壹件美事。

當壹個人,在旅途中看到各式各樣的生活,自然會思考,別人為什麽要這麽活,我自己應該怎麽去活。旅途所遇與內心的所思結合起來,明亮了眼眸,充盈了精神,體驗了生命,改變了人生,讓妳愛好和平痛恨戰爭,讓妳與萬物和諧相處與宇宙相處。這都是旅行的意義。

愛旅行,自然就要接受旅行中遇到的好與不好的事情。 就像我曾在“ 《旅行雜談》 ? ”裏說的壹樣。

有時候旅行不在乎到訪了多少個景區,體驗了多少種新奇。有時只是悠然的生活在他鄉,吃吃喝喝,逛逛停停也不失為壹種入鄉隨俗。

對周圍的事物永遠都懷有壹顆好奇的心,妳會覺得生活更加的有意思,連人都變得更加年輕了。

妳走過的路多了,看見過的人、看見過的景多了。妳就會變得會學習篩選人生的好與不好,這是壹種對自我的懂得,對生命的懂得。

我是文文心兒, 喜歡生活中壹切新奇的事。喜歡記錄生活、記錄故事。

喜歡分享走過的旅程、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努力做壹個熱愛生活的人。

其它專題鏈接:

< 遊記專題 >

六大古都之南京、杭州

用“美”詮釋壹切的西江千戶苗寨

目光所及皆為風景(廈門)

中國最神奇的村莊1: 懸崖絕壁上的人間煙火 -

中國最神奇的村莊2:地平線下的人間煙火 -

帶女兒去看“北上廣”

……

< 親子專題 >

< 故事、隨筆 >

< 讀書、觀影 >

感謝耐心看完此文的妳,喜歡就幫我點亮左下方的小桃心?吧。您的關註和點贊都是對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