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自貢市名字起源於

自貢市名字起源於

自貢的名字淵源於兩座古老的鹽井“自流井”、“貢井”。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8月,經四川省政府批準,劃出富順縣第五區和榮縣第二區的產鹽區,取自流井和貢井第壹字合稱自貢市。

歷史沿革:

秦代,富順和榮縣地區分屬巴郡、蜀郡。

漢代,置犍為郡,富順地區屬犍為郡江陽縣,榮縣則屬犍為郡南安縣。東漢章帝時,自貢地區即生產井鹽,著名的鹽井有富世井、大公井。

北周武帝時,因鹽置縣設鎮。以富世井為名置富世縣;以大公井為名設公井鎮。

唐代,富世縣改名為富義縣;升公井鎮為公井縣,隸榮州。

宋代,廢公井縣入榮德縣。

明代,富義縣易名富順縣,降榮州為縣。明代嘉靖年間,富順鹽業生產中心西移,新開自流等井。

抗日戰爭時期,沿海淪陷,川鹽再次濟楚。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和戰時軍需、民食及支援抗戰,國民政府決定設市。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8月,經四川省政府批準,劃出富順縣第五區和榮縣第二區的產鹽區,取自流井和貢井第壹字合稱自貢市。同年9月1日,自貢市政府成立,隸屬四川省政府。

1949年12月5日,自貢市解放,隸屬川南行政公署。

1952年,川南行署被撤銷,隸屬四川省人民政府。

1978年4月,榮縣全部以及富順縣何市區6個公社劃歸自貢市管轄。

1983年3月,富順縣全部劃歸自貢市管轄。

擴展資料:

自貢名優特產:

1、冷吃兔

冷吃兔(又名香辣兔),是四川自貢地區壹種民間傳統美食,迄今已有百余年歷史。四川富順、榮縣壹帶是全國有名的養兔之鄉,兔肉供應十分充足;該地區人們十分喜愛吃兔肉,尤其是喜愛壹種名為“冷吃兔”的菜肴,冷吃兔是自貢人招待客人的必備的壹道菜,外出時也時常攜帶。

2、富順豆花

富順豆花是壹種嫩豆花(或稱水豆花、灰饃兒),她與運用特殊工藝加工而成的富順豆花蘸水和大米飯配合食用,因其鮮嫩可口而流傳廣、影響大,在中國的餐飲文化中占有壹席之地。富順豆花的配方、制作,自有其歷史淵源和獨特之處,米飯、豆花、蘸水三位壹體,密不可分。

3、自貢剪紙

自貢剪紙純樸古拙,情趣生動,不僅在四川很受稱道,在國外也有壹定影響。郭沫若曾經親自為自貢剪紙題字。代表自貢民間剪紙藝術傾向和成就的是余曼白的剪紙。

余曼白剪紙的藝術特點主要有:?

壹、形體結構不再是照像似的模擬真實形體,而是經過作者巧妙構思的藝術形象。?

二、運用各種圖案如圓點、鋸齒、動物以及其紋樣來構成剪紙的藝術詞匯和語言,用以組織或者豐富藝術形象,增強藝術感染力。?

三、采用剛勁的塊面和柔和的細線的對比來組成藝術的旋律和節奏,有時還可以表現出金石和書法的韻味。

4、自貢龔扇

龔扇的出現大約在十九世紀末。自龔爵五起,龔扇編織工藝代代相傳,傳經五代。壹般壹把龔扇從構思到完成大約需要兩個月。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自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