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的概念越來越普及,但作為新手媽媽,我們時常困惑:“到底多大開始親子閱讀?”“親子閱讀就是媽媽陪著小孩壹起讀書嗎?”“怎樣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呢?” 今天,妞兒媽壹點壹點為您解析。
為什麽要進行親子閱讀?
閱讀是教育的基礎,它不僅僅是理解內容、欣賞語言,還是壹種手段,是我們獲取各種知識的工具。而親子閱讀正是為以後孩子獨立閱讀打下良好基礎的方法之壹。
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通過與父母壹起閱讀、翻看同壹本書,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不僅能夠增強孩子的閱讀興趣和語言思維能力,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還能夠增強親子關系,給予孩子豐富的情感體驗,有利於心理健康。如果孩子能在嬰幼兒時期多接觸書本,還能夠增加寶寶視覺、聽覺感官的敏銳度,在翻、玩、拿書的過程中加強肢體發展與大腦協調能力。
寶寶多大開始親子閱讀?
越早越好,但什麽時候開始都不晚。
其實,從寶寶壹出生就可以開始“閱讀”了。前3個月寶寶視力發育還比較差,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讀壹些兒歌或是自己特別喜愛的書。但對於新手父母來講,手忙腳亂地照顧熟悉寶寶的吃喝拉撒睡還來不及,因此建議遵從自己的時間安排,視情況而定,壹般從寶寶3、4個月開始翻身玩耍的時候,就是壹個很好的切入點。
如何進行親子閱讀?
所謂“親子閱讀”,就是指爸爸或媽媽陪著孩子壹起閱讀,最好的姿勢就是將寶寶環抱於胸前,雙手拿書,置於寶寶的正前方;可以直接朗誦書裏的文字,也可以指著書中的圖畫告訴寶寶那是什麽。有些爸爸媽媽可能會擔心普通話或英語不夠標準,或是講得不夠生動,這些都不是問題,剛開始可以像平常講話壹樣,講多了就可以試著根據故事情節調整情緒了,而且孩子最在意的是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和跟父母壹起***同閱讀的美妙感覺。
如何選擇閱讀材料?
0-6個月寶寶
這個階段的寶寶視力處於快速發育之中,選擇壹些沒有文字,具有強烈對比、形狀銳利的書給寶寶看比較好。也可以選擇壹些能與寶寶互動的書籍,如帶鏡子或是帶有窺視孔的書。當然,如果妳想,給寶寶讀壹些妳喜愛的雜誌或書籍也不錯,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理不理解並不重要,能夠和妳壹起親密接觸、傾聽感受父母讀書的聲音和語調才是關鍵。
7-12個月寶寶
人類發展學教授CosbyRogers指出,嬰兒在大約6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獲取壹些詞匯,多數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如“爸爸”“媽媽”“牛奶”等。這時可以給寶寶選擇壹些指物為名或生活經驗類的書,最好每頁只畫有壹樣人或物品,目的並不是讓寶寶認字,而是通過父母“命名”某樣東西增加寶寶的詞匯量,逐步使寶寶將圖畫中所代表與現實中真實的東西取得聯系。
選擇寶寶感興趣的圖畫,父母通過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和聲調來表達妳想讀的東西,寶寶咿咿呀呀反饋,這種“對話”有益於寶寶學會交流,也有益於將來的學習。
1歲以下的寶寶常常會喜歡咬書、撕書、亂畫,這屬於正常現象,建議父母選擇布書、硬紙書、塑膠書等不容易被撕毀的書。而且寶寶的專註力有限,閱讀期間有時喜歡來回翻動書頁,父母要放輕松,盡量配合寶寶的行動,翻到某壹頁,就配合講解該頁內容。
1歲以上寶寶
從壹歲開始,妳可以給寶寶添加壹兩本有情節的書,開始時最好是每頁有壹至兩句話的,題材可以涉及到方方面面。兩歲以前的寶寶對故事的線索、結構和意義還不是很明白,因此不要選擇情節復雜的故事,要註意觀察寶寶對書的反應,逐漸適應孩子接受能力。
父母在給寶寶讀書的時候越生動有趣越好,隨著寶寶說話越來越多,也可以嘗試問寶寶壹些問題,如:“這個是什麽?”“妳的耳朵在哪呢?”但問問題不要太多,以免扼殺寶寶對閱讀的興趣。
大概壹歲半左右,寶寶也許會要求不斷地講同壹本書,這是壹個好現象,這種重復是寶寶學習的過程,通過壹次次的閱讀,可增加他們對書本內容的體驗與理解,父母要盡量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