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老酸奶:是文化,是歷史,不僅僅是味道。酸奶的營養價值遠遠超過鮮牛(羊)奶。它含有多種乳酸、乳糖、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酶等。青海老酸奶不僅僅是簡單的酸奶,它代表的是青海三江源地區天然無汙染的純生態綠色食品。五香牛肉幹:雪山牌五香牛肉幹是用青海高原的新鮮牦牛肉制成的。方法精巧,成品色澤鮮亮,營養豐富,既保持了牦牛肉的風味,又香氣濃郁,味道鮮美。裏巴:西寧有壹種獨特的燒烤叫烤肉串,很多遊客都會對它印象深刻。
這是壹種風味烤肉串,羊排烤到半熟,然後刷上醬汁,在木炭上烤。這種做法其實就是土耳其烤肉,甚至連kebab這個詞都來源於土耳其語。特別提醒:青海多幹旱。為了增強抵抗力,要加強蔬菜水果的攝入,避免無節制地吃羊肉。壹旦它生氣,就會影響體力和健康水平。因為當地蔬菜水果產量不多,所以建議服用合成維生素,尤其是VC。青海藏區的李青酒相當醉人。平日飲用普通白酒量的三分之二為宜。藏區酥油茶之類的食物不適合內地人的胃,所以不能多吃。
當地有壹個習俗,招待客人的空酥油茶碗必須重新斟滿。所以建議酥油茶的碗永遠要三分之二滿,既不會傷害藏民的感情,又能保護自己。建議攜帶黃連素等止瀉藥。青海很多地方都居住著各族穆斯林。在任何清真餐廳就餐時,註意不要帶入牛羊肉以外的外來食物,不要飲酒,盡量不要浪費食物。穆斯林的清真觀念絕不僅僅是禁食豬肉,而是有很多禁忌。不知不覺小心翼翼,以免傷了宗教感情。在青海湖周圍的每壹家餐館,都有聲稱是用青海湖黃育制作的菜肴。
其實為了保護這種珍貴的魚類資源,青海省政府早在幾年前就封湖禁漁了,所以這裏的黃育要麽是紮陵湖的,要麽是偷來的,還是不吃的好。手抓羊肉是青海牧區人民招待客人的壹道佳肴,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之壹。第壹次用手吃羊肉,會覺得近乎原始。嘗了很多次之後,越吃越饞,讓人難忘。手抓是青海高原特有的吃法,在全國都有很好的口碑。搶羊肉和以水生植物為生的藏族同胞的遊牧生活息息相關。因壹手抓肉,壹手用刀切、挖、挑、切片,把羊骨頭上的肉全吃了而得名。
仲夏到初冬是草羊的黃金季節,也是吃到最新鮮美味的手抓羊肉的好時候。這時候如果來了貴客,喝了奶茶,好客的牧羊人就會去羊群裏挑出肥嫩的大捷羊;當場宰殺,剝了皮放鍋裏。只要喝三碗奶茶,壹大盤熱氣騰騰的羊肉就端上了妳的面前。羊肉上有壹些鋒利的藏刀。
這盤羊肉紅白相間,肥而不肥,色澤誘人。它是用刀子吃的。雖然嘴油,手滑,但細細品嘗,爽而不膩,油而脆,嫩而嫩,口感非凡。草原牧民用手烹飪羊肉是獨壹無二的。做菜簡單活潑,只加壹把鹽(有的不加鹽,吃的時候蘸鹽),溫度剛剛好,血絲很快消失,肉熟而不硬,吃起來鮮嫩,非常好吃。用手抓住的羊肉的顏色、氣味、味道和形狀
隨著近年來旅遊業的大發展,青海各地的酒店都將手抓羊肉列為青海名菜之壹。奶皮,也叫幹奶酪,類似於西餐中的奶酪。是青海農牧交錯帶農民用牛奶制作的著名奶酪制品之壹,是奶制品中最美味的營養食品。其生產歷史已近百年。
奶皮的制作方法是將鮮牛奶放入鍋中煮沸,控制火候,用微火烘烤,不斷攪拌,使水分慢慢蒸發,牛奶濃縮,在鍋底凝結成圓形的黃色奶餅,然後放在陰涼處晾幹。奶油呈純黃白色,油漬少,蜂窩狀砂眼,色澤清新迷人,入口奶香,酥脆綿軟可口,不油不膩,營養豐富。
不僅是日常食用,也是節假日招待女性的上品,還是走親訪友、慰問老年患者的禮品。老人喜歡把奶皮切成小塊,泡在奶茶裏。如果切成盤子,作為幹果軟糖,這是壹個很好的奶油點心。
茶藏區的牧民用銅壺和茶壺煮茯茶。當茶葉在壺中煮沸翻滾,茶葉變成深紅色時,他們用特制的漏勺將茶粉撈出,加入鹽和牛奶,然後煮沸。供應奶茶。在畜牧區,奶茶是牧民的日常飲品,壹年四季不間斷。喝奶茶可以提神醒腦,解困解渴。在原本寒冷幹燥的環境中,有潤喉、助消化、解煩的功效。
吃完糍粑或者抓羊肉,再喝幾碗奶茶,壹天都很難有饑餓感。肉類導致的維生素C的缺乏也可以通過奶茶來彌補。奶茶,從牧區到半農半牧區、農區,被藏、蒙、回、漢、土族各族人民廣泛消費,從牧區的大鍋奶茶演變為特色的罐裝奶茶。壺俗稱沙壺,用它做的奶茶很好喝。老年人還在奶茶中加入荊芥去頭暈,花椒生姜去寒熱,杏仁防咳嗽。奶茶不僅是農區待客的上品,也是走親訪友、慰問病人的禮品。過年過節,迎新、結婚是給客人的第壹杯飲料,稱為喜茶、新年茶。
酒青稞酒,藏語叫羌,由粒青稞釀制而成,青稞是青藏高原出產的主要糧食。是青藏人最愛的酒。這是必不可少的假期,結婚,生孩子,送親戚和朋友。青藏人敬酒喝酒也有很多規矩。在節假日等喜慶日子飲酒時,如果條件允許,應使用銀質酒壺和酒杯。另外,妳應該在壺嘴和杯子邊緣粘壹點酥油。這叫嘎爾堅,意思是白色裝飾。主人向客人敬第壹杯酒時,客人要拿起酒杯,右手無名尖蘸壹點青稞酒,灑在空中。同樣的動作做三次後,主人會敬妳三小口壹杯的酒。三小口意味著連續三小口。妳每喝壹口,主人就會給妳加壹次酒。第三口喝完後,客人會把酒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