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美食,祈禱與愛》讀後感

《美食,祈禱與愛》讀後感

有壹種說法:regret nothing in

matters of love and food. 據說是法國人的壹種說法,翻譯成中文剛好就是: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其實這只是壹本講述壹個女人如何舍棄掉世俗眼中已經完滿的幸福又去重新審視自己和尋找幸福的故事。最初接觸這本書的時候,我正在西安準備壹場考試,每天忙著練口語,寫案例,修改,再改,最後推倒重來。壓力大的時候就去貓咖找貓玩,貓咖的老板是壹對年輕的小夫妻,在他們的推薦下,我買了這本書。

Liz,也就是這本書的作者兼主人公,是紐約壹位作家,擁有常人看來最好的壹切:事業,名氣,財富和壹位非常愛她的丈夫。在她人生的這個節點上,可能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生壹個孩子,然後繼續幸福。只是她壹直對她的生活有壹種無法言說的不安感,這種不安日復壹日累積,直到在她與他丈夫商討是否要孩子時爆發——她對他的丈夫提出離婚,理由是:她不愛他了。離婚之後的Liz生活依舊動蕩:匆匆走入壹段感情,又狼狽走出;每天失眠無法靜下心來冥想,要靠吃藥才能入睡。在壹個朋友的幫助下,Liz決定離開紐約,出去走走,而這本書的主要發生地就在她所經過的這幾個城市:羅馬、印度和巴裏島。

羅馬

羅馬是壹個很可愛的城市,我覺得這是我和Liz在整本書中最有***鳴的地方。這座城市曾經占據了我童年的很大壹部分,所以不管當Liz吃著冰激淩徜徉在羅馬並不平坦的大街小巷,還是坐在當地的餐廳前和本地語言學生學習意大利語,甚至只是簡單介紹壹下她住的地方。。。。。。都會給身為讀者的我很多熟悉感,因為這些地方我都曾經經過,甚至在某壹個時間節點上,我們的時間線在這個城市可能有過重疊,這真的是壹種很奇怪的感受,也增加了我讀這本書時的樂趣。Liz在這個慵懶又熱烈的國度學會了手嘴並用說意大利語,認識了很多熱情如火但是心思單純的意大利人,最最重要的是品嘗了很多意大利美食,也給自己增了幾公斤的“幸福肥”,雖然她內心的不安仍在夜深人寂的時候繼續困擾著她。

印度

離開熱烈溫暖的意大利轉身來到印度,對於Liz來講無異於從天堂掉到了地獄。Liz在這裏參加了壹個靈修班。其實我壹直懷疑後來很多人包括已經去世的喬布斯去印度靈修是不是都是受了這本書的影響。在這裏Liz食素、封閉,大部分的時間用來冥想和擦靈修班的地板,在和這裏的蚊子鬥爭的同時也和自己頭腦裏那個消極的自己做著鬥爭,每次閉眼冥想直到結束睜開都是壹場戰役,這種戰役壹直持續,直到最後她最終和過去的自己和解,也在自己的冥想裏得到了被她背叛和傷害的丈夫的原諒。她的導師終於說,她畢業了。

巴厘島

Liz來這裏赴壹個約,壹個可能已經超過百歲的老人的約。老人是巴裏當地的先知,接受當地人的奉養,也幫助解決各種問題。Liz在多年前的壹次專欄寫作中和這位老人認識,當時老人曾預言:“多年以後,妳會再次回到這裏”。Liz在這裏租了壹套帶花園的小房子,房子的主人回英國度假去了, 她每天騎著自行車去老人的住處幫助他整理老人的父親留下來的寫在樹葉上的藥方,偶爾去鎮上幫助當地壹位因家暴而離婚的女店主。直到她再次遇到幸福。

這是壹本很有爭議的書,有人贊賞Liz敢於跳出溫水般的生活,重新認識自己;也有人指責Liz“作”。可能我看書的時候只是把它當做壹本遊記,反而沒有這些糾結,看法反而趨於簡單:每個人都有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權利,只要妳承擔的起所有的後果。不負他人,無愧本心,那麽就沒有什麽問題,畢竟life goes on and on and on……

湯卡卡 ?溫州新東方學校優能中學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