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的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裏的飲食文化非常有特色,最著名的就是紫陽街。紫陽街是當時無愧的壹條街,有許多的美食,如果有機會到紫陽街要去吃那些好吃的呢,壹起來了解壹下吧!
蛋清羊尾它看起來像“面團子”,但當我看過它的制作過程之後,萬萬想不到,它竟然是用純純的蛋清打成泡沫,再接著打,直到蛋清形成壹種固體的“面粉”形狀,之後包進豆沙餡,然後在油裏炸制而成。
這樣做成的這個小糕點,吃進嘴裏滿滿都是蛋清的味道,毫無油膩感。再配上豆沙漿的入口即化,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享受。我時常會覺得,在我們吃壹種美味的時候,它看起來很簡單,可是我們真的沒有辦法想象在壹個小小的團子背後,是怎樣的頗費時費力。
楊梅羹在臨海的紫陽古街上,有壹家店叫何記私房菜,雖然菜很私房,但是價格卻特別地親民,這道楊梅羹純粹是用楊梅、蜂蜜和雞蛋清做出來的,入口酸甜,後勁兒才能感受到蜂蜜的甘甜。蛋清打碎,點綴其中,看著養眼,吃著更是到位。
如果妳在六月底和七月初的時候去吃這道菜,應該還有楊梅在市面上,楊梅上市只有20天的時間,趁現在還吃得到,快點去吃吧。
糟羹說起這種美食,其實有壹個歷史。臨海的白水洋鎮是臨海主要的壹個鎮,這裏的人過正月十五是在十四這壹天來過的。在正月十四的這壹天,每家每戶都要吃到這個糟羹。糟羹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把當時能夠買得到的蔬菜和米面等壹些配料混在壹起做成壹鍋“糊糊”。
麥餅這是壹種酥酥脆脆的餅子,裏面的肉餡是豬肉,這餅看起來就和普通的餅不壹樣,它是“開口”的餅,模樣壹看就是那種脆脆的樣子。打聽了壹下才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很特別,就是在豬肉已經變色、餅子快要熟的時候,在邊邊上開壹個小口,把雞蛋液倒進去,然後再用小火慢慢地把它煎制成更酥更脆的樣子。做好之後的麥餅,整個餅子的味道和顏色都是非常誘人的,就算是不餓的人,都想要吃上幾口。
姜汁燉蛋江浙人民講究冬吃蘿蔔夏吃姜,夏至到了,臨海人就開始吃姜了。在臨海的古城小街上,姜汁燉蛋是壹道非常應季的美食。它的做法很特別。雖然裏面有姜,但是卻感受不到姜末的味道,也不辣只有辛甜參半的口感。仔細看了看,裏面除了有姜,還有核桃仁、紅糖和雞蛋。
舀上壹小勺吃到嘴裏,紅糖的味道淡淡的,姜的味道淡淡的,反而是核桃仁的味道濃濃的,雞蛋的味道香香的。整體口感松松軟軟,再配上壹塊麥餅,非常非常有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