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甲魚的勢頭可不小,不少商家還掉進了養殖甲魚的陷阱中,但也使得甲魚頻頻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現在不少酒席上甲魚湯已經成為了固定的菜品了,就像燜豬肉壹樣,可以不吃,但是不能沒有收到甲魚,就不得不提他的老表烏龜了。不少人還是烏龜甲魚傻傻分不清楚,先淺淺了解壹下烏龜和甲魚的區別,甲魚民間俗稱鱉水魚,跟烏龜壹樣,都是龜鱉目的動物。從外形最好區別的地方就是他們的頭部,烏龜的頭是圓的,甲魚略尖,烏龜的殼厚且硬,表面還有較多的花紋兒,甲魚的龜殼較軟,殼面較為光滑,顏色略黑。就脾氣來說,甲魚的脾氣較為兇狠,會主動咬人,而烏龜較為溫順,市場上經常能看見各種甲魚食品,例如甲魚裙邊、紅燒甲魚等,但是鮮少能夠看見烏龜塘、烏龜肉等等,不少人就認為烏龜是不能吃的,真的是這樣的嗎?
烏龜能吃嗎?其實烏龜是能吃的。我國食用烏龜的歷史還不短,在古代不僅有很多地方有吃烏龜的記載,還將其作為壹種中藥來使用。在上個世紀,很多農村地區都燒烏龜,以此來解解饞。在湖北、湖南等地,烏龜都是作為上等的食材。由此看來,烏龜不僅可以吃,還曾經在我國食譜上有著濃厚的壹筆。
為什麽現在很少見有人吃烏龜了呢?第壹,那便是甲魚的出現。上個世紀50年代,我國臺灣開始引進甲魚進行養殖,並取得了成功,甲魚開始大規模的進入人們的視野,隨後發現這甲魚身上有著許多烏龜不可比妳的優點,甲魚的體型比烏龜大,肉質厚實、密,還有軟軟的裙邊兒,烏龜除去內臟組織。幾乎沒有什麽肉可吃了。其次,甲魚的生長周期短,生長速度快,養殖成本的節節,效率高,所以吸引了大批養殖戶,數量多,吃的人也多了。烏龜的甲要比甲魚的貴,若是單純想嘗嘗龜肉的滋味,那肯定是會選擇經濟實惠肉多的甲魚了。
第二,烏龜相比做食物來使用它更適合,要用他那堅硬的矽板,從古代以來就是壹種珍貴的藥材,我們經常吃的龜苓膏就是用龜板慢慢熬制而成的,如果單單吃他那所剩不多的龜肉和四肢,那對烏龜真正的價值來說就是暴軫天物。
第三,野生的本土烏龜已經非常少見了,甚至已經到了滅絕的邊緣,野生數量少,經濟效益的人工養殖的也少,所以市場上比較難買到烏龜食肉。大家吃美食首先講究的就是口感,烏龜的口感還是不錯的。但這事再沒跟甲魚進行對比之前的結論,若是將甲魚和烏龜放在壹起,那就能知道他們明顯的區別,烏龜的肉質緊實,味道較淡,而甲魚的口感Q彈,鹹嫩多汁,富有層次感。兩盆放在壹起選哪個大家心知肚明。
總而言之,在美食方面,烏龜還是略輸於甲魚,所以大眾才會更多的選擇甲魚而不是烏龜。值得註意的是,現在不僅野生烏龜少見,野生甲魚也非常少見了,使用野生甲魚,烏龜都是違法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