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
秦鎮山師東路上,門口有個紮紅絲巾的兵馬俑。陜西小吃店。店裏就四樣:大米面皮(涼皮),肉夾饃,黑米粥,黃桂稠酒。涼皮澆著紅紅的辣椒油。還有臘汁肉肉夾饃,臘汁肉很正宗。黑米粥勺子舀下去粥都掛在勺子上,稠稠的。黃桂稠酒是種米酒。
老家小院位於文化西路的小店,菜以清淡可口為主。它的肉絲拉皮實為壹絕。絲切得極細,拉皮又很地道,有陜西風格。吃在嘴裏絲絲涼意沁人心脾此店的另外壹個特色菜是小院熬魚。
老東北家鄉小院銀座商城西南方20米二樓上。量大,實惠。味道也不錯。大楂子粥免費。還有大馬哈魚,自制大拉皮,酸菜,幹豆角,地三鮮等等。
哈爾濱春餅店濼文路。比較正宗。餅不是很好吃,但有幾個菜不錯。酸菜粉,肘子骨,幹豆角……幹豆角最好吃。環境不大好。
老家肉餅山師東路北街中段。老家肉餅好不好吃,見仁見智。初食者大都感覺不錯。油多肉多,價格便宜,吃得來滿嘴流香。
楊麻子大餅在山大南路,華清池的斜對面。獲過什麽金牌銀牌。主要是東北菜,關鍵是餅好吃。是家常餅,也有油餅,肉餅和菜餅。炒菜主要是東北菜,燉菜什麽的,味道不錯。味道好,環境也不錯,幹凈,還很便宜。兩個人最多 40塊。
新紹興在山大南路,建工大廈斜對面路北。龍蝦球不錯。
小紹興在老轉村的隔壁,齊化賓館的院裏。我喜歡白斬雞,酥鯽魚。這兩個店口味都不錯的。小紹興的比較精致些。
新紹興的比較大眾些。價格新紹興便宜哦。
上海“回味雞”其實是在濟南。48路終點站,山東工人報社,往東走10米。壹個牌子上寫著,買的人挺多,下車壹眼就能看見。做這只雞很麻煩,光小料就十幾種,先炒好再用高壓鍋燉。鮮鮮嫩嫩的、微辣,感覺不錯。
上海生煎包東關大街上有壹個店面,門前每天都排好長的對。這個東西正宗的名字應該叫生煎饅頭,也簡稱生煎。其實和我們的煎包沒有太大的區別,不同就是它壹般是全鮮肉餡的。而且南方人的習慣是不放醬油,不象我們這兒的包子餡都是紅紅黑黑全靠醬油提味。南方人講究吃東西要吃原味的,做菜的時候絕不能讓調味料改變了食物天然的色澤和鮮味。甚至連外型最好都不要變~~。
吳儂細雨上海風味小吃山師東路東段28號。相對偏僻的小店,隱藏在山師東路的最南段。該店為濟南市為數不多的上海小吃店,不大的店鋪布置的很有特色。30年代的留聲機、30年代舊上海影星的海報錯落有致地掛在墻上,很有復古的文化氛圍。菜品價格相對低廉,口味不錯。推薦雪菜黃魚、阿拉小炒皇,蛋黃大餛飩、南翔小籠包。幽靜典雅,適合男女數量相等且較小資的青年人光顧。
秋源農家菜千佛山東路45號。主要是蒙古菜和農家菜,價格便宜,味道質樸醇厚。價格相對便宜。有10道精品菜和10道金牌菜。最貴的是風幹牛肉,據說原料是內蒙的,48元。還有攸面、巴蒙燴酸菜、農家魚等。農家魚主料是普通的鯉魚,但湯料是百年老湯,據說傳自宮廷。這道菜需要燉24小時。28元。
金寶島大酒店在北園路。是個臺灣老頭開的店,純正的臺灣風味。很不錯,裏面每天都放閩南語的歌。
光頭香辣蟹山大南路。從山大路路口往西100米。那裏的迎賓都是光頭(包括女迎賓)。先吃香辣蟹,然後用香辣蟹的鍋炒牛肚、豆油皮、土豆,料可以燙麻辣鍋。菜品比較有特色,辣椒很地道,純正四川辣椒。涼菜有橙汁瓜條等等。缺點是價格比較貴,香辣蟹49元壹斤,沒有黑趵,青島純生12,挺黑。
竹蓀鵝岔路街老街坊北邊壹點。特色菜當然是竹蓀鵝了。首先喝湯,接著吃竹蓀,鵝肉。然後放入蔬菜或者其他的東西壹起煮。最後把寬面條下進去。味道還可以,比較清淡,湯很鮮美,竹蓀也好吃,算是比較有特色吧。服務有點太過周到,看妳碗裏沒東西了就給妳加,想吃點別的都不成。
天澤魚館山大路與花園路交叉口西南角,小肥羊對面。壹家東北人開的酒店,兩層。價格相對合理,口味相當不錯。推薦菜品為:土豆泥、煙熏骨架、大盤鮎魚等。特色菜種類較多,精致實惠。衛生條件好。而且魚肉類都很新鮮。經典“戰例”:清壹色大老爺們8人在此聚餐。消耗啤酒42瓶,結帳價格為300元,其中酒水為160元。刨去酒水,菜品價格相對來說並不貴。
華山鯰魚把車開到華山背面的山腳下,有很多家。華山鯰魚實際上是當地所有做鯰魚的館子的統稱。這些館子分布於華山腳下周邊,都自稱是絕對真傳。幾間簡陋的平房前停著數輛高級轎車,都是專程從市裏趕來嘗鮮的。盛燉鯰魚和燉雞的盤子實際上是兩個鋁制臉盆,魚和雞都是由顧客現挑並當場宰殺。除了這兩個菜,其他的都是野菜,但是口味非常好。炒雞蛋壹定要上壹盤,真正黃澄澄的山雞蛋其實也是我們久別了的美味。燉鯰魚和雞的濃湯簡直就是另外壹道菜,用饅頭蘸了入口絕對美味。另外開酒瓶的起子為自制,大約有四十公分長,簡陋但是非常好用。價格很便宜。味道也好。但是偏鹹。缺點是衛生條件壹般而且距離太遠。
工會幹部培訓中心經十壹路,體育館後面,自助餐每位26元,很好而且便宜。
林記餐館和平路東段路南。外面看不起眼,但做菜的味道很是不錯,推薦面筋燉肉,鯰魚和蝦球。感興趣的話去嘗嘗吧。
金都酒店在經壹路延長線上,高架橋入口(少年宮出口)那裏,路北。飯菜質量比較好,只是環境壹般。價錢比較合適。既不寒酸,還能吃飽。
貴客飯店西門電信大樓向北有壹釘子路口,向西。口味不錯,重要可以要半份,很實惠啊。它斜對面有天糧,包子很好吃,而且面食種類很多。
仙竹園餃子城歷山路與解放路交叉口西側100米,路南。主要是家常小炒,適合大眾口味,不能說特別好,但用來果腹綽綽有余。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盤子大、菜量足。經典“戰例”——四個小夥子點菜6個,壹***65元,最後還有兩個菜需要打包帶走。缺點是沒有經典的拿手菜。
張記福滿樓泉城路往東走,過了青龍橋。烤鴨是它那裏的特色,價錢也公道。房間不錯,是個新飯店,比較幹凈,環境也可。
撮壹頓經三緯十路口東壹點路南。特色菜是風幹雞/風幹鴨,可以要半只。另外煎餅爬蝦也不錯。爬蝦扒好,和雞蛋壹起炒,然後卷小餅吃。去的時候基圍蝦10元壹盤,限點壹盤,沒點。不知道分量如何。缺點是菊花茶要10元,另外餐巾紙還要另收費,快跟中國點心壹樣了。服務不是很好。
永和豆漿孺肉飯好吃。肉粽子,燒麥這類小吃我都喜歡。
六乃喜貢粥味道比較有特點,不過很多人喝不習慣。醬肉包很好吃。我有朋友喜歡那裏的海米冬瓜湯。呵呵。有時間大家去嘗嘗。
可立餐大觀園的可立餐,鐵板飯(豬肉雞肉牛肉都有)很有名。而且比較便宜。
臺南蛋仔面它的操作間太可怕了。大家不要去。
九碗伴臺灣招牌飯朝山街九碗伴,雖然是杭州菜,但味道也適合北方人的口味,而且啤酒也不貴。24小時營業。如果想吃夜宵又想喝壹晚上酒的話,可以考慮壹下它。
衛巷快餐爽口黃瓜,去的差不多每桌人都會點,如果妳去了不點這個菜壹看就是外行哦。粉皮炒肉,遠近馳名,幾乎也是每桌都點,有的人還要點2盤(8元)。海鮮疙瘩湯,好喝(8元)。炸魷魚,看上去很好看,不過沒吃過~。菜單只有壹張,有壹面是6大招牌菜,如果不知道什麽好吃就按那個點吧,準沒錯~。還有,來這吃飯必須有運氣,因為店太小,能挨到座位真的也算挺幸運的。
藍白快餐黑虎泉西路上,先吃東西後買票,叫妳吃的好象不花錢壹樣。熟不知還有下回分解這壹說呢。不過, 6元8元的套餐還是很實惠的。那裏的四喜丸子特別棒。以前是人擠人,現在不知道。
銀座商城的康康快餐銀座商城地下壹層新開的康康快餐有壹部分有點類似回轉壽司那種樣子。桌子圍成壹圈,外壹圈是高腳椅。是火鍋,用電磁爐的。
回民小區磊磊燒烤(老店)西行50米。丁字口處支著四口大鍋(壹定要是‘4’口),若幹小桌的便是。每天上午只賣到10點,風雨無阻,但是7點至8點的口感最佳。十裏飄香,口味純正,幹凈衛生,價格公道。朋友坐壹塊兒喝熱豆漿(可以續的),鹵蛋,油條,馬蹄燒餅壹夾,外加壹碟小菜。然後就邊吃邊聊吧,很爽 ~~呵呵。
燕山小區裏的滿天星,雞蛋燜餅很好吃,量也大,五元/份。
普利門路上有壹家,從草包包子鋪向西200米路南,3.5元/份(肉的)。
在英雄山下新世界商場邊上的小集市裏,全是炒燜餅,素的3元壹盤,肉的4元壹盤。那裏隨便那壹家都很好吃,最早炒燜餅也是從那兒開始的。
大觀園西門往南走有個王家米飯,那兒有壹胖子,天天拿個大擴音器喊:百年老店,王家盒飯……
王家米飯再往南壹點兒,有家24小時的四川麻辣燙,上面寫著“25小時”營業,呵呵,那地方不錯。
還有王家米飯旁邊有壹家甘肅人開的拉面攤,做的拉面,炒面,會面,刀削,羊肉泡饃都不錯。
東倉小區裏,從東門小商品市場後門往東走大概第二個路口,原來有個小亭子,後來拆了。在路邊擺了個三輪車。攤主是個脾氣很好的中年人,他做的牛肉太好吃了。做的很幹凈,連抹布都是雪白的。肋扇13元壹斤。壹定要嘗嘗。
山財附近,舜玉路上的壹個小岔路,裏面賣的煲仔飯很香。
另外這條街上有壹家四川飯店不錯,店鋪很小,只有不足十張桌子,但是四川廚子手藝極正,辣子也是內江的原料,價格很宜。水煮肉片只有12。
山財食堂裏的面包也好吃~,特別是那個肉松加沙拉的。不過要記得先找張山財的飯卡哦~哈哈。
離西市場不遠,在緯十路上,有壹家餐館做素雞素火腿很不錯。在濟南屬於老字號的店鋪,今天知道的人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