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1941年8月18日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電影監制、美食家、專欄作家、電影節目主持人、商人。與金庸、黃沾、倪匡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稱。蔡瀾通曉潮州話、英語、粵語、普通話、日語、法語。是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
(以上文字來源百度百科)
《江湖老友》裏的文章篇幅都不長,大多寫的是蔡瀾先生和朋友交往中的日常小事、趣事,有的甚至是截取壹部分來往信件。
我邊看邊想,作為壹個“名人”,日常來往的也都是“名人”朋友,隨便把平時與朋友聊天、交往的內容寫壹寫,就能出本書,還有很多人愛看,做名人真是好啊。
不過再壹想,如果真的是這麽隨便寫寫就能出書出專輯掙稿費,那為什麽不見其他的名人都如此做呢。看來這個“隨便寫寫”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壹是要知道讀者的好奇心在哪裏,二是要寫出來有意思,還有很關鍵的壹點,那就是對於 “名人”朋友,哪些事可以寫出來,哪些事不能寫出來,心裏要有數。不然,很容易冒犯了朋友底線,得罪了朋友,變成“大嘴”某某某那樣招人討厭的人。而蔡瀾先生混跡“江湖”幾十年,朋友滿天下,在交友方面沒見有什麽差評,可見他對朋友很盡心很講義氣,不是個為了私利就不顧朋友利益的人。
看《江湖老友》,感覺蔡瀾先生的朋友都十分有趣。我想,也許是因為所交的朋友都很有趣,所以蔡瀾先生才是個有趣的人吧。也或許,是因為蔡瀾本身就是個有趣的人,所以他才善於發現朋友身上有趣的部分。
蔡瀾先生是有點江湖氣、俠氣的人,而其實他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是詩人、書法家,母親是小學校長,他的姐姐及兄弟,也都事業有成。所以他不僅擁有淵博的學識,在很多方面都能有獨到的見解,又有江湖豪爽之氣。也因此他很容易與各行各業的人都能很快相談甚歡,有各行各業的朋友。
金庸先生說蔡瀾先生“是壹個真正瀟灑的人,率真瀟灑而能以輕松活潑的心態對待人生。”我所知道的蔡瀾先生,從沒見過他立flga、打雞血自我激勵,或感慨自己有過什麽艱難辛苦的經歷。但是蔡瀾先生又在很多事上都能有所成就。原因呢,從這本書裏,大概能看出壹二。
比如他想拜馮康侯先生為師,馮先生問他為什麽要學,蔡瀾答:“沒有目的,只是喜歡得要命。”因為喜歡,於是去學去做,自覺自願去想各種辦法去做好。這樣不僅不會覺得苦,還樂在其中。他說:“腦中自然產生的嗎啡,比起酗酒吸毒過癮百倍。”
說到輕松的心態,從書中蔡瀾先生的只言片語裏也可體會得到。他說:“不期望成為大師,心裏便沒有負擔。做人,逍遙快活最要緊。”
還有:“要是我欠了壹點點人情,下世再報答好了。”真是瀟灑。
美食家也是蔡瀾先生的壹個標簽,他即使也與朋友們的交往,也經常會寫到與朋友壹起吃了什麽。感覺蔡瀾先生對香港天香樓印象頗好,經常看到他寫哪裏哪裏的飯菜多少美味,制作多麽精良,但最後總會說壹句“沒有香港天香樓那麽好。”蔡瀾先生評價香港天香樓說:“天香樓的杭州菜,可以說天下第壹,包括杭州在內”。
蔡瀾先生跟馮康侯先生學寫字,關於寫字,馮先生教導他壹段話,看了後我覺得很收益,摘抄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