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是吃螃蟹的好時節了,每年進入農歷九月,水產市場的攤子上擺滿了螃蟹,有些朋友就會問了,是 公螃蟹好還是母螃蟹好 ?其實,螃蟹是季節性的食物,也就是說要在最適當的時間享用才能吃到最美味的螃蟹。
公螃蟹好還是母螃蟹好雖說壹年四季皆有蟹吃,但是在秋天,才是吃蟹的最好季節。有說?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每年9~10月正是螃蟹黃多油滿之時,所以有食家言?秋天以吃螃蟹為最隆重之事?。
秋季的河蟹個兒雖不大,但殼薄,肉質細膩而有香味,還分雌雄兩性來吃,民間諺語?九雌十雄?。這是講9月利雌蟹抱卵,蟹黃飽滿,宜食雌蟹。10月裏雌蟹產卵,而雄蟹性腺發育最好、最美,黃白鮮肥。宜食雄蟹。農歷九月母蟹最肥,蟹黃足;農歷九月公蟹最香,蟹脂多。
農歷九月,母蟹的消化腺和卵巢長成了蟹黃,以準備過冬和來年繁殖生育的需要(春天蟹黃就變成蟹子)。這時,剝開蟹殼,可以看到蟹殼和蟹坨坨當中有很多黃色的、黏黏的東西,那就是生的蟹黃。煮熟了以後,蟹黃就變成紅色的了,而紅得越深,說明這只蟹越壯。而公蟹長得會慢些,直到農歷十月時,脂肪才漸漸堆積起來,長成了蟹膏。剝開公蟹的殼,在同樣的地方看到的卻是白白的、黏黏的東西,就是蟹膏。煮熟了以後,蟹膏變成了半透明狀。蟹膏越多,說明這只公蟹越壯。
因此,秋季裏的大閘蟹壹直是美食家苦求的珍寶,對於食客來講,可以美美吃上壹頓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陽澄湖大閘蟹,也不失為人生壹大樂事。
哪些人不宜吃螃蟹1、肝炎患者不宜食螃蟹。肝炎病人由於胃黏膜水腫、膽汁分泌失常、消化機能減退,而蟹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易消化吸收,往往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腹脹、嘔吐等。
2、孕婦宜少吃或不吃螃蟹。中醫認為,螃蟹性寒涼,有活血祛淤之功,故對孕婦不利。
3、患有膽道疾病的如膽囊炎、膽結石癥的人不宜食螃蟹。膽囊炎、膽結石的形成與體內膽固醇過多和代謝障礙有壹定關系,吃蟹易使病情復發或轉重。
4、有過敏體質的人應忌吃螃蟹。此類人吃了螃蟹後,特異蟹蛋白通過通透性增高的腸壁進入肌體而發生過敏反應,產生大量組織胺等,引起胃腸等平滑肌痙攣、血管性水腫,而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有的還會引起蕁麻疹或哮喘。此外,患有皮炎、濕疹、癬癥等皮膚疾病的人也要慎食,因為吃蟹可使病情惡化。
5、有傷風感冒、發熱的人不宜吃蟹。傷風感冒者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吃後易使感冒難愈或使病情加重。
6、心血管病人忌吃螃蟹。螃蟹含膽固醇較高每100克蟹肉中含膽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黃中含膽固醇460毫克,冠心病、動脈硬化癥、高血壓、高血脂癥的患者,食用含膽固醇過高的食物,會引致膽固醇增高,加重心血管病的發展。
7、老年人不宜多食螃蟹。因老年人消化系統臟器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差,故食蟹應以品嘗為主,不宜多食。而幼兒因消化器官發育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較差,所以也不宜多食螃蟹。
8、凡脾胃虛寒者應不吃或少吃蟹。螃蟹性寒,吃後容易引起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最好也不吃螃蟹,因食後易使舊病復發或病情加重。
精彩推薦:
板栗的功效與作用 松子的功效與作用 黑木耳的功效與作用 蜂蜜的作用與功效 洋蔥的功效與作用 吃靈芝孢子粉會上火嗎 如何燉人參才滋補 深海魚油與魚肝油的區別 核桃能和牛奶壹起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