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糧道街美食小吃

糧道街美食小吃

深入壹座城市,走街串巷必不可少。

走進武漢,三鎮之行讓我眼花繚亂。這座城市有太多的歷史,太多的故事和太多令人興奮的古老街道和小巷。不得不說說武昌的糧道街。

武昌,武漢三鎮之壹,建於東吳黃武二年,有1800多年的歷史。境內有許多歷史遺跡,包括七義門、紅樓、鷹臺和影樓等65,438+0,000多處物質遺存。其中,1400米長的糧道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次去德勝橋街拍黃鶴樓,總會路過這條街。在很多老武昌人眼裏,這是壹條“臥虎藏龍”的老街,名字很多,其中有壹條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武漢蒼蠅館子街”。

當漢口江漢路熱鬧非凡,但走進糧道街,市井中的武漢味道讓時光停留。這裏沒有濃厚的商業氛圍,只有承載童年記憶的校外美食和家門口的壹家十年老店。這壹點對於老武昌人和武漢伢來說尤為深刻。

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在許多普通的商店中都隱藏著許多美味的風景。在他們看來,武漢的地道美食和小吃不在戶部巷,而在糧道街(當然糧道街只是其中之壹)。幾乎所有的武漢網友在向我推薦武漢小吃街時都會提到它。

但同時,這條街不僅僅是壹條美食街,更是壹個書香之地。

糧道街的名字源於清代在此設立的糧道署,但糧道街的名氣因這裏藏書眾多、人傑地靈而凸顯。追溯到明朝,這裏有邵婷書院。清代有江漢書院;民國初期;有壹所大學、兩所中學和三所職業學校...

這條武漢百年名校街,因其豐富的人文內涵和原汁原味的風景成為武漢最具特色的街道之壹。

走在街上,穿過小巷,周圍仍有許多老式房屋和建築。盛夏時節,經常有老奶奶們坐在庭院門口乘涼,也總有大媽們在店門口擇菜聊天。這些生活氣息讓這條街突然變得生動有趣。

即使在最近的秋雨中,生命的氣息仍然洋溢著,沒有因四季的更替而減弱。但在生動有趣的事物中,最令人著迷的是食物。人間煙火,最動人的莫過於各種美味佳肴。

早晨,是過早的味道;下午,有醇香的咖啡和茶;晚上,有豐盛的啤酒燒烤。這條街充滿了文藝氣息,也充滿了市井氣息,相互交融,雅俗共賞。它吸引了許多住在漢口的武漢人來武昌吃美食,甚至更多的年輕人從光谷來到這裏。

在喧鬧的煙火下,這座城市充滿了活力。這條街上有許多老味道的商店,如熊太婆的餛飩、桂林米粉、彬彬鮮魚膏湯粉、三胖腰子粉、大連鐵板魷魚、喬葉龍的老武漢燒烤、怪獸燒烤、小串、牛雜面、湘西燒烤等等

這條街雖然老舊不夠明亮,但包裹在喧囂中的文藝飲品和甜品店卻悄然綻放,比如藍羅蘭西點、糖咖啡、茶百道、書燒草、頤和堂等等。其中,有老江湖,也有後起之秀。無論是不起眼的小店還是潮流小店,糧道街的美食江湖只有在夜幕降臨時才會浮出水面。

每次拍完黃鶴樓的夜景,我總是背著相機來這裏找吃的。像壹只蒼蠅壹樣,我被麻辣的火鍋、溫暖的燒烤和鹹鹹的味道所吸引。

據說很多人對糧道街的了解是從“油餅蒸餃”開始的。酥脆的油餅和軟糯香濃的蒸餃構成了五常最美的風味。但很遺憾我沒有吃過很多網友推薦的“蒸餃包餅”。還有網友推薦的“驢打滾”。我壹直對此很好奇。「驢打滾」是壹種怎樣的神仙零食?

不過德勝橋路口的湯鍋還是讓我記憶深刻,是雨夜覓食的壹種收獲。店面不大,陳設簡單,墻上有沈積的油漬,像是歲月的見證,見證了老店的滄桑。這個典型的“蒼蠅館”讓我很開心。當我和老板交談時,我可以了解不同的糧道街。

壹碗鴨湯,壹份煎餃,就是這麽簡單。

旁邊的烤肉店彌漫著羊肉串的香味,發出噝噝的聲音,我忍不住咽下口水。光聽聲音就能想象烤串油乎乎的場景。

“老板,十串!”長嘆壹聲,壹定要氣吞山河。

吃了這些後,我去大連“蹭”了魷魚,魷魚太受歡迎了,我幾乎錯過了排長隊。去德勝橋徒步的時候碰巧遇到這家店,想著拍完黃鶴樓夜景就來吃幾串。

然而,當我回到這家商店門前時,我的胃裏有很多東西。萬萬沒想到魷魚入口爽滑,壹次吃了三串,還抹了壹層秘制醬料。

然而,這還不夠。第二天晚上,再次拍攝完黃鶴樓夜景後,我開始像蒼蠅壹樣在糧道街上覓食。壹家不起眼的牛雜面引起了我的註意,主要是因為我想到了漢口常棣街的桂平牛雜店。

壹碗牛雜粉,壹個鴨頭,麻辣鮮香中帶著鹵香,壹場不可思議的“戰鬥”開始了。辣得我直冒汗,舌頭壹直打架。每次吃壹口都想喝壹口水,但是越燙越香,越吃越停不下來。我離開的時候,還帶了壹本。

沒想到,我深入了壹座城市,從老街小巷的美食開始:上午的煙火,下午的文藝,晚上的飄帶,還有糧道街。我不得不再來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