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難忘的潘老板

難忘的潘老板

? 壹

在我十二年的打工生涯中,接觸過的大小老板都已記不清了,唯有養魚“專業戶”潘老板性格直爽,做事踏實、負責,待人真誠善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九二年農歷五月初八,我帶著老婆和出生五十七天的女兒來到中寧泉眼山魚場。這是我人生路上,最艱辛的壹段打工生涯。在這期間,潘老板對我家的關心和照顧讓我銘記在心。

比我大壹輪的潘老板,對我的家鄉有壹定的了解, 常對我說:“聯合國都確認妳們西海固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那裏很苦,收入沒保障。妳如果能搬遷到我們這裏,日子會過的更好。“聽者無心,說者有意。” ?

? 看老板為了讓我家能生活的更好,他也費了不少心思。記的有天晚飯後,我在門前壹棵棗樹下,眼饞地看著枝條上掛著許多顆大肉厚的半幹棗。這時,潘老板笑咪咪地向我走來說:“二幹渠有八畝水澆地和壹個小院,兩間房子妳去看看,來這兒住吧,兩千元就能買下。” 我聽了很驚喜,腦海中立馬浮現出壹片壹人多高的玉米,露著黃燦燦地笑臉,在微風輕拂下向我頻頻點頭的景象。但隨之我的喜悅之前壹下子被兩千元,這個龐大的數目壓的我犯了愁,不由得表現出喜憂參半的表情。喜的是如果能搬遷到這兒,我的生活狀況可以改變,而憂的是我沒有那麽多錢。

潘老板看著我‘的神情,猜透了我的心事,笑著說:“錢的事妳不用愁,我把妳工資從每月九十元漲到壹百壹拾元,除去家用外,妳每月能還我幾十就幾十吧,我不會催錢。”我聽了欣喜若狂。老板走後我馬上給父母親寫信,最後還為此事回了壹趟家。

我從老家回來剛下車,看見潘老板在門前那棵棗樹下轉悠著。他看到我回來了,笑的象個看到美食的饞嘴小孩似的,當我告訴他父母親不願來這兒時,他臉上瞬間失去了燦爛的笑容,還讓我再勸勸父母親。 無奈,我對他說了父母親不願再搬家的決心:“要去妳們去吧,我倆不會再搬家了,就是餵狗也要餵固妳的狗。”潘老板聽了父母對我說了這樣的話,搖著頭無精打采地回家了。我看著樹上的那大棗,長長地嘆了口氣。

從此以後, 潘老板不再提我搬到這裏來居住的事,但他對我家依然外的關照,也對我們這十壹個為他做“長工”的年輕人依舊處處提醒,事事教誨。

? 記得壹天午飯後,我和幾位剛出校門,步入社會的男女同事來到餵魚臺看水景遊魚,探討著怎麽做人處事。這時, 潘老板笑呵呵的也來到我們跟前。聽了壹會兒我們沒有結果的爭論就說:“我給妳們壹個總結吧:認真做事,誠實做人,有擔當,講良心,按這個準則做人做事不會錯的。” 他這句話勾起我童年的記憶:小時候常來和父親閑聊的回族林叔,總是問父親:“三哥,人常說做事要講良心,妳說什麽是良心?良心是綠色的還是灰色的?它幾斤幾兩?值多少錢?”我把這句疑惑了父輩壹生的話,壹字不改地“端給”潘老板。對這個詞的解釋我聽多了,沒有恰當地說辭,這次想知道他對“良心”的高見。

潘老板笑嘻嘻的用右手梳著“大背頭”,慢條斯理地說:“每個人見解不同,我認為良心是壹桿秤,也是條變色龍。它不壹定是綠色的,或是灰色的,但我認為它千萬不能變成黑色的,如果變成黑色,那秤坨遲早會把妳砸個穿腸過。” 他說完笑著隨手撿起壹小塊石片用力壹甩,只聽“唰”的壹聲,休閑的魚群敏銳地沈入水底。片石飄出十幾米遠,水面上泛著壹圈壹圈環環相扣的漣漪。 潘老板轉過身來胸有成竹地說:“和誰打交道,總別處處想著占他人的便宜。‘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妳們都很年輕,做人要有底線。”他舒了口氣接著又說:“良心就是和人相處的公道佬:當妳覺得差不多時,妳已經占到便宜了;當妳覺得自己吃虧時,也許這才是公道;當妳覺得自己占了便宜時,對方已經承受不起了。永遠圍繞這三條原則和人相處***事,就不會有太大差錯。人心都壹樣,世上沒有傻瓜,做每件事,人人都看的很明白,只不過不想讓對方難堪。時間久了,對每個人都會認得清清楚楚,如果太刁鉆,就會失去身邊人的誠心和真意,這是用黃金也換不來的東西。” 這雖然是壹次聊天,但它壹直影響著我的後半生。其實潘老板把這桿“良心秤”教給了我們,永遠掛在我的心頭,指導著我的人生旅程。

潘老板不但這樣教育我們,而且也是按照這個標準去做每壹件事的。 在黃河岸邊出生長大的潘老板,是位早離父愛的男兒,為了生活,他上完初壹就輟學了,種過地,打過工, 也受過饑苦, 因此他很珍惜改革開放的政策,尋找著能帶給他的機會,細心觀察適應自己發展的門路,最終他步入養魚之道,在三位哥哥的幫助下,他選擇了養魚之道,住土窯,啃幹餅,開挖魚塘,憑自己吃苦耐勞和細心認真的經營,使養魚事業發展順利,不到十年時間,從不到千元的起步資金,在五公裏長的溝灘創建了百余畝魚塘,在當時,固定資產已經發展到壹百多萬元。

低調的潘老板沒有對任何人炫耀過他豐厚的資本,也沒有在我們面前顯擺老板架子。他在生活上除了家裏來客人,或者有時候給老母親開小竈,幾乎不搞特殊化,和我們壹起吃喝談笑。潘老板在工作中也很隨和,沒見過對誰大吼大叫,發過牢騷,他遇事不急不躁,顯得很沈穩幹練。 那年,潘老板學考駕照,有空就把四輪車開到魚池旁的沙灘上練習,對我們說:“這是壹門技術,妳們誰想學,就換著來練吧,大小車壹個原理,學會也許能多掙點錢。”還用四輪車給我們做示範,讓我們學怎樣打方向盤,講解啥情況下不能超車、鳴號等壹些知識。他有時間就和我們在壹起,除了傳授養魚的技術和經驗,也談天說地,道古論今,很是有趣。

由於越來越熟悉,我們就越來越膽大了,每天輪換著開上四輪車給各個魚池送東西和飼料時,借此機會就按潘老板說的方法練習開車技能。

? 二

初秋的壹天傍晚,夕陽用它溫柔的目光,留戀地註視著魚米水鄉美好壹天的最後時光,它的余輝映照著魚塘兩邊升起的縷縷炊煙,悠悠閑閑的向天際飄去的壹幕美景。我高興地駕著四輪車和小趙給各個魚塘送飼料。到壹個十字路口右轉時,我沒把持住油門,路窄車速又快,轉彎太急,四輪車壹頭紮進魚塘裏,要不是車梁馱在池塘邊上,恐怕我回不過神就和四輪車沖入三米深的魚池裏去了。

我從車上下來知道自己闖大禍了,渾身發抖,心理只打哆嗦。 潘老板騎摩托車上來,現場轉了壹圈,看著我笑瞇瞇地說:“妳真命大。”多余的話再沒說,就計劃著怎麽往上拖車。 遇到這樣人命關天的事兒,他真能沈得住氣,好像沒有發生啥事似的,表情如舊,語氣平和。我當時有點納悶。

事過幾天,小趙問潘老板怎麽沒處罰我?他“哈哈”大笑,說:“他己經嚇得渾身發抖了,我罰他啥?哪個人做事不犯錯?吸取經驗教訓,別壹條徑走到頭就好。妳們年輕膽大,幹事不能莽撞,幹啥活都得先考慮以安全為主。” 他的言行讓我感動。不知妳身邊有遇事這麽鎮定的人嗎?妳身邊有這麽心胸寬廣的人嗎?他是我至今見到唯壹的壹個。第壹次見潘老板這樣處理事情,讓我很受啟發,從此我更加敬重他。他不只是對我們這樣,對所有有需求的人都毫不吝嗇,會力盡所能的去幫助,從不計較得失。他說:“於人方便,於己方便”嗎。 ? 三 九三年正月下旬的壹天淩晨,我起床跑步,感覺寒風瑟瑟,就改變以前的線路,沿幹涸的黃灌區跑去。約兩裏多地來到壹座小橋頭,天還不太亮,忽然聽到有個痛苦的聲音,有氣無力的呻喚。我停下腳步細看,身後是壹片公墓,壹下子頭皮緊縮,心裏直打鼓,心想幹脆跑進橋對面的村莊去,等天亮再回。 幾步跨過橋,看到橋頭的壹塊大石頭旁,倒著壹輛前輪扭曲的自行車,叫喚聲是從自行車前三米多高的灌渠裏傳上來的。 我壯著膽子從渠邦下去,在橋下圈縮著壹個穿大衣的人,叫他不理,湊近壹看,他頭塞在冰茬和渠底板的夾縫裏。我把他挪到壹堆軟沙上,只感覺到他頭濕淋淋的。我顫抖著爬上渠沿,又壹口氣跑回魚場。 我在大門口碰見潘老板,他瞅著我驚牙地問“咋回事?”我才發現自己兩手全是血。潘老板聽完我說連頭盔都沒顧上戴,推出摩托車向事發地急駛而去。 他下橋叫那人沒反應,就騎車到對面村子去找家人,壹會兒功夫他返回帶上我往回走。到家門口他說那人是離這兒十二裏遠的東村人,要去給家人報信。

第二天下午,潘老板不放心,還專程去醫院看望那人,其家人感激的都哭了。他回來告訴我說,搶救了三四個小時人才醒過來。原來這人是給西村親戚家幫忙蓋房子,晚飯後喝酒,淩晨兩點多因和酒友壹言不合生氣,親戚擋不住回家了,路過這裏時車子碰到大石頭上翻下幹渠的。 那時候,有摩托車的人極少。聽附近的人說,潘老板自從買來摩托車,這樣東奔西跑幫人做事不知有多少回,誰也記不清了。

潘老板是個熱心腸人,他不但樂於助人還資助著前村壹位失去父親,母親改嫁,只剩爺孫兩人生活的上學男孩。我聽說後問潘老板,他笑了笑,說:“那是人傳言,我有那麽高尚嗎!” 和潘老板相處的九個月時光裏,聽說和親眼見到諸如此類的事太多太多……

? 四

“龍擡頭”這天我回家了,因農事脫不開身,再也沒有去魚場,我們的聯系壹直靠信件往來。這年臘月下旬,出現了壹個 “瑞雪兆豐年”的美好年景。過完春節,我到路口去接來自魚場附近的壹位親戚,見面他就對我說:“妳回家以後潘老板領到了駕駛證,為了減少飼料成本,他買了壹輛貨運卡車自己拉飼料,下雪的前壹天,他去外地拉飼料,返回途中雪厚路滑,兩車相撞,人去世了。”他就這樣毫無征兆地離開了最愛的老母親和妻子兒女,離開了他省吃儉用辛苦創下的事業,撒手人寰。 我聽到這個噩耗,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顫,禁不住淚流滿面,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我呆呆的看著灰色的天際,銀雪覆蓋的山川。難道“好人人愛天也愛”這是真的嗎?這年他才三十七歲啊。

老板雖然離開了人世,但他的音容笑貌和言談舉止時不時會在我腦海中出現,他壹直活在我的心中,永遠難忘。我始終以他為楷模,學習他謙虛低調的姿態,誠實做人,認真做事,講良心,有擔當的做人原則。 我也為自己有幸結識他這樣德高望重的老板感到幸運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