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首在家族內部大型宴會上唱的歌,同是在壹個宴會上,人們對公劉的頌歌。公劉遷豳對周民族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下面我們就壹起來欣賞壹下這篇文章吧。
有卷者阿,飄風自南。豈弟君子,來遊來歌,以矢其音。
伴奐爾遊矣,優遊爾休矣。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似先公酋矣。
爾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百神爾主矣。
爾受命長矣,茀祿爾康矣。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純嘏爾常矣。
有馮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豈弟君子,四方為則。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聞令望。豈弟君子,四方為綱。
鳳凰於飛,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藹藹王多吉士,維君子使,媚於天子。
鳳凰於飛,翙翙其羽,亦傅於天。藹藹王多吉人,維君子命,媚於庶人。
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菶々萋萋,雍雍喈喈。
君子之車,既庶且多。君子之馬,既閑且馳。矢詩不多,維以遂歌。
註釋
1.卷:(quán全)通婘。《詩·陳風?澤陂》:有美壹人,碩大且卷。這裏用為美好的樣子之意。
2.阿:《詩·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葉有難。《詩·大雅·皇矣》:我陵我阿,無飲我泉。《詩·商頌·長發》: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後漢書·孝順孝沖孝質帝紀贊》:保阿傅土,後家世及。《玉篇·阜部》:阿,倚也。這裏用為依靠之意。
3.飄:《詩·小雅·何人斯》:其為飄風。《詩·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飄風發發。《詩·小雅·四月》:冬日烈烈,飄風發發。《老子》:飄風不終朝。《爾雅》:回風為飄。《說文》:飄,回風也。…盤旋而起。《漢書·蒯通傳》:飄至風起。這裏用為旋風之意。
4. 豈:(qǐ起)同愷。《詩·召南·行露》: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詩·齊風·載驅》:魯道有蕩,齊子豈弟。《詩·小雅·魚藻》: 王在在鎬,豈樂飲酒。《詩·小雅·蓼蕭》:既見君子,孔燕豈弟。《詩·大雅·旱麓》:豈弟君子,幹祿豈弟。《詩·大雅·卷阿》:豈弟君子,四方為綱。《詩·大雅·泂酌》:可以餴饎,豈弟君子,民之父母。《莊子·天道》:中心物愷。《說文》:愷,樂也。這裏用為歡樂、和樂之意。
5. 弟:通悌。《詩·齊風·載驅》:魯道有蕩,齊子豈弟。《詩·小雅·青蠅》:豈弟君子,無信讒言。《詩·大雅·旱麓》:豈弟君子,幹祿豈弟。《詩·大雅·卷阿》:豈弟君子,四方為綱。《詩·大雅·泂酌》:可以餴饎,豈弟君子,民之父母。《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禮記·曲禮上》:僚友稱其弟也。《荀子·王制》:能以事親謂之孝,能以事兄謂之弟,能以事上謂之順,能以使下謂之君。《商君書·去強》:國有禮有樂,有詩有畫,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辯。這裏用為敬愛兄長之意。
6.矢:《易·解·九二》:田獲,三狐,得金,矢,貞,吉。《易·噬嗑·九四》:噬幹胏,得金,矢,利艱貞,吉。《書·大禹謨》:臯陶矢厥謨。孔傳:矢,陳也。孔穎達疏:臯陶為帝,舜陳其謀。《詩·鄘風·柏舟》:之死矢靡它。《詩·衛風·考槃》:獨寐寤言,永矢弗諼。《詩·大雅·大明》:矢於牧野,維予侯興。《論語·雍也》: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爾雅·釋詁上》:矢,陳也。這裏用為陳述之意。
7.奐:(huàn換)《韓詩外傳·卷三》:君臣上下之際,奐然有離德者也。《文選·嵇康<琴賦>》:業集累積,奐衍於其側。這裏用為悠閑的,渙散的之意。後作渙。
8.休:《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於苞桑。《易·復·六二》:休復,吉。《書·洪範》:休徵。《詩·唐風·蟋蟀》:好樂無荒,良士休休。《詩·豳風·斧》:亦孔之休。《爾雅·釋詁》:休,美也。《後漢書·班固傳》註:休徵敘美行之驗。這裏用為美好之意。
9. 俾:(bǐ比)《詩·邶風·日月》:俾也可忘。《詩·小雅·節南山》:天子是毗,俾民不迷。《詩·小雅·天保》:俾爾單厚。《詩·小雅·正月》:父母生我,胡俾我瘉。《詩·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祗也。《詩·小雅·雨無正》:巧言如流,俾躬處休。《詩·大雅·緜》:俾立室家,其繩則直。這裏用為使之意。
10.彌:《老子·四十七章》: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論語·子罕》: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荀子·不茍》:治海內之眾,若使壹人,故操彌約而事彌大。《小爾雅·廣詁》:彌,益也。《廣韻·支韻》:彌,益也。這裏用為表示程度加深,更加、越發之意。
11.酋:(qiú囚)假借為猷。《漢書·敘傳上》:《說難》既酋,其身乃囚。王念孫雜誌:酋讀為就。就,成也。言《說難》之書既成,而其身乃囚也。王先謙《漢書補註》引朱壹新雲:酋,本有就意,不煩改讀。這裏用為功業之意。
12.宇:《左傳·昭公四年》: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莊子·庚桑楚》: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孟子· 梁惠王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荀子·非十二子》:矞宇嵬瑣,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存者,有人矣。《荀子·儒效》:君子言有壇宇,行有防表。《荀子·禮論》: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屍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呂氏春秋·下賢》:神覆宇宙。《三蒼》: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這裏用為上下四方,天地之間的空間之意。
13.昄:(ban板)《龍龕手鑒·目部》:眅,大也。這裏用為大之意。
14. 章:通彰。《易·豐·六五》:來章,有慶譽,吉。《書·堯典》:平章百姓。《詩·小雅·裳裳者華》:我覯之子,維其有章矣。《詩·小雅· 大東》:雖則七襄,不成報章。《詩·大雅·棫樸》:倬彼雲漢,為章於天。《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賞罰無章。《易·噬嗑·彖》:頤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剛柔分:動而明,雷電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雖不當位,利用獄也。《禮記·中庸》: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孟子·盡心上》:君子之誌於道也,不成章不達。《荀子·正名》:申之以命,章之以論,禁之以刑。《呂氏春秋·知度》:而堯舜之所以章也。《淮南子》:鐘之與磬也,近之則鐘音充,遠之則磬音章。這裏用為彰明、明顯、顯著之意。
15.孔:《詩·周南·汝墳》:父母孔邇。《詩·秦風· 駟驖》:駟驖孔阜,六轡在手。《詩·豳風·東山》: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詩·豳風·破斧》:哀我人斯,亦孔之將。 《詩·小雅·棠棣》:死喪之威,兄弟孔懷。《詩·小雅·巧言》:盜言孔甘,亂是用餤。《詩·小雅·蓼蕭》:既見君子,孔燕豈弟。《詩·小雅· 楚茨》:祝祭於祊,祀事孔明。《老子·二十壹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玉篇·乙部》:孔,嘉也。這裏用為美好之意。
16.茀:(fu復)《詩·衛風·碩人》:朱幩鑣鑣,翟茀以朝。《詩·大雅·皇矣》:四方以無侮,臨沖茀茀。《詩·大雅·生民》:茀厥豐草,種之黃茂。 《國語·周語》:道茀不可行。《說文》:茀,草多也。從艸,弗聲。字亦作芾。本意為野草塞路之意。這裏用為雜亂之意。
17.祿:《周禮· 天官下·職幣》:皆辨其物而奠其祿。《論語·季氏》:祿之去公室,五世矣。《說文·示部》:祿,福也。段玉裁註:《詩》言福、祿多不別。《商頌》五篇,兩言福,三言祿,大指不殊。《釋詁》、毛《詩》傳皆曰:‘祿,福也。’此古義也。本義是指福、財富,但可理解為貢賦稅收之意。
18. 康:《詩·唐風·蟋蟀》:無己大康,職思其居。《詩·大雅·生民》:以赫厥靈,上帝不寧。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詩·周頌·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禮記·樂記》:民康樂。《楚辭·離騷》:日康娛以自忘兮。《漢書·宣帝紀》:上下和洽,海內康平。這裏用為安樂、安定之意。
19.純:《論語·八佾》:從之,純如也,繳如也,繹如也,以成。《禮記·郊特牲》:貴純之道也。《方言·十三》:純,文也。純,好也。這裏用為美、善之意。
20.嘏:(gǔ古)《詩·小雅·賓之初筵》:錫爾純嘏,子孫甚湛。《禮記·禮運》:祝以孝告,嘏以慈告。這裏用為祝福之意。
21. 馮:(ping平)《易·泰·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中行。《詩·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詩·大雅·緜》:築之登登,削屢馮馮。《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史記·伯夷列傳》:賈子曰:‘貪夫徇財,烈士徇名,誇者死權,眾庶馮生。’司馬貞索隱:馮者,恃也。清段玉裁《說文解字註·馬部》:馮,或假借為憑字,凡經傳雲‘馮依’,其字皆當作‘憑’。這裏用為憑借之意。
22.翼:《詩·小雅·楚茨》:我黍與與,我稷翼翼。《詩·小雅·信南山》:疆埸翼翼,黍稷彧彧。《詩·大雅·緜》:縮版以載,作廟翼翼。《詩·大雅·生民》:鳥覆翼之。《詩·大雅·文王有聲》: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武王烝哉。《史記·項羽本紀》: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這裏用為遮護之意。
23. 孝:《書·文侯之命》:追孝於前文人。《詩·小雅·天保》:吉蠲為饎,是用孝享。《詩·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維則。《詩·大雅·文王有聲》:匪棘其欲,遹追來孝。《論語·學而》: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禮記·大學》:孝者,所以事君也。《禮記· 中庸》:夫孝者,善繼人之誌,善述人之事者也。《孟子·梁惠王上》: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這裏用為能繼先人之誌之意。
24.德:《易·訟·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詩·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詩·衛風·氓》: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詩·小雅·谷風》: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詩·大雅·思齊》: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 《詩·大雅·下武》:王配於京,世德作求。《詩·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飽以德。《易·坤·象》: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論語·為政》:子曰:‘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之。’《莊子·天地》: 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成玄英疏:玄古聖君無為而治天下,自然之德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荀子· 勸學》:榮辱之來,必象其德。《新書·道德說》:六德六美,德之所以生陰陽天地人與萬物也。這裏用為客觀規律之意。
25.則:《書·禹貢》:鹹則三壤,成賦中邦。孔傳:皆法壤田上、中、下三品,成九州之賦。《詩·豳風·伐柯》:伐柯伐柯,其則不遠。《詩·小雅·鹿鳴》:視民不佻,君子是則是效。毛傳:是則是效,言可法效也。《詩·小雅·六月》:比物四驪,閑之為則。《詩·大雅·皇矣》:因心則友,則友其兄。 《詩·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維則。《老子·七十章》:知我者希,則我者貴。《論語·泰伯》: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禮記·中庸》: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史記·夏本紀》:臯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這裏用為仿效,效法之意。
26.颙:(yong庸)《詩·小雅·六月》:四牡脩廣,其大有颙。《淮南子·俶真訓》:是故聖人呼吸陰陽之氣,而群生莫不颙颙然仰其德以和順。這裏用為溫和肅敬的樣子之意。
27.卬:(yang仰)《詩·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詩·大雅·生民》:卬盛於豆,於豆於登,其香始升。《荀子·議兵》:上足卬則下可用也。賈誼《過秦論》:卬關而攻秦。《說文》:卬,望欲有所庶及也。從匕,從卩,會意。這裏用為仰仗,依賴之意。
28. 圭:(gui規)同珪。古玉器名。長條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國古代貴族朝聘、祭祀、喪葬時以為禮器。依其大小,以別尊卑。《周禮·大宗伯》:以青圭禮東方。《左傳·哀公十四年》:司馬牛致其邑與珪焉。《莊子·馬蹄》:孰為珪璋。《白虎通》:瑞贄珪者兌上。《漢書·郊祀誌上》:圭幣(帛)俎豆(均為祭器)。這裏用為玉器之意。
29.璋:古玉器名,形狀象半個圭。《書·顧命》:秉璋以酢。《詩·大雅·棫樸》:奉璋峩峩,髦士攸宜。《禮記·祭統》:大宗執璋。《周禮·大宗伯》:以赤璋禮南方。《莊子·馬蹄》:白玉不毀,孰為圭璋。《說文》:璋,剡上為圭,半圭為璋。這裏用為玉器之意。
30.翙:(hui匯)《說文·羽部》:翙,飛聲也。《玉篇·羽部》:翙,翙翙,羽聲眾貌。
31. 爰:(yuán元)《書·盤庚上》:既爰宅於茲,重我民,無盡劉。《詩·邶風·擊鼓》:爰居爰處?爰喪其馬?《詩·鄘風·桑中》:爰采唐矣?沫之鄉矣。《詩·王風·兔爰》:有兔爰爰,雉離於羅。《詩·小雅·皇皇者華》:載馳載驅,周爰咨謀。《詩·小雅·斯幹》:爰居爰處,爰笑爰語。《詩·小雅·四月》:亂離瘼矣,爰其適歸。《詩·大雅·緜》:爰及姜女,聿來胥宇。《詩·大雅·皇矣》:維彼四國,爰究爰度。《詩·大雅·公劉》:幹戈戚揚,爰方啟行。《孟子·梁惠王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這裏用為改易、更換之意。
32.藹:(ǎi矮)《爾雅》:藹藹、濟濟,止也。《楚辭·逢紛》:才夫藹藹而曼著兮。左思《詠史》:峨峨高門內,藹藹皆王侯。揚雄《河東賦》:郁蕭條其幽藹。這裏用為盛多的樣子之意。
33.媚:《詩·大雅·思齊》:思媚周姜。《詩·大雅·下武》:媚茲壹人。《詩·大雅·假樂》:百辟卿士,媚於天子。《國語·周語》:若是乃能媚於神。《說文》:媚,說也。這裏用為喜歡之意。
34.傅:《詩·小雅·菀柳》:有鳥高飛,亦傅於天。《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荀子·成相》:禹傅土,平天下。《韓非子》:毋為虎傅翼,將飛入邑,擇人而食之。這裏用為依附、依憑之意。
35.菶:(beng甭)《說文》:菶,草盛。這裏用為草盛的樣子之意。
36.萋:《詩·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詩·小雅·巷伯》:萋兮斐兮。《說文》:萋,草盛也。《漢書·外戚傳》:中庭萋兮鮮草生。這裏用為茂盛之意。
37.雝:(yong雍)同雍。《詩·召南·何彼襛矣》:曷不肅雝?王姬之車。《詩·小雅·蓼蕭》:和鸞雝雝,萬福攸同。《詩·大雅·思齊》:雝雝在宮,肅肅在廟。王闿運《嚴通政庶母任氏壽頌》:宜人之令問雝穆壹門,喈喈遠聞矣。這裏用為和諧之意。
38. 喈:(jiē階)《詩·邶風·北風》:北風其喈,雨雪其霏。《詩·鄭風·風雨》:雞鳴喈喈。《詩·小雅·出車》:倉庚喈喈,采蘩祁祁。《詩· 小雅·鼓鐘》:鼓鐘喈喈,淮水湝湝,憂心且悲。《楚辭·悼亂》:鶬鶊兮喈喈。《說文》:喈,鳥鳴聲也。這裏用為聲音之意。
39.不:同丕。《詩·大雅·文王》:有周不顯,帝命不時。《詩·大雅·生民》:以赫厥靈,上帝不寧。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詩·周頌·清廟》:不顯維德,百辟其刑之。丕:《書·大誥》:弼我丕丕基。《左傳·昭公三年》:昧旦丕顯。《說文》:丕,大也。《漢書·匡衡傳》:未丕揚先帝之盛功。《後漢書·耿秉傳》:太醫令吉丕。這裏用為大之意。
譯文
有美好依靠的人兮,乘著飄風自南方。歡樂友愛的.君子,也來暢遊也來歌,陳述出他的聲音。
伴妳悠閑散漫遊,休遊自得亦美好。歡樂友愛的君子,使妳更加舒情性,就象先公建功業。
爾土空間彰明顯,亦是美好且深厚。歡樂友愛的君子,使妳更加舒情性,百神為妳作主張。
妳受天命長久兮,雜祿於妳亦康兮。歡樂友愛的君子,使妳更加舒情性,美好祝福常常兮。
有憑借兮有遮護,有繼承兮有規律。以引導兮以遮護。歡樂友愛的君子,四方以妳來效法。
溫和恭順人仰仗,有如玉圭如玉璋,令人喜聞令人望。歡樂友愛的君子,四方用以為紀綱。
鳳凰高空來飛翔,張開羽翅匯匯響,欲集聚兮改逗留。眾多王朝多賢士,只供君子來驅使,***同歡喜天之子。
鳳凰高空來飛翔,張開羽翅匯匯響,高空飛翔依憑天。眾多王朝多賢士,只聽君子來命令,***同歡喜老百姓。
鳳凰引頸把歌唱,聲音響徹高崗上,梧桐挺拔來生長。全身沐浴向朝陽,枝兒繁兮葉兒暢,和諧之音聲悠揚。
君子有那華麗車,既是眾兮又是多。君子有那美駿馬,嫻熟善奔好乘坐。陳述之詩大又多,首首都是好頌歌。
賞析
公劉采用了直接呼名而歌頌的手法,本歌雖然沒有直接呼名,但歌頌公劉之意仍躍然紙上。公劉率族人遷居,在族人看來,並不是壹次辛苦的遷徙,而似壹次悠閑的漫遊,人們跟隨著公劉遷徙,過上了更為美好的生活。確實,與遊牧生活相比較,農耕定居生活顯得更為悠閑,雖然在春耕秋收時人們勞動量有所增加,但農作物能使人們有更多果腹的資源,也正是農作物的增多,才能使人口增加,使得壹個民族能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