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杭州有什麽著名小吃?

杭州有什麽著名小吃?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自古以來就被公認為是古老神州的東南名都、魚米之鄉,這裏不僅有著名的西湖美景,各種特色小吃也是壹絕。

蝦爆鱔面

“到杭州不吃蝦爆鱔面,等於沒到杭州壹樣”,蝦爆鱔面為杭州奎元館首創。杭州之面,有其特殊風味,面全落鍋中,質味浸於面內。蝦爆鱔面烹調時,選用粗壯的鮮活黃鱔,斬頭截尾剔骨後切成鱔片,用素油爆,葷油炒,麻油澆,直至鱔片黃脆;取鮮活大河蝦洗凈加蛋清上漿清炒至白嫩;精制面條下鍋燒後,不粘不糊;用原汁煮面,使面條吸入鱔魚的香味,汁濃面鮮。

片兒川

片兒川

片兒川是杭州奎元館的名點,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館首創。先將豬腿肉、筍肉分別切成長方薄片,將倒篤菜切成碎末。將鍋放在火上,下豬油燒化後,先下肉片略煸,再投入筍片,加入醬油略煸,最後放碎倒篤菜和適量沸水繼續炒勻略煮,即成澆頭出鍋。在此同時,將面條放入另壹沸水鍋內煮熟,撈出迅速甩幹水分,倒回炒澆頭的鍋內略煮,加入味精,澆入豬油,起鍋,分別蓋上澆頭即成。面滑湯濃,肉片鮮嫩,筍菜爽口。

知味小籠

知味小籠是浙江杭州地區知味觀的傳統名吃。烹調時,選用發酵精白面粉作皮,用鮮肉,或鮮肉拌蝦仁,或雞肉拌火腿末作餡,在餡料中加入特肉皮凍,包好後放入特制小蒸籠用急火蒸制而成,分別稱為鮮肉小籠、蝦肉小籠、雞火小籠。這些包子汁多香鮮,皮薄滑韌,但口味各異。

蔥包檜

蔥包檜可以說是最地道最親民的杭州小吃,在杭州可以說是杭州人無人不知不曉。“蔥包檜”有壹個有趣的典故,公元1142年,民族英雄嶽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害於杭州大理寺,杭州百姓痛恨秦檜夫婦,杭州有壹家油炸食品的店主,揑了兩個人形的面塊比作秦檜夫婦,將他們揑到壹起,用棒壹壓,投入鍋中油炸,嘴中念道:“油炸檜”吃。這就是油條的來歷。後發展為杭州風味小吃------蔥包檜。

蔥包檜烹調時,選用上白粉制成春卷皮(或叫薄餅)再裹上油條、蔥段,在平底鍋上反復壓扁,直至烘烤到金黃色,再抹上竦醬或甜醬即成。

定勝糕

定勝糕始於宋代,千百年來壹直為杭城人民所喜愛。傳說是南宋時百姓為韓家軍出征鼓舞將士而特制的,糕上有“定勝”兩字,後就被稱“定勝糕”。定勝糕外層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細而均勻,裏面是豆沙餡,中間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味道香糯可口,甜而不膩。

剛出鍋的定勝糕白嫩嫩紅粉粉還冒著熱氣,松軟清香,入口甜糯,有吃貨甚至宣稱給她壹塊定勝糕她願意放棄整個世界!可見定勝糕有多麽好吃了。

貓耳朵

貓耳朵其實是壹種面條,面瓣形似貓耳,小巧玲瓏,故名“貓耳朵”。用500克的白面粉可制成900多個面瓣,再配上雞丁、火腿丁、香菇、幹貝、筍片等佐料烹制而成。這道面點貓耳玲瓏別致,火腿丁如瑪瑙,雞丁像琥珀,湯鮮味美,十分可口。

吳山酥油餅

吳山酥油餅至今已有七八百年歷史,號稱“吳山第壹點”。選用精白面粉為原料,加入食油和成油面,經造型入油鍋成。食時,加上細綿白糖。成品起酥,層層疊疊,色澤金黃,上尖下圓,形似金山,脆而不碎,油而不膩,又香又甜,入嘴即化。此餅在吳山壹帶經常有供應,相傳清乾隆遊吳山時曾品嘗過。

油墩兒

油墩兒,這是壹道現在已經很少見到的點心。大約是因為工藝復雜而又沒有多少利潤的緣故,過去在街頭巷尾架口小黑鍋炸油墩兒的手藝人越來越少見了。做油墩兒有壹個專門的模具,兩三厘米高直徑五厘米左右的圓柱型漏勺。制作時,將調好的面糊加上足量的蘿蔔絲放進漏勺中,再用面粉封住,然後將漏勺放入油鍋中炸。伴隨著“滋啦啦”的沸騰聲,漏勺裏的面糊也漸漸的由白轉至金黃,直到脫模定型,再炸5-7分鐘,金燦燦、香噴噴的油墩兒就炸好了。焦香酥脆的外皮裹著鮮鹹的蘿蔔絲,出鍋的香味總是能把人們等候時的胃口吊到最足,外脆裏嫩的口感,最燙口卻最好吃。

牛肉粉絲

壹碗撒著噴香蔥花,剁得細細榨菜沫的牛肉粉絲,這是屬於杭州本地的幸福滋味,讓人吃過還想再吃。壹碗筋道彈滑的牛肉湯,再配上兩個多汁焦脆的生煎,美好的壹天就此開始。

幸福雙

幸福雙是杭州風味小吃店知味觀獨創的油包點心,壹般都是配對供應,象征幸福成雙的美好願望,故名幸福雙。幸福雙的原料有面粉、豬板油、白糖、紅小豆及蜜棗、核桃肉等。制作時,先將豬板油切丁,與白糖拌勻成糖板油;將紅小豆煮爛制成精細豆沙;將蜜棗、核桃肉、蜜餞紅瓜、金桔脯、佛手蘿蔔、青梅、松子仁、葡萄幹、白糖、糖桂花拌勻成八果料。再將上白面粉加水和好,加酵面揉勻,稍餳,加入小蘇打,將面團揉勻揉光,搟成中間厚邊緣薄的皮子,包入細沙、糖板油、糖八果料,收口捏攏,放入模具壓制成型,然後入籠用旺火蒸約5分鐘即成。該油包皮薄綿軟,油潤香甜。

小雞酥

小雞酥因外形小巧可愛酷似小雞而得名。杭州小雞酥選用精面粉、沙律油、豆沙為主原料。首先將水油皮、小包酥搟成皮,包入豆沙成型,入烤箱烤制而成。出品後的小雞酥不僅外形小巧可愛,而且香飄四溢,咬壹口,外酥內滑,甜而適口,是壹道老少皆宜的精致小點。

天下第壹包

天下第壹包的制作方法比較獨特。球狀的外皮中包的是腌制肉末,然後放入發酵箱裏3-4小時,再放入烤箱裏烤至金黃色方可。而且不論是從肉餡兒到面粉,都是精選上好的,因此味道鮮美,外形美觀大方,不愧有第壹包的美譽。

三絲面疙瘩

三絲面疙瘩是壹道亦湯亦菜、亦飯亦點的特色美食。三絲面疙瘩配料包括精制面粉、生粉、上湯、肉絲、寧波鹹菜、南瓜絲等。制作時,在面粉中加入少許生粉,適量的鹽、味精、雞精,稍攪勻,加冰水,朝同壹方向用力攪拌至面團上勁,生油塗滿面團,放入冰箱“醒透”。大鍋燒開水,用小刀均勻地削面團,使削出來的面條長短、大小基本相同,入水後,待其浮至水面時即可撈出沖涼,備用;鐵鍋起底油,煸香肉絲、白菜絲、雪菜絲,加入高湯調味。湯沸,投入預制好的面疙瘩,推攪均勻,再滾後即可出鍋,盛碗。三絲面疙瘩具有口感香滑,味道清新等特點,雖是壹道看似普通的面,但卻很受歡迎。

雀巢鳥窩

這個小吃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吧,是很著名的壹道美味。用澄面、豬油、鵪鶉蛋、細沙、鹹蛋黃等十余種食材經過復雜的制作工藝而成。金黃酥脆的外表,咬上壹口,又嫩又滑,而且鵪鶉蛋與鹹蛋黃更是碰撞出“激烈的火花”,使這道菜真正做到了營養美味雙吸收。

麻球王

杭州地區傳統小吃,形如氣球,色澤光亮,皮薄透光,光看外形都讓人愛不釋手。這麻球做起來很考驗功力,選用精制的糯米粉和上好的糖粉,放入芝麻,再添加小料拌勻,然後放入小火的油鍋中養上三、四分鐘,到壹定階段再讓入另壹鍋中不斷擠壓,在擠壓的過程中,麻球中的氣體受熱膨脹,在文火的熏陶中,在器具的壓力下,“文武雙全”的麻球就在油鍋中綻放著笑臉不斷長大了。這吃可有講究,要先弄破壹塊表皮,讓裏面的熱氣先透壹些出來,不然壹不小心就會燙著嘴唇。最表皮薄薄的壹層是極脆的,接下來就嘗到糯米的潤軟,並不時飄出勻勻的、淡淡的、香甜的味道。

酒釀三元

酒釀三元是因我國古代科舉考試而得名,“三元”是解元、會元、狀元的合稱。它是壹道美味的湯圓,酒釀甜糯,圓子柔滑可口,寓意步步高升,甜甜蜜蜜,是杭州的風味名小吃。這三元不僅外表靚麗,而且內有乾坤,三元顏色多種,而且餡料也不同,黑芝麻、蓮蓉和奶黃是最為常見的。三元外皮的顏色是用天然蔬果汁和面而形成的,不僅美觀,而且非常健康。

泥蒜炒年糕

說泥蒜,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若是告訴妳它在福建被稱為“土筍”呢?這是壹種海中野味,生長在淺海塗灘裏,形如蚯蚓,長約壹寸。泥蒜炒年糕制法獨特,先將年糕煎至兩邊金黃,泥蒜放姜汁洗凈、出水,取油少許爆炒香蒜末、姜末,下泥蒜,加入特制醬料,再下年糕爆至幹香。此品色澤誘人,年糕鮮糯幹香,海鮮味十足。

水晶銀菊糕

水晶銀菊糕是壹款非常有江南風味的點心,冷熱兩食,均有不同風味。剛剛出爐時帶著裊裊煙霧,菊花香飄然至鼻,口感清甜爽滑。當其冷卻後又有另壹番滋味,其時菊花香已經漸漸消去,然而吃進口裏的菊花味卻更加濃郁。在飽餐壹頓之後再享用杭州水晶銀菊糕,之前的油膩盡消,最後齒頰留香

榨菜鮮肉月餅

不知從何時起,榨菜鮮肉月餅成了杭州人的傳統小食,更成為壹種兒時念想的情懷。榨菜鮮肉月餅存在於每壹個杭州人過去,未來的秋月中。沿著時間的軌跡,不同的月餅師傅,開拓出不同的分支品類。每年中秋前後,排長隊買榨菜鮮肉月餅,在杭州的大街小巷可是常事。看著剛出爐的月餅從烤鍋中鏟起,被裝入紙袋中,邊走邊趁熱咬上壹口,外皮的酥脆和著肉香,直達心底。

南方迷宗大包

選用進口精白面粉經發酵後作皮,用鮮豬前腿肉、肉皮凍(或用豆沙或用麻心或用青菜)等作餡包成後上大籠用急火蒸成。壹般500克面粉只能做9只大包。它吸取南北方各種包子的特點,由於無宗無派,故稱迷宗大包。迷宗包子潔白飽滿,吃口松軟,富有彈性,價廉物美,實為快餐中的佼佼者。

細沙羊尾

系塘棲壹帶傳統之名菜,因其形似羊尾而得名。色澤金黃,體形豐腴,脆中帶軟,郁香鮮甜,為酒席常備之佳肴。制作以豬板油,細沙為主料,先將板油外膜剝除,用刀批薄,切成長方片;再攤平板油,中間放壹條小手指粗的細沙,卷成長方條形,切成小段,用手壹只只搓圓,另取雞蛋清,放入湯盆內用筷打至現出雪白細泡沫後,加上幹澱粉,拌勻,成泡糊狀。然後,將細沙圓球放入蛋糊中,再把沾滿蛋糊的圓球壹只只取出,投入旺火油鍋內,邊投邊用筷撥轉,待色呈淺黃、體胖、結亮後撈出待涼,繼續加溫油鍋,待燒至七成熟時.將撈出的細紗圓球再次投入鍋裏,不斷上下翻動,炸成金黃色,殼脆撈起,裝盆,撒上白糖,即成。

粢毛肉圓

粢毛肉圓是塘棲名菜之壹,以鮮肉、糯米為主料制作的比乒乓球略大的肉圓子。以鮮肉、糯米為主,先將比例為4:1的精肉與肥肉斬成肉茸,再把糯米淘凈,用溫水浸泡3小時,後撈出、瀝幹,取壹半上籠蒸熟,然後,把蒸熟的糯米飯和肉茸、味精、精鹽、蔥、姜末、酒、濕澱粉,加少許水,壹起調勻,用手握成比乒乓球略大的肉圓子,逐個放入盛有糯米的篩子內滾動,使其表面全部沾滿糯米,然後,整齊地放入蒸籠裏,在蒸籠中蒸十余分鐘,待糯米蒸熟並如珍珠樣壹粒粒豎起後,取出裝盆即成。食用時肉中有糯米的香味,糯米中有肉的鮮味,二者相得益彰。

糖桂花

每逢八月中秋前後,丹桂飄香,老底子的杭州人,會在桂花盛開時將它收集起來,腌漬成糖桂花,不僅健康、衛生,還可以搭配做各式點心。桂花蜜藕是杭州人的傳統時令小吃,不放糖桂花就顯得不夠正宗。做酒釀圓子、栗子羹、八寶飯,杭州人也常常撒上幾把糖桂花,讓它們吃起來格外香甜。更有壹些老杭州,喝水時也會加幾勺糖桂花。

桂花糖年糕

桂花糖年糕,非常美味又最能體現杭州老傳統的壹道甜品。所用食材非常簡單,江南地區最為常見的年糕而已,經過巧妙的加工,就成了這道非常有特色的美食。成品初看,帶著剔透的糖色,晶瑩透亮,嘗壹口,又糯,又甜,又糍,帶著淡淡桂花香,是喜好甜食的人不可錯過的佳品。

西湖藕粉

西湖藕粉是杭州的名產,歷史上曾作“貢粉”進入皇室。杭州艮山門外到余杭縣壹帶是西湖藕粉主產地,塘棲三家村所產尤為著名。藕是荷花在地下的莖,經特別加工制成的藕粉,呈薄片狀,質地細滑,色澤白中透紅。服用時只需先用少量冷水調和,再用開水沖調成糊狀即可,沖泡後的藕粉晶瑩透明,口味清醇,有生津開胃,養血益氣的功效,是極適用於嬰孩、老人、病人的滋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