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作文 我的家鄉翠峰山

作文 我的家鄉翠峰山

我與青山有個約會  

 在壹個乍暖還寒的季節,我第壹次踏上了位於陜西關中地區的青山。這座曾無數次聽說過,隨處都能抖落壹串美麗傳說、歷史典故的“神山”,在我心裏就象壹個魅力四射的戀人,未曾謀面卻不停的散發著誘人的氣息,讓人渴望,讓人神往。  

(壹)  秦嶺山脈到了周至的青山壹帶,就不甘平淡,“每山必峰,每峰必翠”。放眼望去,四周群峰競秀,起伏有致,象壹個個曲線玲瓏的睡美人。尚未消融的積雪和凍結的黃枝讓整個山黃白錯落,偶爾著點綴幾片零星的、清淺的綠。“來的不是時候喲”!半山腰的守廟老人,在熱情介紹完自家門前的景點後,帶著可惜的表情說:“再遲來30天,這裏滿眼是綠,動物出窩,百鳥歡叫,桃花梨花開的滿滿的,啥顏色都有,好看的很!現在山上還積著尺把厚的雪,估計妳們今天是上不到山頂了”!  果然,山路上到處躺著沈睡的枯枝殘葉,坡崖和山頂還鋪著厚厚的雪。但春的氣息還是可感可知:壹簇簇“負荊請罪”的藤條,身姿剛剛柔軟的柳枝,碎玉四濺的瀑布,扛著柴禾,皺紋笑成菊花的樵夫……讓背著筆記本電腦、舉著數碼相機的攝影師靈感泉湧,跑前跑後,四處奔躍。  同行者有來過青山的,邊登山邊向我們這些初來者描述青山的秋色:柿子火紅,核桃碧綠,泉水透明,樹葉半紅半黃;陪同我們的翠峰鄉領導乘興講起了索仙姑的民間傳說,以及她被唐王李世民封為聖母娘娘的由來。邊聽邊前行,眼前的壹峰壹水,壹樓壹廟都因了這些美麗的傳說,讓我們興味盎然。盡興飲唐王井水、觀煎茶坪、拜安樂宮、登梳妝樓。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壹個索仙姑,讓青山靈氣四溢,每年農歷三月初十,無數善男信女,朝山膜拜,求子求福,遊人如織,青山徹夜沸騰。  我們第壹個觀賞的景點便是唐王井,在七八棵柿樹站崗處,露著井口大的壹潭水,靠著小丘,陷在不起眼處,無波無瀾,如鏡如畫,沈澱著千年的故事,堅守著秦唐時的清澈。泉邊放著專供遊人飲用的水杯。舀壹杯上來,大家輪流品嘗,果然清洌潤喉,沁人肺腑。有壹同伴來時特意帶著空瓶子,說鄰居治病要用此水,今天剛好來此,了卻鄰居壹樁心願。  下山時專程到安樂宮,早聽說這是個罕見的道、儒、釋三道合壹之廟,且佛像全是石雕。廟四面環山,谷幽峰翠山青風爽,小院設有石桌石凳石碑石碾盤,坡底是錯落有致的麥田,壹株株手植柏整齊的排列,象等待檢閱的士兵。壹位七十有余的老嫗,手握木棍自制的拐杖,正在石凳上小憩。陪她的狗見我們來,有禮貌的試犬幾聲,便放心地滿山坡撒歡去了。從我們到來,老嫗裹纏著的三寸金蓮就走個不停,頭頂的黑帕,蒼老卻洪亮的聲音,淡定的表情,和她身後高聳的秀峰,熏黑的土屋,燃著香火、貼著對聯的廟門,飽含著細微的意韻,於靜默中讓人洗滌了濁氣,感到壹種返樸歸真的聖潔。  

(二)  暮時下山,壹直等候的鄉上幹部熱情招呼我們,端茶倒水遞毛巾,洗涮後特意帶我們去吃青山美食—托托。不大的店面,幹凈整潔,店內正中,是關於農家托托的傳說和風味特色。這塊風水寶地不但出傳說更出好土壤,“翠峰面粉”是周至壹絕,用翠峰面粉制作的托托筋滑細白,配上野菜苜蓿蔥花紅油芝麻等作料,色香味俱佳,營養耐饑,即是農家飯又可上宴席,吃者無不酣暢淋漓。我向來對面食不感興趣,卻將壹海碗托托吃得片甲不留。在鄰座驚嘆的目光中,竟有些不好意思,只好掩飾說未吃早飯。  老板熱情地介紹整個制作過程:精選當地麥子磨面,用的辣椒、菜油全是當地農家自產,每個環節都確保綠色環保。而且自創了酸湯、甜食、蘸水、雜燴等多種吃法。縣城將陸續開幾家店面,還準備開到外地,要打造翠峰托托品牌,讓外地人慕名而來,實現青山吃、住、遊壹條龍服務。老板說這些話的時候,和當地政府領導壹樣信心十足,語氣如出壹轍。看來,把青山打造成旅遊名山,匹夫有責,無論是當地領導還是普通百姓,早已達成了***識,甩開了膀子。  青山還有壹絕乃“千年古槐”,是市政府掛牌的古樹名木。著名文學泰鬥周明先生親筆手書“”。趕到古槐所在地官莊的時候,已近黃昏,果見壹棵奇粗無比的古槐,樹皮枯厚粗裂,枝幹蒼勁有力,象飽經滄桑卻矍爍的老者。此時,槐樹前煞是熱鬧,擺著整齊的桌椅,茶水和打印成冊的資料,七八個村民來回穿梭忙碌。原來是為迎接采風團,村幹部自發前來義務服務的。聽文友講,古槐的歷史,這裏的村人皆知,隨便叫壹個來,都講的頭頭是道。還有村民自發考證,撰書,宣傳古槐,讓更多的人來關心、觀賞。看著手中剛剛領到村民撰寫的資料,從槐樹外形介紹到誕生年代、歷史傳說都寫的具體詳實,想必是下了功夫。無論是講的和寫的,對古槐的惜愛,敬仰之情均發自肺腑。  古槐被當地村民視為吉祥物,用樹皮熬湯可治病,到槐樹下祈禱可避邪,到樹下說事會消除鄰裏矛盾。依槐樹周圍,建有村委會、老年活動中心,娘娘廟,營造了村上的文化氛圍,村人素質高,治安極好,鄰裏走不閉戶。因了古槐的靈氣,村上老人長命,上名牌大學的學生多,外面做大官的人多。“多寫寫這棵國寶古槐吧”!臨走,村幹部送我們上車時,千叮萬囑。我相信,車上車下的人都在期盼,為古槐的長青盡心盡力。  

(三)  用腳、用心、用眼遊過青山,壹處處景點,壹個個翠峰山人,壹串串美麗傳說,讓我壹次次品味著這座山的內涵。才發現,她的魅力不只是來自山青水秀峰翠的自然恩賜,更有歷史熏陶、民風民俗滋養出來的質樸、熱情、辛勞,奔放的品質。正應了那句通俗而至高的贊美:山美水美人更美!  與青山相約,才知道,她沒有名山的霸氣,沒有小山的盲從,而是壹個剛剛出閣的嬌美新娘,滿懷深情和憧憬,讓妳忍不住想掀起她的蓋頭。不僅怡眼,更讓人怡心。如果要與峨眉天下秀,華山天下險相媲美,那麽,青山天下怡,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