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東京銀座,靠近地鐵,有壹間地下小店,10人座,無獨立洗手間。這家店外表看上去非常普通,非常不起眼,並且沒有菜單、小菜和飲料,每天店裏面隨機上菜,卻至少需要提前壹個月預約座位 ,甚至連日本首相都很難預定到位子。
“這裏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被譽為天才廚師的米其林三星主廚法國人喬爾·侯布匈這樣說。
這家鋪的名子叫“數寄屋橋次郎” ,這個名子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提到他的主廚,卻可能就無人不知,他就是被稱為“壽司之神”的小野二郎。
2008年,這家餐廳獲得了米其林三星級的榮譽。這時候小野二郎已經82歲,成為米其林史上年齡最大的三星主廚。
當年有人抗議說米其林怎麽會給壹家只有10個席位的餐館三星,評委會的答案是, “妳去過就知道,二郎的餐廳沒法給其他星級,只有三星才配得上他”,並說為了這家店——“值得專門安排壹次出國旅行”。
小野二郎是如何做到這壹切的的?
在紀錄片《壽司之神》中,我們發現了答案, 那就是專註,極致和小野二郎對壽司的熱愛。
這篇文章我們就帶大家壹起去探索小野二郎如此成功的四大秘訣。
每天小野二郎早早到店,他會親口試吃所有食材,不美味的食材絕不能上市。
每天,小野二郎的壽司店會提前安排客人的座次,把食客按照年齡、男女、狀態調整好位置。這樣,在上壽司的時候,後廚能夠記得男女的順序,從而捏出食量不同的壽司。 “這樣不會打亂吃壽司的節奏。”小野二郎說。
二郎會站在壽司臺前,親手給每位客人捏壽司,工作的時候小野二郎表情嚴肅,專註,時空仿佛凝住,壹切充滿神聖的儀式感,以至於很多在店裏用餐的客戶會感到緊張。
小野二郎捏壽司的手法如行雲流水,充滿節奏感,動作幹脆利落,靈活自如,手指如同在跳舞壹般,壽司經過二郎的手,好像有了靈氣,有顧客說妳甚至可以感覺到壽司在呼吸。
做好壽司後,夥計會跑步端上來。
因為做好的壽司必須立刻享用,此刻壽司的溫度接近人體的溫度,口感最佳。小野二郎認為壽司擺放的時間不應超過三秒鐘,因為這樣會使壽司的溫度發生變化,影響口感。
所以在這裏吃飯也需要全神貫註,壹絲不茍。因為上菜速度很快,用餐的時間很短,客戶吃壹頓飯的時間大概只有30分鐘。
小野二郎在2003年,研發了自己獨特的上菜程序,他設計出壽司的最佳賞味順序:第壹樂章是經典壽司,比如三文魚、比目魚;然後是第二樂章“即興”,按照時令海鮮上食物,比如針魚、章魚;最後壹個樂章是壹些傳統菜式,比如海鰻、煎蛋糕。壽司如音樂般流動,每壹口妳都能品味到二郎的生活理念。
這些聽起來讓顧客感動不已、融化入二郎血液中的操作法則成就了他“壽司之神”的美譽。
每次顧客吃完飯,小野二郎和長子楨壹都會在門口鞠躬,送客戶離開。
看到顧客吃到美食後滿意的表情,是小野二郎最開心的事情。
獨壹無二的產品,完美的用餐體驗,來自於小野二郎對細節近乎苛刻的極致追求。
小野二郎非常註重細節,各環節都力求做到極致。包括前臺的餐具擺放,茶具都有嚴苛的要求,甚至包括客人看不到的調料盒,配菜箱,刀具,團扇。
芥末只挑選伊豆半島的野生山葵,用特定的力道和速度研磨特定的數量。
配菜箱是專門定制的,裏面有竹底,高檔奢華。
生姜片經過腌制後的酸味和辛辣進入到嘴裏的口感要圓潤柔和,清爽。
陶瓷餐具是請名家制作,小野二郎本人也親自參與設計。
外面的布簾也會根據季節定期更換。
做壽司最難的部分是什麽呢?
其實不是前臺的捏制,而是食材的準備。
小野二郎說當食材準備好的時候,壽司已經完成了95%。
70歲之前,小野二郎都是親自到銀座附近的築地市場挑選食材。後來因為心臟的原因,現在,二郎長子禎壹每天早上騎車去築地市場購買新鮮食材。
與二郎的壽司店合作的海鮮商人,都是只賣單壹食材的專家——賣蝦的只賣蝦,賣章魚的只賣章魚,賣海鰻的只賣海鰻。
“整個市場每天只有大概三公斤的野生蝦,我會全部留給他。”賣蝦的老板說。
“最好的郁魚,只有壹條。我們賣給他。”郁魚老板說。
米店老板拒絕了大飯店訂單,把最好的大米留給他,他說只有小野二郎才會煮好這最好的米。
二郎采購食材只關註品質,不管價格。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對食材品質的高要求,是小野二郎完美壽司的關鍵。
註重細節,追求完美,是所有成功者的秘訣。
就像以追求完美而著稱的喬布斯,也是如此。
喬布斯從小受到關於好產品的理念熏陶,也就是今天被盛贊的工匠精神: “壹名好的木匠會在壁櫃的背部也用上最好的木板。”
這種秉持細節完美的理念,讓喬布斯堅持在蘋果的產品設計上不斷追求完美:嘗試最好的配件,追求漂亮的外觀設計、驚艷的功能等。
更讓人敬佩的是,他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也同樣追求完美。當打開iPhone手機,手機用戶會被裏面精致的線路設計和布置感動—— 即使在沒有人看到的“壁櫃背部”,蘋果也壹如既往地呈現出無與倫比的美感與精致。
喬布斯曾放言,5年之內iPhone將不可超越。事實的確如此,並非他狂妄自大,iPhone無人企及的原因就在於它能將產品做到極致,這樣的產品空前絕後,很難超越。
如果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都有二郎、喬布斯這樣追求極致的精神,那麽不成功都難。
為了給顧客提供最好的壽司,除了對細節極致的追求,小野二郎還壹直努力精進,對壽司的技藝不斷改進,力求做出更加完美的作品。
二郎的師傅曾經對他說,壽司歷史悠久,已經沒有改進的空間。但小野二郎卻不以為然,他覺得師傅的技藝雖然純熟,但壽司總有可以改進的空間。
在後來的壽司生涯中,他不斷的改進創新,創造了很多以前沒有的菜式。
對於食材的加工,小野二郎也在不斷改進和提升。
比如普通的章魚壽司,吃起來像橡膠輪胎壹樣難吃,但是小野二郎經過獨特的廚藝處理,讓章魚壽司變得鮮嫩可口。
這源於他獨特的處理手法,把章魚在特定盆子裏連續揉搓30分鐘,讓章魚肉質柔軟並散發出香味。
小野二郎說,自己雖然已經工作幾十年,但從未對自己做的壽司感到滿意,所以還要繼續努力。
“向前看,超越自己。始終努力,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手藝,這就是他教給我的事。”小野二郎的長子禎壹說。
不僅要求自己精進,不斷超越,追求完美,對店裏的徒弟,小野二郎的要求也非常嚴格,並把這種追求完美的精神灌輸給他們。
店裏的學徒,首先必須學會用手擰毛巾,毛巾很燙,壹開始會燙傷手,這種訓練很艱苦。但卻是每個學徒必經的基礎課程。
沒學會擰毛巾,就不可能碰魚;然後,要學會用刀和料理魚。十年之後,才可以煎蛋。
小野二郎的徒弟中澤大佑說,“我練習煎蛋很久了,以為自己沒問題,但在實際操作時,卻不斷搞砸。他們壹直說‘不行,不夠好’。”
整整做了十年的基本功訓練,壹名學徒才終於夠格做煎蛋,卻發現自己依舊無法達到師傅們的標準。他又花了4個月的時間,做出200多個失敗蛋品後,終於做出了第壹個合格的成品。
當小野二郎說“這才是煎蛋應該有的樣子”,並終於稱這名學徒為“職人”時,他高興得哭了。
在這裏當學徒,壹般都要10~20年才能夠出師,而且還要看徒弟自己的悟性和努力。
嚴師出高徒,中澤大佑出師後在美國紐約開了壹家壽司店,很快成為全美最好、最難預定的壽司餐廳。
壹件事情做到80分,可能跟錢有關,但做到100分,壹定和熱情有關。
小野二郎對壽司的專註和熱愛已經到了讓人震撼的程度。
小野二郎每天五點出發,十點回家,連續75年,專註於壽司,並且只做手握壽司。
“我熱愛我的工作,我要把壹生投入其中。”
小野二郎的心裏只有壽司,壽司是他生活的全部,他想繼續做到他做不動為止,他認為自己還能做出更好的壽司。
小野二郎70歲以後,他壹直被心絞痛甲狀腺癌所折磨,如果是壹般人早就回家休息了。
小野二郎卻說:“今年我93歲了,我想用這雙手捏壽司到100歲。”
他的兒子說“他不會退休,它會死在壽司臺旁。”
壽司對小野二郎來說不僅僅是單純的食物。在他看來,壽司就是藝術品,自己如同壹個藝術大師壹樣,在不斷的精進,力求完美。
小野二郎對壽司的感情不僅僅是熱愛,他把精神和靈魂投入其中,這是藝術家對完美藝術的誌高追求。
在日本另壹位與小野二郎齊名的“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對此有更加明確的表達。
從14歲學藝到如今70歲仍堅守壹線,他在壹口油鍋前站了56年。 在他送給客人的畫冊上寫到:
這大概就是明代張岱所說: “蓋技也進乎道矣”的境界。
我想人們去小野二郎的壽司店,不僅僅是品嘗美味,同時也是去感受小野二郎那種追求極致的精神—— 將靈魂註入到壽司,與壽司合二為壹的境界 。
在總結自己的成功之道時,小野二郎對徒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