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吃喝,東坡先生可以算得上其中的翹楚,作為壹個現代人,妳可以不知道東坡先生做過什麽官,但是東坡肉卻是不可能沒聽說過。
話說烏臺詩案之後蘇軾被貶到黃州作團練副使,有啥功績且不說,蘇軾在黃州最大的收獲大概就是學習了諸葛丞相在黃州找了片地躬耕了壹下,還起了個頗為風雅的號:東坡居士。東坡者,躬耕之地也;居士,道藝處士也。
不過這跟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沒啥太大關系,但是蘇軾貶謫黃州卻是真正造福了此後壹千年吃貨們的舌頭和胃。食肉壹族的大愛,解饞的不二法寶東坡肉即是在此時此地發明的。話說在此之前,豬肉是有錢人不屑於吃,而窮人不知道怎麽吃的東西,導致豬肉的價錢壹直不高。
其實蘇軾真的寫過壹首關於燉東坡肉的文,叫《豬肉賦》,裏面詳細描述了東坡肉的做法:?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竈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錢如泥土。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方法總結起來很簡單,就是小火慢燉。結果不言而喻,大文豪兼吃主兒所發明的這道菜迅速地在民間流傳開來了,順帶造福了壹代又壹代的食肉動物。
當然,對於素菜,先生也多有研究?值得壹提的是,也許他是最喜歡把菜譜寫成賦的文人了,從《豬肉賦》到《菜羹賦》再到《東坡羹頌並引》,幾乎可以照著這些文字把菜做出來。
所謂?東坡羹?乃是?東坡居士所煮菜羹也?。是用白菜、大頭菜、蘿蔔煮成羹湯,然後在羹上蒸飯,?飯熟羹亦爛可食?。做出來的菜羹?不用魚肉五味。有自然之甘?。聯系到《菜羹賦》裏,自言?水陸之味,貧不能致?,窮的只能吃蘿蔔大頭菜,然而這菜卻是鮮美可口。雖然吃不上肉,但是東坡先生卻自言:?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
不過東坡先生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比如蜜酒就是典型的失敗品。雖然老先生他自己寫了《蜜酒歌》陶醉於?不如春甕自生香,蜂為耕耘花作米?,?南園采花蜂似雨,天教釀酒醉先生?之中,但是也改變不了他自作的蜜酒味道慘烈的事實。話說《避暑錄話》有記載:?蘇子瞻在黃州作蜜酒,飲者輒暴下。其後在惠州作桂酒,嘗問其二子邁、過,亦壹試而止。?話說東坡先生這個蜜酒,喝過的人基本都跑不了鬧肚子這個下場。就是討了方子去,也是做壹次就放棄了,可想而之東坡先生釀的蜜酒估計不是什麽好喝的東西,但而後發展出的蜜酒卻成了宋代名酒之壹。
蘇東坡不只吃得精還吃得雅,並且還善於從吃喝來揶揄人,最牛的是,調戲了好友還能調戲得流傳千古。話說蘇軾有個表哥兼好友文與可喜歡吃筍,又擅長畫竹。有壹天蘇大學士給表哥寫了壹首詩雲:?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捧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文與可收到信時,正與妻子烤筍子吃晚飯,看完了這首詩瞬間把嘴裏的飯噴了滿桌子?吃了那麽多筍子畫了那麽多竹子,當然有千畝的好竹填在胸腹之中。從此便多了?冷人噴飯?胸有成竹?的典故,也不怪文與可感嘆?世無知己者,惟子瞻識吾妙處?。
《調謔編》有言:?東坡喜食燒豬,佛印住金山時每燒豬以待其來。壹日,為人竊食。?到嘴的肉飛了,本來就喜歡調侃佛印的東坡先生免不了又要發發牢騷調侃壹番。?遠公沽酒飲陶潛,佛印燒豬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為誰甜?卻不成想?為誰辛苦為誰甜?後世竟奉為名句。若是東坡先生泉下有知,發現自己吃不到肉的壹番調侃變成了從小學到中學多次出現在語文試卷作文中的勵誌名句,並且多次被老師闡發意蘊,他會不會跳出來辯解:?其實,我說的是豬肉
東坡居士不但會吃會做,還知道去哪裏吃。這位老大經常在借宿佛寺的時候琢磨著早晨如何去蹭粥喝。在蟠龍寺,他就直接抱怨道:愧無酒食待遊人,旋斫杉松煮溪蔌?這寺內沒啥可吃的,緊接著就表示?板閣獨眠驚旅枕,木魚曉動隨僧粥?(《二十七日自陽平至斜谷宿於南山中蟠龍寺》)。早飯蹭壹碗粥美得很吶。
從?木魚呼粥亮且清,不聞人聲聞履聲?(《宿海會寺》)到?瀟山道人獨何事,半夜不眠聽粥鼓?((大風留金山兩日》),借宿寺內半夜經常不睡的蘇胖子,似乎最大的愛好就是躺在床上聽著早晨宣告吃飯的木魚聲。有理由相信,這位詼諧有趣的大文豪,八成會施施然地跟過去蹭壹碗來壹解腹內饑火。
這也不怪蘇大學士如此,粥這東西壹向跟佛有著不解之緣,佛寺裏熬得壹鍋好粥那便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了。
蘇胖胖心中,美食乃是至高的享受,完美的壹餐,要應丁來掌刀,易牙來調味。烹調用的水要新鮮清澈的清水,鍋碗瓢盆要清潔幹凈。柴火要勤添換控制得恰到好處。各種各樣的食物都有不同的烹調方法,有的要蒸煮晾曬,有的要小火慢燉。好豬肉莫過於小豬後頸,霜凍前螃蟹的大螯最是肥美,櫻桃煎蜜和杏酪都是美味的甜品,蛤蜊要煮到半數和酒吃,螃蟹用酒糟蒸的不能太過。天下凡是好吃的東西,蘇胖子表示自己都喜歡。吃飯的時候,還要觀賞音樂歌舞。舉起南海的玻璃杯,倒上西域的葡萄酒。這才是壹頓完美的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