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億年前的海洋中,最兇猛的捕食者莫過於奇蝦了。
奇蝦是壹類已經滅絕的大型無脊椎動物,化石表明這種動物口器有十幾排牙齒,直徑有25厘米,糞便化石長10厘米,粗5厘米。由此推測,奇蝦體長可能超過2米。奇蝦最初在加拿大發現,當時只發現壹只前爪的化石,被誤認為是蝦的尾巴。科學家還想象了壹個蝦頭,由於它不是蝦,所以命名為奇蝦。1994年,中國科學家在帽天山發現完整的奇蝦化石,糾正了從前的錯誤,所謂的“尾巴”其實是它的爪子。
科學家在奇蝦糞便化石中發現小型帶殼動物的殘體,這說明它是寒武紀海洋中的食肉動物,是海洋世界的統治者和食物最終的消費者。奇蝦的發現表明,當時海洋確實存在完整的食物鏈。新的研究發現,奇蝦的捕食肢能彎曲,腿能在海底行走,不過它的附肢沒有分化,節之間缺少關節。
它有壹對帶柄的巨眼,壹對分節的用於快速捕捉獵物的巨型前肢,美麗的大尾扇和壹對長長的尾叉。它雖不善於行走,但能快速遊泳。25厘米直徑的巨口可掠食當時任何大型的生物,口中有環狀排列的外齒,對那些有礦化外甲保護的動物構成了重大威脅。這是壹種攻擊能力很強的食肉動物,它的個體最大可達2米以上,而當時其他大多數動物平均只有幾毫米到幾厘米。
最完整的奇蝦化石出現在帽天山的頁巖中。它有壹對帶柄的巨眼,壹對分節的用於快速捕捉獵物的巨型前肢,美麗的大尾扇和壹對長長的尾叉。它雖不善於行走,但能快速遊泳。25厘米直徑的巨口可掠食當時任何大型的生物,口中有環狀排列的外齒,對那些有礦化外甲保護的動物構成了重大威脅。這是壹種攻擊能力很強的食肉動物,它的個體最大可達2米以上,而當時其他大多數動物平均只有幾毫米到幾厘米,奇蝦的食譜可能包括其他的食肉動物。它那麽大的身體,那麽大的嘴巴,還有那樣壹對大的捕捉器官,可以捕食當時最大的活物,絕對不會只吃處於食物鏈最低位置的生物,因它爪太粗,抓取微小食物反而不是那麽容易。
奇蝦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海洋中的“巨無霸”,處在食物鏈的頂端,能夠輕而易舉地獵獲足夠的食物。
沒有人會認為,在當時的海洋中,奇蝦不是‘適者’。它可以稱得上是海洋中的‘巨無霸’,處在食物鏈的頂端,能夠輕而易舉地獵獲足夠的食物,卻沒有其他生物可以威脅它的生存。但是,就像在陸地上曾經占統治地位的恐龍壹樣,奇蝦也早已絕滅了。它是在4億4千萬年前,因為海洋甲烷大規模噴發而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