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少女情懷總是吃

少女情懷總是吃

細細想來,我的少女時代雖然已經過去,不過“少女情懷”還是有的。而壹提起這個詞,仿佛總與吃離不開,也與兩個在不同時期陪我吃到天荒地老的閨蜜密不可分。

當然,我們最大的愛好也和很多姑娘壹樣,那就是,喊著減肥的口號大快朵頤。

首先是在美國留學時認識的孫小孟,我早已記不起來到底是和她怎樣熟起來的,可同作為想減肥並把減肥目的列為嘗更多美食的吃貨,我們的三觀簡直無比契合。

作為抹茶控,我們都對那似苦非苦,清新淡然的味道欲罷不能。當時她的微博名叫“壹位愛吃抹茶的小吃貨”,所以我自然而然改成了“另壹位愛吃抹茶的小吃貨”。

她本來做飯就可口,隨便壹道麻婆豆腐都能色香味兒俱全。可千不該萬不該她居然去學校飯堂做兼職,利用職務之便做各種西式簡餐、披薩、沙拉等,可以做出香噴噴滑膩膩的芝士拉絲。每次飯堂壹推出新菜式她就壹定會推薦給我。重要的是,她可以把壹種看似平庸的菜描繪得天花亂墜讓妳認為不嘗壹下前半生白活了。更重要的,是只要我在她的工作時間過去,她都會善良而講義氣的給我加很多配料,把壹道庸常的蔬菜沙拉也能打扮得風生水起讓我仿佛吃了壹道大餐。當時我們總壹起抱怨為什麽飯堂的冰激淩沒有抹茶口味,不得不說,美國人仿佛對抹茶味並不是那麽來電,可他們日常那些甜膩的香草焦糖巧克力怎麽能撫慰我們愛抹茶的心?沒想到過了壹個月後,奇跡發生了,幾乎憑借她的壹己之力,飯堂引進了之前並沒有購買的抹茶口味冰激淩,且口感細膩濃厚,回味無窮,那壹刻,她真是聖光環繞。

因為她太有趣,資深笑點低,且對美食體貼入微,每次她對食物的感慨我都記憶猶新。記得她說過“妳知道麽?Expresso的生命只有十秒,十秒之後咖啡的香醇會被苦澀浸染,所以我們要算好時間煮牛奶”;她也說芒果奶昔上面加點椰子更上壹層樓,巧克力飲品中加壹點海鹽效果會很驚艷;她還說香濃的湯裏加點蘑菇會很安逸,華夫脆餅與蛋黃醬真是相見恨晚。所以,聽著她的描述,不僅泛著香氣兒,還有滿滿的畫面感。

當壹同吃完壹餐後,我們經常會不約而同雲淡風輕地說壹句:“恩,真的很精彩。”

這樣看來,與她的合拍,不只是吃貨間聊起美食說走就走的壹拍即合,也是吃撐後的互相安慰以及下定決心絕不再犯的壹本正經,她總有壹百種方式安慰我,又有第壹百零壹種方式繼續帶我去吃好吃的。往深裏想,那其實是壹種能量場與生活頻率的相合,提個開頭便能猜到結尾。有壹次我在圖書館趕論文到很晚,肚子已經餓得仿佛滾筒洗衣機,回家路上饑寒交迫中收到她短信,壹句“我剛下班帶了些零食已經放到妳家冰箱了”真是讓我淚流滿面恨不得坐上飛毯飛回去。

其實我們還有其他***同愛好,比如都喜歡看足球。記得夏天組隊開車去新澤西看了場球賽到很晚,我們想到的不是這麽晚了趕緊回去休息吧,而是既然離紐約這麽近不再去擼頓串兒實在可惜。

後來我回國,她和男朋友留在美國工作,我的手機故障過壹次又經歷了換號,很多與她的短信聊天記錄都沒保存,真的很遺憾。可我依然記得和她聊天時畫風的變化以及心情的愉悅,這種感覺不會隨著時間地點的改變而改變。

記得她說,“兩條培根可以升華任何三明治,也能升華披薩。”如今卻發現,她升華的,是我原本庸常而平淡的留學生活。 也許壹個好閨蜜能帶給妳的最大財富,便是讓我用她的態度去熱愛美食,以及熱愛生活。

下面高小明華麗登場,與她第壹次見面特別神奇,是在壹個學長家的聚會上,很多人壹起涮火鍋,高小明恰好坐在我旁邊,那壹晚上,我們估計是只顧得各吃各的,最後吃累了互加了臉書。

於是高潮來了,在某天在圖書館寫論文萬念俱灰的壹刻,我打開了臉書,第壹條刷到的,便是她做的新鮮出爐的壹鍋蛋撻,憑借吃貨的敏銳,隔著手機我都能聞到那香氣也確定味道必須好吃到流淚。於是我好奇地點進她的頁面,頓時發現浩大的相冊,九成都是她做的美食圖,手藝絕對夠開店。她作為交換生到美國可真是有滋有味時間利用最大化,從牛軋糖到草莓泡芙,從抹茶酥到杏仁蛋糕——那壹刻,我像是撿到了寶,從圖書館徹底遊離出來,味蕾迸裂,靈魂亂跑壹圈兒才回來。

我忍不住給她點了很多贊,然後留言求帶,誰知她和我不在同壹城市而且近期交換結束就要回國,只能無奈的含淚相約北京見。

蒼天有眼,回北京後我們真的沒少約,先是我壹個人戰戰兢兢坐地鐵去五道口去找她,校園都沒怎麽逛就被她帶去壹家很隱蔽的居酒屋,後又壹起約著從東坡肘子抹茶蛋糕吃到天王烤鴨包。印象很深的是有次壹起去五道營附近的壹家復古車廂咖啡館,作為壹個即將完美畢業的工科女,她居然深沈而純潔的表達了畢業後她想開家店的願望。我們從美國的美食聊到北京的,再聊到各自家鄉的,而後聊起彼此都很愛的旅行。這時發現,對旅行地的選擇標準完全壹致,那就是:那裏景色可以不是最佳,但壹定要有令人稱贊的美食!她有次去韓國旅遊,直接霸氣托運回壹大箱零食;前不久去日本開學術會議也是順便做了靠譜的美食代購;她和男朋友遊臺灣,居然邊吃夜市美食邊吃酵素促消化。後來我們壹起去北京郊區度周末,細心的她連紅棗杏仁茶都隨身備著。已經不知發生了多少次,我在單位看電腦猛然收到她微信“學校四川美食節開始了妳快來!”然後壹看檔期調不開隨即陷入深深地憂傷。

對了,她是我認識的,最清新可人的清華工科女博士。可以想象到的是,如果她以後留校講課勢必會迷倒壹片少男少女。

我們現在都很愛去日本旅行,壹是因為簽證手續相對簡單,自己就可以搞定,二是基本不受時差困擾,到達即可開始行程,三是語言方面沒有太多壓力,而最重要的壹點,是那裏的食物太誘人,讓人根本抵擋不了。我在京都吃抹茶甜品,她在北海道參觀白色戀人工廠,從主食到甜品再到飲料,總有壹款適合妳。雖然我們還沒機會壹起湊好檔期去旅行,可每次都會各種交流反饋吃貨心得,我想,這種討論本身就讓人動力十足。

總之,在庸碌的歲月裏,能和她穿越半個京城壹起去吃頓好吃的,就像被翻了牌子壹樣激動。

瘋狂世界,人生海海,紅顏難免多吃,她竟和我壹樣。所謂少女情懷,無非元氣滿滿,可愛即正義,萬物皆可萌,這是對食物的態度,亦是對人生的態度。感謝她們的壹路陪伴,這惺惺相惜的溫暖,足以讓人在雪中忘記嚴寒。

最重要的是,不吃飽喝足了如何能以少女情懷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