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美食排名前十:
1、納西烤肉
納西烤肉是麗江茶馬古道上流行起來的壹道傳統的馬幫菜,由主料新鮮五花肉經過香料腌制,然後火烤,再油炸而成。看上去油光閃閃,貌似很油膩,但是吃起來外皮金黃松軟,肥肉肥而不膩,瘦肉細嫩留香。
2、臘排骨火鍋
麗江臘排骨是用豬肉排骨,加大量食鹽腌制,有的會加些輔助的酒、白糖、香料等,放到可以濾水的木桶中,經約15天腌制後,鹽味已經深入骨髓,骨頭與肉的味道融在了壹起,水分被大量腌出來,這時,肉的香味還不足;經食鹽腌制後,拿出來在背陰通風處晾幹,晾的時間在壹個月到三個月之間,然後其味道變得“臘味十足”了。
3、米灌腸
米灌腸分為黑米灌腸和白米灌腸兩種,黑米灌腸是將蒸到九成熟的糯米,加上豬血漿、鹽巴、茴香籽和花椒等幾種佐料攪拌均勻後,灌到豬腸子裏,用蒸鍋蒸熟;而白米灌腸則是將豬血漿換成雞蛋清,蒸熟後就是白米灌腸了。米灌腸蒸熟後,可以切成片就熱吃,也可以放涼後用油煎著吃。不論怎麽吃,都很爽口,是納西族請客時必不可少的食品。
4、阿安酸奶
麗江比較出名的酸奶有兩種,壹是牦牛酸奶,到處都有賣,跟別的酸奶沒什麽兩樣,但特別好喝;另外壹個就五壹路的阿安酸奶了,現釀濃郁的酸奶,用非常漂亮印有藍色花朵的古色小碗盛著,在享受美味之余還讓人不禁懷念這美的經典。
5、麗江豆燜飯
雲南省四季如春,常年時鮮蔬菜不斷。隆冬季節青蠶豆、青豌豆等蔬菜上市,所謂青蠶豆米即尚未完全成熟處於生長期的綠色蠶豆,剝去兩層外殼,留下的肉仁,自然翠綠鮮嫩回甜。每年春節期間青蠶豆或青豌豆上市,民間都做豆燜飯嘗新的習俗,民間還常將其加工成青豆燜飯待客。豆燜飯看上去豆綠飯白肉吃,吃起來豆甜飯糯肉香,別具風味。
6、麗江汽鍋雞
汽鍋雞,因用汽鍋蒸制而得名。昆明南部建水出產的紫陶汽鍋,采用當地的紅、黃、青、紫、白五色陶土制成,具有“色如紫銅,聲如罄鳴,光潔如鏡,永不褪色”的特點。汽鍋雞是雲南的名菜之壹,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間流傳。建水出產壹種別致的土陶蒸鍋,叫“汽鍋”,是專門用來蒸食物的。
7、吹肝
滇西北各民族(白族,彜族,納西族等)常采用的豬肝的吃法。將新鮮豬肝用插入的麥竿兒吹脹到最大,然後撤掉麥竿兒,將脹大的豬肝用蒸籠蒸熟,放涼切片,拌入芫荽,醬油,醋,辣椒,味精和鹽即成,味極爽口,沒有通常豬肝特有的難吃的味道。
8、冰粉涼宵
冰粉涼宵,雲南很多地方都有的小吃,在古城路邊來上壹碗,香甜可口,別有壹番風味。冰粉是特殊的小小的果實用紗布包了揉出來的半透明晶體,爽滑可口。涼宵則是用米粉做的,熬制壹鍋米粉後用特定的鬥笠瀝出小小的顆粒,味道也是很特別。食用時再舀入幾勺紅糖漿、玫瑰糖、木瓜水、芝麻等等。在四方街有賣。
9、麗江粑粑
麗江粑粑是納西族獨具的風味食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明代《徐霞客遊記》中即有記載。其特點之壹是色、香、味俱佳,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用麗江出產的精細麥面,加註從玉龍雪山流下來的清泉合成面團,在大理石石板上抹搽植物油,再搟成壹塊塊薄片,抹上化油,撒上火腿末或白糖後卷成圓筒狀,兩頭搭攏按扁,中間包入芝麻、核桃仁等佐料,再以平底鍋文火烤熟煎成金黃色,即可制成。
10、雞豆涼粉
麗江古城的街頭,還有壹種著名風味小吃叫“雞豆涼粉”。雞豆涼粉系取自麗江地產的壹種雞豆(又名“雞碗豆”)磨面濾漿做成的壹種涼粉小吃。因雞豆富含黑色素,做成的涼粉外表呈現黑色,所以人們又稱做“黑涼粉”。將雞豆泡透磨細過濾成漿,然後煮熟為灰白色,侄入各種容器冷卻成形,便是雞豆涼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