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米線的做法壹:取新鮮米線,拌入芝麻醬、芝麻泥、香椿水、鹽水、蒜汁、辣椒油等,再放韭菜、香菜、剁腌菜等,即可食用。其味清涼酸辣,香郁鮮美,為夏、秋兩季美食。其又有特殊作法者,或配以鱔魚,稱“鱔魚涼米線”;或配以特制之酸湯,稱“酸湯涼米線”,最普遍的吃法就是配上雞絲,雜醬,等。
涼米線的做法二:雞肉(熟)、紅、白蘿蔔、海蜇、木耳分別切絲;韭菜、香菜洗凈切段;米線用涼開水洗後瀝幹水分,裝入碗中;放上紅、白蘿蔔絲、韭菜段、發木耳、海蜇絲、薄荷、香菜段、雞絲、香酥、鹵雞蛋(擺好);食用時拌勻入味即可。
涼米線的主料及配料:主料:秈米粉(排米粉)200克輔料:雞肉10克,白蘿蔔3克,紅蘿蔔3克,韭菜3克,木耳(水發),2克,海蜇皮2克,薄荷2克,香菜2克,雞蛋10克,芝麻1克,花生仁(炒)1克,調料:甜醬油3克,醬油3克,花椒油1克,辣椒油2克,蔥汁2克,姜,鱔魚涼米線的配料:主料:米線1000克。 配料:豌豆粉200克,鱔魚、水份肉皮各100克。 調料:精鹽、花椒面、鹹醬油各5克,面醬8克,味精3克,辣椒面、韭菜、大蒜、油渣泥各10克,鮮薄荷15克,醋20克,熟菜子油50克,紅糖30克,肉湯100毫升。
好了介紹了這麽多大家應該都會做涼米線了吧!現在我再詳細的和大夥說說涼米線: 涼米線又稱為什錦涼米線,是將米線置入碗中,加入醬油、醋、蒜泥、香菜、韭菜或豌豆苗及辣椒油、芝麻油等調料到合後食用,再淋上五色調味料,可當作筵席菜中拼盤的墊底。
好了,以上信息相信妳們都掌握了吧!那就快拉和我壹起做涼米線吧!
第二篇
過橋米線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在中國這個註重飲食的國家,東南西北個個地方都能找到各具特色的美食。當然,每個地區的風味不同,人人也都各有所好,從宴會的正餐大菜,到街頭的風味小吃,都是許多美食家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在眾多的美味佳肴中,我卻最喜愛雲南的“過橋米線”。
記得第壹次吃“過橋米線”是很偶然的。那是個星期天,跟媽媽逛街不知不覺都過了午飯時間。碰巧經過豐富路,看到壹家“雲南過橋米線”店剛巧在新開張,推開店門,香噴噴的雞湯味便撲鼻而來,雖然不是正常就餐時間,但是潔凈寬敞的店堂裏還是有不少客人在品嘗美味。當服務員把熱氣騰騰的壹大碗飄著金黃雞油的濃湯和各種菜品及燙熟的米線放到桌子上時,我的食欲立刻就被打開了。我迫不及待地按照服務員的指導,先將肉片、火腿片、鵪鶉蛋以及熟的雞塊等主料倒入濃湯,然後將蔬菜、蔥花、香菜等佐料倒進湯裏,最後再將雪白的米線放入其中並用筷子輕輕地在湯裏攪拌。此時,濃郁而撲鼻的雞湯香味不斷刺激著我的味覺,看著濃湯裏漂浮著的薄如蟬翼的白色肉片和紅紅的火腿片、整塊白皮粉肉的雞腿、翠綠的蔥段、菜秧以及黃白相間的鵪鶉蛋,壹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小吃在自己的親自參與下已經完美地呈現在了我的面前。我輕輕地嘗了壹口,哇,壹時間,肉的鮮嫩與米線的清香以及雞湯的轉請保留此標記鮮香壹下溢滿我的口中,天下怎麽還有這麽美味的東西啊?我簡直難以置信!我不停地壹口接壹口地吃著喝著,最後要不是肚子實在撐不下了,我真想把那碗雞湯喝個底朝天。
品嘗過“過橋米線”後,我問媽媽:“這麽好吃的東西是誰發明的?為什麽叫這個名字氨媽媽笑著說:“這裏可有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呢!據說清朝時期,雲南蒙自縣城外有壹湖心小島,有壹個秀才為求安靜在小島上苦讀詩書,而他的壹日三餐都要靠妻子過橋送來。可是路途遙遠,每次飯菜送過來都變涼了。做妻子的為此焦慮歉疚。有壹天,妻子做了丈夫最愛吃的雞湯和米線,為了方便攜帶,雞湯和煮熟的米線是分開的,而在送去的途中,妻子因為過度勞累而暈倒在小橋邊。等到秀才尋來並喚醒妻子時,他們驚奇地發現裝雞湯的瓦罐還是熱的。原來是雞湯上壹層厚厚的油阻止了熱量的喪失。從此妻子每天依法炮制,秀才吃上了熱乎乎的飯菜,讀書也更加用心,終於考上了狀元。因此後人就把這種方法做出來的米線叫作‘過橋米線’,並因此衍生出了秀才米線、狀元米線、牛肉米線等等許多品種。由於其湯燙味鮮、肉片細嫩、米粉清香等特點,所以成為雲南地區別具壹格的傳統風味美食”。
聽了媽媽的介紹,我更加對“過橋米線”這種雲南的風味美食情有獨鐘了!因為它不僅美味,還書寫了愛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