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特產大全
通海豆末糖
豆末精是通海縣傳統名牌產品,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豆末糖以優質黃豆為主料,加工精細,層次均勻,具有“香、甜、酥、脆、人口無渣”的特點。
芝麻片
玉溪市傳統名特食品, 1922年首創。采用上等白芝麻、優質白糖、葡萄糖、精煉油等為原料,以獨特工藝精制而成。具有色澤光潤、迎光透明、片薄均勻、酥脆爽口等特點。
哀牢春三珍
主產於新平縣哀牢山主峰地帶。甜菜,又名珍珠萊,味鮮美,性清涼;茨頭菜,屬木本植物,味苦可口;羊奶菜,因體內有似羊奶壹樣的漿汁而得名。
華寧幹米線
選用優質大米為原料,經九道工序加工而成。產品色澤潔白,清亮透明,絲質細膩,筋骨好,柔軟可口。貯存時間長,可煮食、涼拌或炒吃。
通海民族銀飾品
通海制作金銀首飾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產品有銀制鈕扣、鬥笠帶飾、圍腰裝飾、大方手鐲、三絲、包頭鏈、耳環、戒指、項鏈、腰帶等20O多個花色品種。
通海布傘
通海布傘廠生產的“秀湖牌”尼龍折疊傘,結構精致、色彩絢麗、攜帶方便。兒童傘小巧玲進。布傘***有13個規格,67個品種。
錠子眼藥
通海縣城“老撥雲堂”藥店於清雍正六年創制的“錠子眼藥”,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其功能是清熱解毒、消炎鎮痛。對暴發火眼、目赤腫痛、風癢流淚等眼疾療效顯著。同時兼治無名腫痛、內外痔漏、風火牙痛。
元江檳榔
康熙間元江知府章履成,有《元江雜記》五首:述元江風土人情,其中雲:
十樹檳榔中戶產 兩栽粳稻上農田。
其自註說:每樹檳榔成熟,可得壹金。稻谷壹年兩熟至三熟,在清初元江種檳榔已是當地人民的重要收入,有十樹檳榔即等於中戶產業。檳榔在元江,向來是文人騷客的重要題材,留下不少《檳榔詞》,《檳榔賦》。
元江壩子氣候炎熱,終年無霜,為檳榔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環境。清初《元江府誌》有種植檳榔的簡略記載,當時就馳譽滇南。檳榔鮮品青果,剖開後用藤條穿串。幹果稱“殼檳”,將殼剝去曬幹存儲名“檳仁”。檳榔藥名大腹皮,是元江民間極普遍的待客食品,故史籍上有檳榔得名於客人雅稱“檳郎”的記述。成串的“檳榔吊”是家裏逢年過節和辦喜事的陳設品。“看(饋贈)檳榔”是青年男女相愛定情的特有方式。元江傣族、白族地方的男女老少都有嚼檳榔的習慣,將檳榔入口細嚼,其色漸呈殷紅,染唇如蔻丹,紅潮陣陣湧上面頰,像喝醉了酒。
元江蘆薈
蘆薈的價值近年為人們大加重視。《辭海》說“蘆薈主產於熱帶非洲,我國雲南元江有野生。” 蘆薈就是神奇的元江野生仙丹“天火草”。
元江野生天火草是多年生常綠草本,屬百合科。肉質肥美,皮如碧玉,心賽水晶、花似火紅,成熟期短,壹年半均可使用,周身是寶入藥。主要分布在元江流域的幹熱河谷,有極強的耐旱及再生能力。
據元江哈尼族、彜族、傣族祖輩相傳,天火草可用於刀傷、火傷、燙傷,有殺菌凝血、消炎止癢、增強免疫,對皮膚有極強的再造能力。美容、美發、沐浴護身、保濕養顏、除斑紋去粉刺、抗老化,去粗糙、防輻射、軟化皮膚保持細嫩潔白,又可做為美味佳肴,可消食通氣、排毒抗癌,防治糖尿病,通經活氣,改善循環及健康狀態,使人達到睡眠充足精力充沛。又具有觀賞價值,形美花艷,裝飾庭院、廳堂、美化環境,凈化空氣。在元江地區野生天火草被視為珍寶,天賜仙丹妙藥,被人們美譽為“火煉丹”、“火不傷”、“打不死”等。
元江野生天火草也就是現代人所稱的“蘆薈”,邁年元江大面積栽種,形成壹個新興的優勢產品。
相關信息:雲南旅遊 雲南旅行社 昆明旅行社
本篇文章來源於 雲南旅遊散客網 原文鏈接:/news2/news-fid133-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