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三門有什麽特色小吃

三門有什麽特色小吃

三門地方特色小吃 三門民間飲食文化,鄉土風情濃郁,地方特色菜、特色點心異彩紛呈。主要以三門青蟹、健跳琴江魚王、涅浦望潮、高梘鯔魚、橫渡香魚等眾多地方小海鮮,以及麥焦、糟羹、團、圓、菁餡等眾多地方小吃最具特色。三門以盛產三門青蟹為代表的魚蝦、貝殼類等小海鮮而聞名,主要有三門青蟹、三門小白蝦、梭子蟹、南美白對蝦、蟶子、花蛤、牡蠣、鮮泥螺、海螄、毛蚶、血蚶、香螺,素有東海“黃金灘”之美譽。 品種繁多的小海鮮為三門的飲食文化畫上了濃墨重彩的壹筆。三門小海鮮在烹飪中講究的是壹個“鮮”字。當然,這與當地漁民們長期以來形成的食用方法不無關系。過去,三門灣的漁民們在船上捕漁的時候,喜歡把剛剛捕撈上來的小海鮮與海水壹起清煮,然後加以食用。或者將蝦、蟹等小海鮮去殼,加入本地的三門糟燒和蔥、姜等調料嗆制食用。三門青蟹、三門小白蝦、南美白對蝦、蟶子、花蛤、牡蠣、毛蚶、血蚶、香螺這些小海鮮都適合清煮,放點姜片與蔥白,簡單的烹飪,確能夠將鮮味恰到好處的保留下來。 當然,三門小海鮮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融合了壹系列各地的烹飪手法,比如紅燒小海鮮系列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小有名氣,如紅燒鯔魚。特別是三門蟶縊的燒法令人叫絕,三門蟶縊可以生炒,蟶肉也可與蛋、肉等事物拌炒,鮮美可口。並且三門蟶縊可以與三門鹽場盛產的鹽炮制鐵板蟶,這道菜的特點是鹽的清香與蟶的鮮味天然巧合,讓人食而難忘。 除了小海鮮之外,三門的風味小吃也是非常的豐富,主要有麥餅、食餅筒、麥焦頭、麥焦、松花糕、烏飯麻糍、青團、湯圓、“推沙”、糯米餅、卷糍、扁食等。三門灣鋸緣青蟹上乘的烹飪方法 食用前先用清水沖洗,再殺之(可用筷子從其雙眼刺入破壞中樞神經使其螯足放松),而後去縛刷洗挖內臟(註:清蒸、清煮時不挖洗內臟)。三門灣鋸緣青蟹的烹飪方法約二十余種,下面列舉為最常用的幾種: 芙蓉青蟹原料:青蟹500克;方法:清蒸;配料:雞蛋2只,黃酒1兩,鹽10克,味精,水。 姜蔥青蟹原料:青蟹500克;方法:清炒;配料:生姜,蔥,黃酒1兩,鹽10克,味精,糖,油。 青蟹豆腐煲原料:青蟹500克;方法:清燉;配料:豆腐250克,香菇,筍,肉絲,生姜片,蔥,大蒜,黃酒,鹽10克,味精,糖,油。 百花青蟹丸原料:青蟹500克;方法:清煮;配料:澱粉50克,蛋清,香菇,筍,黃酒,鹽,味精,糖,油。糟羹正月十四,也就是元宵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糟羹。用剁細的菜;*肉,*耳朵;蛤礪;油豆腐;豆腐幹;魷魚幹等這些餡料炒熟,再加水燒滾加入早米粉。香味襲人,柔軟可口,是傳統的節日佳肴。好有個習俗是每到這個節日的時候,不管什麽人都可以去吃。魚頭吃魚頭已成時尚。因為魚頭味美,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含脂肪較少,壹般為1-3%(較多的魚為8-15%),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K。尤其是富含兩種不飽和脂肪酸:22碳六烯酸(DHA)和20碳五烯酸(EPA),它們對清理和軟化血管、降血脂以及健腦、延緩衰老都有好處。 但很多人吃魚頭不講究方法,感覺效果不佳。近日,記者訪問了醉魚頭火鍋劉總,請教了吃魚頭火鍋的要領。 煮燙火候———先用大火燒至鍋底沸騰,之後改中旺火煮3分鐘,然後再用中細火煮2分鐘後即可食用! 消費標準———專家建議:人均每周消費2-3次,每次消費1-1.5斤即可,不要少吃,不可多吃! 食用方法———吃時應按照魚唇、魚腦、魚頭的順序進餐,作以小料,品味魚香、辣香。吃魚皮時要細細品味,講究壹個慢字;吃魚唇、魚腦時要快,壹吸而入,停在口中,松軟嫩滑,順喉而下,妙不可言。烏飯麻糍采“山烏飯”嫩葉搗碎取汗,拌和糯米加糖,蒸制成麻糍,色烏紫,別有壹股香味。推沙用糯米浸水瀝幹,蒸熟,放在石臼內搗粘,作成饅頭狀,面滾芝麻、白糖,接新客,請女婿,或僅加紅印,作探親訪友的禮品。松花糕用糯米粉加糖,摻上少量新采的松花,揉成粉團,切片烙熟,黃澄澄、軟綿綿,吃來柔糯香甜,是配肴的好食品。食餅筒食餅筒俗稱“麥焦”,用紙樣薄的麥焦皮(也有用米漿烙的米筒)包上肉片、蛋皮、蝦幹、豆面、米面、豆腐、綠豆芽、筍絲、芋艿、蘿蔔絲等,柔軟可口,別有滋味,是傳統的節日食品。 青團俗稱“青燕”。清明節,家家戶戶采綿青(鼠曲草)、糯米青嫩草,煮熟搗糊,拌和糯米揉成團,嵌進餡料,餡料有甜有鹹,再在正反兩面貼上新采的梓樹葉,用蒸籠蒸熟,老少鹹宜,亦常作上墳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