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潮汕美食,雞籠餃,甘草水果,鳳凰炸豆幹

潮汕美食,雞籠餃,甘草水果,鳳凰炸豆幹

雞籠餃 是廣東 潮汕 地區傳統小吃,屬於粵菜系。造型美觀,皮嫩,餡鮮味美。將面粉放在臺板上,中間扒凹,加入開水150克,拌勻揉透搓成條,摘為24個面劑,用面棍搟成薄圓形餃皮。將瘦肉切碎,蝦仁、筍肉、蔥白、香菇切成細粒,壹起泡熟潷幹,魚帝脯炸後切末,加入味精、精鹽、胡椒粉、濕澱粉拌成餡料,分為24份。火腿切末待用。將餃皮放上餡料,包攏,提成雞籠樣狀,餃口放上火腿末,入蒸籠蒸熟取出。上席時淋上熟豬油。跟上香醋2碟。

雞籠餃制作:

雞籠餃主料

精面粉200克、瘦肉200克、濕香菇30克、蝦仁100克、(魚帝)脯25克、火腿25克、熟筍150克、蔥白25克、熟豬油30克。

雞籠餃配料

濕澱粉、精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雞籠餃做法

1、將面粉放在臺板上,中間扒凹,加入開水150克,拌勻揉透搓成條,摘為24個面劑,用面棍搟成薄圓形餃皮。

2、將瘦肉切碎,蝦仁、筍肉、蔥白、香菇切成細粒,壹起泡熟潷幹,魚帝脯炸後切末,加入味精、精鹽、胡椒粉、濕澱粉拌成餡料,分為24份。火腿切末待用。

3、將餃皮放上餡料,包攏,提成雞籠樣狀,餃口放上火腿末,入蒸籠蒸熟取出。上席時淋上熟豬油。跟上香醋2碟。

雞籠餃特點:造型美觀,皮嫩,餡鮮味美。

走在 潮汕 的大街小巷裏,隨處都可以看到壹些小攤擺著琳瑯滿目的“ 甘草水果 ”。很過外地人壹聽到甘草,壹般都覺得是壹味中藥,其實在潮汕,甘草是壹種特色的小吃。將水果切成塊狀,拌上甘草汁,糖等等,就是酸甜可口的甘草水果了。有些攤位還會拌上芝麻,香菜末,姜末等!

“甘草水果”具有有很的 健康 功效:幫助消化,止渴生津,解毒祛痰,清燥潤肺,減輕咳嗽。

甘草水果制作方法:

原料:各種水果、糖、精鹽

制作方法:

1、將水果洗凈,分別切片。

2、將甘草放進沸水,至甘草出味撈出,放進白糖和精鹽,做成料液。

3、料液用保鮮盒盛起,放涼後將青芒果、楊桃放入,加上蓋,反復顛簸。

4、放置冰箱,腌制幾小時便可取出食用。

註:壹鍋甘草汁需要熬煮6小時沈澱12小時,足足需要18小時才能出爐!

甘草水果品種繁多,只有想不到,沒有甘草拌不到的!

鳳凰炸豆幹 是 潮州 市鳳凰鎮聞名遐邇的地方小食,凡到 鳳凰山 旅遊 的人,都必定要壹嘗這名小食而後快。

鳳凰炸豆幹為什麽會這麽聞名呢?這首先要歸功於山清水秀的鳳凰山。鳳凰山山勢巍峨屹立,終日雲霧繚繞,飛流瀑布,十分雄偉壯觀。鳳凰山的泉水,和山上的天池水脈脈相承,特別清冽甘甜,小呷壹口,令人如飲天上甘露, 且富含各種有益人體的礦物質。

鳳凰炸豆幹,正是以鳳凰山的山泉水和優質黃豆精制而成,它和壹般豆幹不同之處,吃後有著壹股特別清爽的感覺。

鳳凰山上長有壹種被鳳凰人稱為“草仔”的草本植物,“草仔”色澤青翠,小葉略圓,高約二三十厘米,在鳳凰山區幾乎每個角落都可見到,生摘後放到嘴裏壹嘗,除有壹股淡淡的薄荷味外,還略帶苦甘。鳳凰人吃炸豆幹,都要采來“草仔”,用清水洗凈,和著豆幹,蘸醬料壹起吃下,有消食開胃的功效;更重要的是清爽的炸豆幹,和略帶薄荷味、苦甘味的“草仔”相配,味道上相得益彰,口感非常好。

鳳凰炸豆幹在鳳凰地區已有幾百年 歷史 了,至今仍是潮州人特別喜愛的地方特色小食之壹,吃鳳凰炸豆幹時,除要和“草仔”壹起吃外,還可蘸辣椒蒜泥醋等醬碟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