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作《陸文夫·小巷深處》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作者簡介 陸文夫1928年3月23日生於江蘇省泰興縣長江邊上壹個名叫四圩的小村莊。6歲隨家人遷居靖江縣夾港。夾港這個與上海相連的水陸碼頭匯集了社會上三教九流的人物,給童年陸文夫以深刻影響,並且體現在他後來的小說創作中。1944年16歲時患傷寒病到蘇州探親休養,從此與蘇州結下不解之緣。病愈後回泰興在楊陋學塾讀初中。17歲初中畢業,考取有名的蘇州中學回到蘇州。讀高中期間閱讀了大量外國文學作品,對社會現實有了深刻的認識,於是決定投身革命。1948年冬冒險穿過國民黨封鎖線去蘇北解放區,準備打遊擊,卻被分配到華中大學幹部訓練班學習。不久國民黨全面崩潰,他隨軍南下,在新華社蘇州支社當采訪員,開始了8年的記者生活,廣泛接觸了社會生活,萌發了創作沖動。1955年初在《文藝月報》上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榮譽》。1956年發表《小巷深處》,引起很大反響。次年調入新成立的江蘇省文聯專業創作組,不久因與高曉聲、方之等創辦《探求者》受到錯誤批判,被貶回蘇州,在機床廠當工人。1960年壹度回南京搞創作,不久又變成批判對象,回到蘇州在紗廠當機修工。“文革”期間備受沖擊,1969年底全家下放到蘇北射陽縣農村勞動。“四人幫”被粉碎後,1978年重返文壇,創作了 《獻身》、《小販世家》、《圍墻》、《美食家》等優秀作品。在第四次中國作家協會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國作協副主席。
內容概要 蘇州城的秋夜,昏黃的街燈把白楊樹婆娑的樹影投在石子路上。城東北角壹條鋪著石板的深深小巷裏,壹個窗口透出燈光。燈下,壹位俊俏的姑娘坐在書桌前雙手托著下巴默想。眼圈兒發暗,像是痛苦與折磨留下的印記。巷子裏很少有人了解她,只是看到她白天出門上班,晚上讀書。郵遞員知道她名叫徐文霞,是紗廠工人。給她送信來,她接到信常常愁眉苦臉,有時甚至把信撕掉。現在她憂郁地坐在燈下,不由得回憶起屈辱的過去——秋雨淅瀝的黃昏,寒風凜冽的冬夜,蘇州城閶門外的旅館旁邊,妖艷的 *** 幽靈似地遊蕩著,嗲聲嗲氣地拉客,哄笑聲、叫罵聲不絕。這群 *** 中有徐文霞,那時她17歲,被老鴇稱作“阿四妹”。……這些事情已過去很久,但她壹想起來仍然心裏發抖。1952年人民 *** 把 *** 集中起來送進婦女生產教養院,治病、訴苦、學習生產技術。徐文霞在那裏度過了難忘的壹年,連父母都不知道的她第壹次享受到了做人的尊嚴。從教養院出來她進工廠當了女工,幾次調動工作之後就沒有人知道她的過去了。她勤奮、聰明而且美麗,小夥子們投來灼熱的目光。但她害怕了。她怕那目光透過她的現在看到過去的惡魔,從而變為鄙視和冷漠。所以小夥子們的信使她為難:“誰能和做過 *** 的人有真正的愛情?別嘗這杯苦酒吧!”她孤獨又寂寞,常在夜晚蒙著被子流淚,或者拼命讀書……。但今晚,打開書本她卻怎麽也讀不進去,大學畢業的技術員張俊的影子總是在她面前晃動:年輕的臉上放著光,常跑到她身邊來,好像有什麽事情,卻又漲紅了臉無聲地走開。今天他要幫助她學習文化,她竟然滿口答應,對青年男性設下的防線崩潰了。張俊純真的眼睛使她心中充滿幸福的幻想,但悲慘的往事又使她不寒而栗。她伏在書桌上抽泣起來……。秋天到冬天,徐文霞的生活充滿了陽光。每天下班張俊都到她房裏來,面對面給她上課,然後她寫作業,他坐到另壹張桌子上讀自己的書。她擔心他看書時間長悶壞了腦子,有時去搔他的後腦勺,有時遞過去壹個蘋果。累了,他們手拉手在夜色籠罩的街頭散步,踩著路上的梧桐葉,望著北寺塔高大的黑影。但有時夜裏她夢見張俊指著她的鼻子大罵:“我把妳當塊白玉,原來妳做過 *** !不要臉的東西!從此壹刀兩斷!”她驚醒過來,渾身冷汗,淚水濕了枕頭。初冬的壹個早晨,徐文霞打扮得漂漂亮亮,挽著張俊的胳膊來到留園,漫步在幽靜的小道上。在紫藤架下,張俊吐露了藏在心底的渴望:“文霞,我們結婚吧!在人生的道路上兩個人攜著手,沒有爬不過的高山,渡不過的大河!”徐文霞沈浸在幸福裏,幾乎掉下淚來。但走到壹座土山下面,壹個扁平臉的男人看到徐文霞,恭敬地說:“妳好呀四妹,妳還在蘇州嗎?”徐文霞和他打了個招呼,就慌亂地拉著張俊奔上山頂,渾身顫抖。張俊問是怎麽回事,徐文霞回答說那是壹個熟人,“四妹”是她的小名。然後借口天冷拉張俊出了留園。壹天,徐文霞聽到有人敲門,開門壹看,沒想到進來的是那天在留園遇到的扁平臉男人。這人名叫朱國魂,解放前是投機商,第壹個占有了她,抱著她的身子殘酷地蹂躪。現在看到他,徐文霞又厭惡又恐懼,覺得自己有把柄落在這個人手裏。朱國魂已將她近來的生活、工作、戀愛情況打聽清楚,以“解放前的那段交情”相要挾,借口擺小攤缺少本錢,詐走了徐文霞壹個月的工資。徐文霞撲到床上失聲痛哭。從此她面容消瘦,目光呆滯。有時張俊來晚壹點,她也以為是朱國魂告了密。她怕聲音,擔心朱國魂又來糾纏。張俊的溫暖使她平靜下來,她開始準備結婚用的花布、綢料,在痛苦的生活裏編織美好的夢。沒想到有壹天朱國魂徑自闖進屋來,奸笑著討喜酒吃,說上次借的錢已用完。徐文霞心中燃起了怒火:拼了吧!跟這個畜生!但看到裝著結婚用品的衣箱,心又軟下來,手抖抖地摸出20塊錢。朱國魂得寸進尺,竟要在這裏過夜。強壓在心底的痛苦、屈辱和憤怒爆發了,徐文霞撲過去拼命,朱國魂溜出門去。徐文霞頭發蓬亂,臉色發青,堅定地來到張俊宿舍,撲在張俊懷裏,淚如泉湧……。她訴說了過去的壹切,請求張俊忘掉她,並原諒她隱瞞了這麽久,然後在心底裏道壹聲“再見”,無聲地退出門去。夜深了,冷月掛在天空,屋瓦凝起濃霜。張俊在鋪著石板的小巷裏徘徊,他無法把自己熱戀的美麗善良的姑娘和 *** 聯在壹起,痛苦噬咬著他的心。他咆哮了:“是誰在潔白的綾羅上染了壹個斑?是誰在清澈的溪流中吐了壹口痰?不能怪她啊!在那個黑暗的時代裏,壹個柔弱的孤兒怎麽能主宰自己?”不過想到將要伴隨自己壹生的姑娘曾經是 *** ,他又躊躇了。但想起徐文霞給他的激勵,想起徐文霞懷著那樣壹顆痛苦的心來愛他,他覺得自己很渺小,在世俗的閑言和傳統觀念面前成了敗兵。他終於對著夜空發問:“和這樣聖潔的姑娘在壹起,會有什麽玷汙了妳?”他轉身跑到徐文霞門前,舉起拳頭拼命敲門。在古老美麗的蘇州城的睡夢裏,小巷深處的敲門聲壹陣緊似壹陣……。
作品鑒賞 小說創作於新中國成立不久。那時候大多數作家主要致力於描繪戰爭年代的鬥爭生活和英雄人物,或者歌頌社會主義新中國。但初登文壇的陸文夫卻有自己審視生活的獨特眼光。他的《小巷深處》描繪了徐文霞這種慘遭舊社會蹂躪過而現在幾乎被人們遺忘的小人物的精神生活,因此強烈地震撼了人們的心靈,轟動了文壇。小說的成功首先在於它通過生動曲折的故事展示了主人公心靈世界的美——這可以稱作“人性美”。徐文霞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曾經有過屈辱的、不光彩的過去。但她對人、對生活充滿愛心,向往純真的愛情和幸福的生活。因為過去的恥辱,她不敢接受青年們的愛情,在與張俊相愛之後,又從心底感到愧疚。這膽怯和愧疚實質上是從反面證明了她的善良與純潔。她追求美好、純潔的事物,因此不願讓自己的恥辱去玷汙別人。張俊也是壹位純潔、善良的青年。在得知自己熱戀著的姑娘曾經做過 *** 之後,他雖然產生了壹定程度的猶豫和深刻的痛苦,但最終還是勇敢地去敲徐文霞的門。他失去了占有愛人貞操的權力,但他以得到愛人純潔善良的心為自豪。他是以壹個世俗意識和傳統觀念的勇敢挑戰者的姿態出現的,因此具有崇高、悲壯的美。在展示主人公心靈美的時候,小說采用了對比的手法——主要是與那個貪婪、 *** 、外貌和心靈壹樣醜陋的朱國魂的對比。對主人公心靈美的展示壹方面使作品具有了評價特定歷史時期社會生活的意義,因為徐文霞做人的權力和尊嚴以及純潔的愛情都是社會主義新中國給她的。同時,這種展示又超越了對壹般社會生活的評價,而深入到探索人性與道德的層次中去。因為張俊心靈的沖突本質上是現代意識和傳統觀念的沖突。作品因此具有了更豐富的思想蘊含和永久的生命力。小說的成功還在於對主人公心靈世界復雜性和痛苦的情感歷程的生動展示。寫徐文霞,著重寫屈辱的過去在其心靈上留下的嚴重創傷,這創傷具體體現為她愛情生活中的種種矛盾:既向往愛情又懼怕愛情,總想告別過去而又走不出歷史的陰影,熱戀著張俊同時又對張俊懷有深深的負罪感,而對邪惡的朱國魂,既憤怒、又屈辱,又膽怯。寫張俊,既寫他對徐文霞孩子壹般真純的愛,又寫他在得知徐文霞做過 *** 之後那種心理、感情上的種種矛盾和痛苦,以及矛盾、痛苦之後對世俗意識和傳統觀念的超越。對主人公內心世界復雜性和痛苦的情感歷程的生動展示,壹方面使人物血肉豐滿,更富於立體感,同時也使讀者在對他們痛苦和矛盾的體察中加深對作品主題的感受。此外,對環境富於詩意的描繪和機智、含蓄的表達方式也增強了這篇小說的魅力。小說開頭先寫秋夜裏的蘇州城:古老的城市安靜地躺在大運河的懷抱裏,像銀色河床中的壹條睡蓮,昏暗的街燈中的白楊樹,秋風中婆娑的樹影,……在描繪了這個大的背景之後,點出城東北角鋪著石板的深深小巷裏壹個亮著燈光的窗口,以及桌前的姑娘。這種寫法不僅使讀者感受到壹種淒清優美的情調,而且有力地襯托出主人公徐文霞的孤獨感和寂寞感。小說最後寫到張俊在心靈上戰勝傳統觀念之後決心繼續愛徐文霞,沒有寫二人相會的場面,而是寫到張俊舉起手來敲小巷深處徐文霞的門的時候便嘎然而止。這種結尾含蓄而又意蘊豐富,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想象與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