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被人類吃滅絕的動物有哪些?

被人類吃滅絕的動物有哪些?

壹、北美旅鴿

這是美洲壹種美麗而溫順的候鳥,這是壹種典型的群居中型鴿類,壹群就能達到1億只,它們冬季會從落基山飛到南方過冬,在飛過壹個地區的時候,遮天蔽日,往往會持續幾天時間.....而印第安人卻並不鐘情於旅鴿肉,在歐洲人到來之前,僅美國和加拿大就有多達50億只旅鴿,那時候他們是多麽得無憂無慮。但是,歐洲人到來之後,迷上了旅鴿的味道,於是大肆殺戮。面對如此龐大的壹個群體,當時誰也沒相到,有壹天會被人類吃滅絕。壹對旅鴿賣兩美分,旅鴿肉由火車從美國西部運來。18世紀和19世紀美國的窮人往往除了旅鴿見不到其他的肉食。由於旅鴿每次只產壹枚卵,而人吃旅鴿卻大小通吃,連卵都不放過,再加上雞新城疫,旅鴿的數量急劇下降。等到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為時已晚,1914年9月1日,地球上最後壹只旅鴿在辛辛那提動物園死去,這種動物也成為了壹個歷史。

二、渡渡鳥

這是毛裏求斯的國鳥,沒錯,就是國鳥,雖然它已滅絕。它是除恐龍外最知名的已滅絕物種,而它是壹種不會飛的鳥。從照片上來看,似乎還有些萌,渡渡鳥的樣子比較肥胖,看上去傻傻的,不會飛,只能跳著走,所以也被叫做“笨鳥”。又被稱為愚鳩。它的命運也是悲慘的,壹度滅絕得連完整的骨骼都找不到,連它的滅亡時間都沒壹個確定的時間,分別有1662年、1681年,以及1688年到1715年之間三個猜想。而滅絕他們的兇手又是歐洲人,因為它肉質鮮嫩鮮美,自然成為歐洲人獵捕的對象。這裏有壹個傳說:有壹條遭遇風暴的荷蘭船停靠在了毛裏求斯,可能是缺糧,水手吃了渡渡鳥,覺得好吃就告訴了其它人,人們都跑來吃壹口,這種壹米高的鳥又不會飛,躲又躲不了,於是就滅絕了....另外壹種說法是:渡渡鳥的肉不好吃,這裏有船員的筆記作證。但是船員帶來的豬可不嫌棄,他們把渡渡鳥的蛋當作美味,而渡渡鳥壹次就產這麽壹枚卵,都被豬吃了,渡渡鳥就絕後了...反正不管怎麽說,它的滅絕跟人類脫不開幹系,而且從人類發現它到滅絕才70年時間而已。

三、斯特拉大海牛

這是個生活於亞洲科曼多爾群島的生物,它被發現的時候總***也才2000頭的數量,而且它們特不走運,發現他們的是壹群歐洲人,即使它們體長達7~8米,重達3~4噸,貴為海洋裏的第二大哺乳動物,碰上那群歐洲人,命運也就此改變。連它們的名字都是取自那群歐洲人。故事是這樣的:1741年6月,壹支探險隊的船只遇險,斯特拉等幸存者則漂流到了科曼多爾群島,在沒有食物來源的孤島上熬日子,就在這時,斯特拉發現了沿海的大海牛.....講到這裏,大家就應該清楚大海牛的命運了,而且,這歐洲人不僅殺海牛,吃海牛,在它回到文明世界的時候還帶回了許多斯特拉海牛的皮和肉,並對斯特拉海牛作了記述,還贊美斯特拉海牛的肉味鮮美....於是,商人為了皮毛,食客為了它的肉,紛紛踏足科曼多爾群島,短短26年他們就宣告滅絕。

四、中國犀牛

如家我們在動物園看到的犀牛,可都不是國產的,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因為中國本土的犀牛在1922年滅絕了,滅絕的原因很簡單:犀牛角是壹種珍貴的清熱涼血中藥材,在中國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記載,所以人類過度開發,它們從遠古時代便受到人類的大肆獵殺,而且犀牛皮很珍貴....早在春秋戰國時,吳越爭霸中,就有吳王夫差軍隊十萬人,都是犀牛皮做的衣甲的記載......可見它的命運。

除了這些已經滅絕的,還有很多處於滅絕邊緣的美食,比如歐洲野牛(牛和歐洲聯系起來,命運可想而知),這種曾經遍布歐亞大陸的野牛,如今已經進入珍惜動物保護名單;還有廣東人民喜愛的禾花雀,從1980年到2013年,禾花雀的種群數量下降了大約90%,已經有滅絕的危險,我們不希望它成為第二個北美旅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