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汪曾祺:人壹定要愛著點什麽

汪曾祺:人壹定要愛著點什麽

人壹定要愛著點什麽,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 ——汪曾祺《人壹定要愛著點什麽》

人生如夢,我投入的確是真情。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 ——汪曾祺《人壹定要愛著點什麽》

壹定要愛著點什麽,它讓我們變得堅韌、寬容、充盈。業余的,愛著。 ——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

汪老寫草木蟲魚,寫飲食風俗,這些尋常可見的事物,栩栩如生,可可愛愛的的向我們走來。汪老的每壹篇文章給人純凈的美,他的文章帶著植物的清新,在眼前鋪展出壹片柔軟綠意。

他寫春天,「我所謂的『清香』,即食時如坐在河邊聞到新漲的春水的氣味,好想嘗嘗。」

寫昆明的雨季,「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草木的枝葉裏的水分都到了飽和狀態,顯示出過分的、近於誇張的旺盛。」

寫梔子花,梔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撣都撣不開,於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品格不高。梔子花說:『去妳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得痛痛快快,妳們他媽的管得著嗎!

寫緬桂花,昆明的緬桂是大樹!我在若園巷二號住過,院裏有壹棵大緬桂,密密的葉子,把四周房間都映綠了。緬桂盛開的時候,房東(是壹個五十多歲的寡婦)和她的壹個養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來好些,拿到花市上去賣。

她大概是怕房客們亂摘她的花,時常給各家送去壹些。有時送來壹個七寸盤子,裏面擺得滿滿的緬桂花!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

大壹陪同學去圖書館找書的時候,遇到了汪老的書,從他的書中也了解到天安門、故宮、胡同以外的地方,順著汪老的蹤跡“玉淵潭的槐花盛開,像下了壹場大雪,白得耀眼。”,我常常在周末到槐花盛開的玉淵潭,沒有見到養蜂人,想汪老壹樣的繞湖邊長堤轉壹圈,堤上仍然有遛鳥、打拳、做鶴翔樁、跑步,只是已不是當年的人。

汪老對昆明的的贊美更是壹點都不吝嗇,寫昆明的雨,寫昆明的山茶花,寫昆明的美食。汪老筆下的昆明有,豐潤透亮的昆明雨季;有帶著山野的氣息的菌子;有戴壹頂小花帽子,穿著扳尖繡了滿幫花的鞋,坐在人家階石的壹角,不時吆喚壹聲:“賣楊梅--”的苗族姑娘。汪老這樣描寫:她們的聲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氣更加柔和了;在雨中冒著熱氣騰騰的汽鍋雞,讓路過的人忘了回家;翠湖圖書館是文人的壹片小天地··········

作為壹個雲南人,汪老筆下的昆明更是偏愛,壹畢業我就選擇了待在昆明,去走汪老走過的路,時常翠湖、師大(蓮花池校區)、圓通寺、金殿········

對比書中的地方和現如今的改變,許多地方都有所改變,在昆明待了以後,汪老對昆明雨季的描寫很精確,他對美的感受和理解是深刻的。

汪老的文章是愛與美揉在壹起的自由。他熱愛著隨處可見的壹草壹木,用壹種善意的、含情的微笑,來看這個世界的壹切,像壹個孩子,心地明凈,把這世間的萬物寫得很美,彌散著幸福。在他的書中,讓我們被塵世汙染過的靈魂,還能得到壹絲安慰和滌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