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創業故事文案

創業故事文案

創業故事文案

 其實成功都是逼出來的,因為人人都向往財富,人人都在不斷地追求財富。

 高考狀元珠海種地7年記 創業經營300畝地農場

 跳下皮卡車,皮膚黝黑、胡子拉碴的鄒子龍,儼然是壹個地道的農民:肥碩的牛仔褲挽著褲腳,破舊的運動鞋布滿了泥土。鄒子龍扯了扯褲腿說,?這身著裝方便隨時下田幹活?。

 這位人大的碩士,北大和人大的雙學士,7年前放棄了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壹頭紮進了珠海偏僻的鄉村創業,開荒種菜,創辦有機農業園,如今是300畝地的農場主,常年為上千個家庭餐桌提供有機菜。

 開荒種菜收獲了愛情

 從珠海市區驅車到高欄港平沙鎮綠手指有機農業園,要1個多小時,這是鄒子龍在珠海開辟的第三處有機農場。2010年,獲得中國人民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和北京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雙學位的鄒子龍,還沒畢業就遊說了兩個大學同學作為合夥人來到珠海開荒種地,其中壹位叫陳羿好,這位重慶姑娘在人大是學藝術的,讀書時是出了名的登山運動員,在壹次登山過程中與鄒子龍相識並成為好友。

 2007年,鄒子龍以韶關高考狀元的身份進入人大,他在高考誌願上僅填報了農業經濟管理專業;雖然在校期間獲得了北大經濟學的第二學位,但畢業時除了農業,他別的工作都未曾認真考慮過。

 離畢業還有幾個月,鄒子龍班上的同學大多選擇到金融單位和國企上班,而已經被保送讀研的鄒子龍念念不忘的還是他的現代農業夢。

 陳羿好畢業前原本被壹家電視臺錄用,同樣出於對大自然的向往,在鄒子龍的遊說下,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和鄒子龍壹道離開北京來到珠海;另壹個被鄒子龍遊說來的是大學的好兄弟馮永久。他們三人在珠海三竈承包了壹個山頭開荒種地,用從家中借來的積蓄,創辦有機農業園。

 雖然鄒子龍是學農業經濟管理的,但畢竟沒有種植經驗,?種植標準由我制定,但有些實際生產我也需要向當地老農請教?。剛到珠海,沒有現成的農耕地供他們租種,租種的山頭不僅僅要開荒,而且不通水,灌溉成了問題。但這並沒難倒他們,他通過大量實驗,最終從很遠的地方把山泉水接過來,通過重力加壓引到山上實現了自流灌溉。沒有電,他用6個車載電瓶串聯起來解決生活和生產用電,用完了再拉到村裏面去充電。開荒的日子,每天差不多花10小時泡在田間地頭。

 在長期***同勞動中,他的執著、勤勞征服了這片荒地,同時也征服了陳羿好,兩個年輕人擦出了愛的火花。其間,馮永久選擇離開,投奔了珠海壹家地產公司,此後鄒子龍負責農業園的管理並帶員工生產;陳羿好每天開著壹輛破面包車滿珠海跑,負責送菜。

 2011年9月,鄒子龍重返人大讀研,壹段時間,陳羿好挑起了農場的全部重擔。在北京讀研時,壹是心疼陳羿好太累,二是心系農場,鄒子龍說自己做夢都在想農場,有三天以上的長假,他連夜都要飛回珠海。

 壹到田裏精神就來了

 今年29歲的鄒子龍目前的身份是珠海綠手指有機農業園的董事長,由於多年的體力勞動,日曬露宿,風吹雨打,鄒子龍沒有大學時代的斯文,體型非常健美,皮膚黝黑得像古天樂。壹身土不啦嘰的著裝,與記者交談時有些靦腆,時不時摸下鼻子,憨厚的樣子更像農民小夥,絲毫沒有董事長的氣派。鄒子龍的父親說,鄒家世代務農,好不容易在兒子這壹代跳出農門,結果兒子雖讀了名校,卻又回來當了農民。談起兒子返鄉務農,鄒媽媽直搖頭,?上了那麽好的大學,還讀了研,也沒找個體面工作。?雖然有抱怨,但當兒子農場有困難時,老兩口還是拿出全部的積蓄支持兒子創業。

 鄒子龍的辦公室是建在農場田間的壹間簡易板房,推開辦公室門,除了堆放了些農具和健身器材,在他辦公室裏沒有老板桌椅,沒有電腦。鄒子龍說,自己除了偶爾進辦公室放下工具外,其他時間都是在田間地頭,幾乎不坐辦公室,以至於辦公室裏有老鼠出沒。

 鄒子龍說,他喜歡跟果蔬打交道,而不擅長跟人打交道,隨著公司發展,他專門請了職業經理人負責管理公司,自己則負責園區設計和生產標準制定,並每天帶領員工在田間作業。?我坐在電腦前就頭痛,讀書時我的電腦也長久不開機,都發黴了,壹到田裏精神就來了?。

 如今,鄒子龍會帶領隊員們每天在田間從早到晚忙個不停。有時早上8時不到,他們要先到豬圈打掃,然後來到田裏種菜、摘菜。白天裏,他隨時會出現在壹壟田間,指導從當地雇請的老農按著他制定的標準作業,在他眼裏,有機農作物種植要杜絕壹切農藥、化肥、激素。而這在被雇的.農民看來完全是?死腦筋?。鄒子龍說,?他們比較習慣用農藥化肥,跟他們說不能用,他們覺得我們又沒種過地,不願意聽我們的,最後換了幾撥人?。

 搞有機農業,先要有養殖。除了養雞鴨豬魚,他們還養了幾十頭牛,鄒子龍說,養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收集糞便,白天壹群牛被員工趕到湖邊草地上放養,壹只只白鷺和其他水鳥飛來,時不時地立在牛背上,就像壹幅美麗的畫卷,放牛的工作與坐在辦公室裏相比,對於熱愛大自然的人來說,肯定是壹種享受。

 最困難時整個農場就剩下他壹人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鄒子龍說,從2010年在珠海紮根做第壹個有機農場,直到去年才實現收支平衡,這還不包括六年多累計的基礎建設耗資壹千多萬元。

 做農業很難賺錢,做有機農業更難,壹場自然災害就會讓農場顆粒無收。2012年,超強臺風?韋森特?襲擊珠海,綠手指農業園的蔬菜被席卷壹空,養殖棚吹垮了,雞鴨牛羊死亡殆盡,因為發不出工資,農場的員工全走光了,當時妻子陳羿好剛懷孕生子,整個農場只剩下鄒子龍壹個人在打理。鄒子龍說,那壹陣他焦慮得整晚睡不著覺。為幫助他重建農業園,在最危難的時候,人大的師妹鐘倩琳帶著10萬元資金入股,***青團珠海市委也向農場提供了2萬元的創業資金,並組織了壹批大學生誌願者參與了農場道路的修整工作。此後,農業園又通過消費者融資籌到數十萬元,終於逐步渡過難關,走上正軌。

 鄒子龍引入?社區支持農業?(CSA)的模式,即搭建消費者和生產者(農民)之間直接聯系的紐帶。

 如今,通過這壹模式,綠手指有了500多個家庭長期訂單,另外還有近1000個間斷性的訂單,某種程度上說,他們既是綠手指的客戶,也是綠手指的合作夥伴。

 希望兒子長大再當農民不要被當成?稀奇?

 陳羿好生子後,為避免家族企業的嫌疑,鄒子龍不再讓妻子參與農場的事,專心在家帶孩子。送菜的工作就全落在鐘倩琳身上。?那時候可慘了,剛學會開車,邊拿地圖,邊開車,還要邊接客戶電話,其實挺危險的!?鐘倩琳說。

 有壹天晚上11時多,鐘倩琳送完菜回去。因為下雨,山路較滑,壹不小心皮卡車就從山上沖下去了,壹頭撞到壹塊大石頭上,車整個翻了過來,車尾卡在石頭間,中間有個池塘,被懸空在水面上。?我也跟著翻了壹圈,好不容易把車門踢開了,爬到那個石頭上,當時就委屈得哭起來,然後才想到求救。?鐘倩琳說,?接到求救電話,鄒子龍爬了半個小時的山路,好不容易找到我?。

 向往這種山野生活的人多,真正能堅持下來的少。在人大學子鄒子龍包山種菜的事傳開後,壹開始很多青年湧上這個山頭。2012年壹年來來去去累計就有兩百來人,但最終只有很少壹部分人留下來,成為今天的中堅力量。

 除了請了壹些當地老農參與種植,目前農業園有正式員工30多名,絕大多數都是大學以上學歷,總經理原是壹家外資公司的總經理,因為對有機食品的熱衷投奔了他們。佛山姑娘黃嫦仙會計專業畢業後已進入廣州壹家企業試用,看到農場的招募啟事之後辭去工作加入了農場;山西陽泉小夥趙賀輝學市場營銷的,也被CSA模式深深吸引來到農場。

 鄒子龍說,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越來越多有學識的青年投身於現代農業,讓更多的家庭吃上放心菜。

 ?待兒子長大了,即使他有很好的學歷,如果再回鄉當農民,希望那時大家再不要當成?稀奇?,不再像我這樣受關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