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壹個季節都有那麽幾對傻傻分不清楚的風物,比如冬天裏的小冰粒和霰;春天的迎春花和連翹;夏天的幹鍋和香鍋等等。這其中妳肯定知道妳吃的是香鍋還是幹鍋,但是它們的區別是什麽,就不壹定有很多人知道了。
這麽多肉類,妳喜歡哪壹樣?
這種最初流行於四川綿陽的菜式,憑借著其幹煸的特色,短短十幾年間,便成了美食界的?全民爆款?。
與香鍋相比,幹鍋湯少,味更足;不需要自行點菜,菜品搭配相對固定。壹道幹鍋通常都會有好幾十種甚至上百種的味道。有的側重家常鮮香,有的註重酥香幹辣、有的側重鹵制入味?
幹鍋牛蛙
幹鍋糯香掌翅,是傳統綿陽幹鍋的代表。掌翅就是鴨掌與鴨翅的結合,冷水下鍋煮鴨翅,再將切好的姜蒜辣椒提前放到水裏面泡20分鐘,這樣炒的時候不容易焦,也要相對辣壹些。之後再將煮好的掌翅撈出小心炒制,撒上蔥花、香菜、芝麻,色澤鮮艷,入口即化。
啃富有韌性的鴨翅,需要壹點點的耐心。
相較於傳統幹鍋的絕對主角:肉;各種幹鍋蔬菜的美味也絲毫不遜色。以郫縣豆瓣為主角,紅辣椒、蒜瓣等為輔,加入焯好的花菜,炒出花菜的香味後放醬油和豉油,開大火翻炒收汁,最後放入青蒜,翻炒20秒即可出鍋,鮮、香、辣、鹹什麽味都有了。
幹鍋花菜
同樣是蔬菜和肉類壹起搭配,麻辣香鍋可以說是幹鍋的親兄弟了。雖說是親兄弟,但香鍋也有屬於自己的壹片天。
麻辣香鍋
不同於幹鍋要麽是肉類打天下,要麽是蔬菜稱霸;麻辣香鍋更像是壹鍋大雜燴,天南地北的食材,融入壹鍋,就如時尚界將五彩六色混搭在壹起壹樣,享受的是豐富與多樣。只要妳想吃、只要妳夠吃,都可以登上香鍋的舞臺。
幹鍋制作中對辣椒的選用有著特別的要求,尤以川西的"二荊條"為最佳,因為這種辣椒顏色鮮艷、辣香濃郁、辣感柔和。而香鍋的香料采用四川獨有的幾十味特殊原料,經現代工藝精制而成,不傷胃、不上火、色澤鮮艷,故有"壹鍋紅艷"之稱。
香鍋相比於幹鍋,醬料更濃,口味也更厚重。
也許是因為調料的復雜多變,有人認為麻辣香鍋其實是北京人發明的改良菜,其實想想也不無道理,畢竟像源自南京與河北地區,卻在北京冠名的烤鴨;或是從蘇州進京,落地生根的稻香村點心。
無論是源自綿陽的幹鍋,還是可能源自北京的香鍋,都是壹鍋火辣辣、紅紅火火的代表,來自五湖四海的食材經過烹調,在壹口鍋裏匯聚,何嘗不是與生俱來的緣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