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普利策獎得主、戰地記者麥卡利斯特在《甜蜜的憂傷》壹書中講述了壹個關於親情的故事。這本書的副標題是“關於愛情、家庭和食物的回憶”,我買這本書的原因是食物這個詞。看完之後,我意識到美食的內容並不多,更多的是為了紀念作者剛剛去世的母親,回憶她活著時的壹切。當然,最讓作者印象深刻的是她母親做的美味佳肴,這成為去世的母親與他交流的媒介。他對母親的怨恨,對母親的愛,以及母親的微笑和聲音,都在作者對母親廚藝的記憶中逐漸清晰。
麥卡利斯特是來自英國的戰地記者。然而,在這甜蜜的悲傷中,沒有煙味或強烈的精神。只有壹種悲傷,壹種失去母親的悲痛,以及他回憶母親時感受到的甜蜜、柔軟和溫暖。那是潛藏在每個人心中的秘密。作者用三條線把這本書的內容串起來:壹條是對去世母親的回憶,壹條是作者和妻子期望懷孕生子的過程,還有壹條是作者在尋找母親的食譜,想重溫她做的美食。這三條線最後集中在兩個字上:家庭,這可能是世界上最無利可圖、最溫暖的情感。這種情感既有血濃於水的聯系,也有長期共同生活形成的相同記憶。
而這種相同的記憶是由生活中的瑣事組成的,比如衣食住行。壹個溫暖的玩笑和壹次愉快的旅行可以給家庭的每個成員留下深刻的印象,並將伴隨他們壹生。吃飯是這個家裏最頻繁、最廣泛、最隱秘的事情。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自己的內心,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和自己的愛。這些都是家庭紐帶的溫暖記憶,將伴隨他們壹生。那是媽媽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這是誰也帶不走的記憶,也是永遠抹不去的親情。親情就在食物的香味中,它吊著每個家庭成員的胃口和他們的心。“我最喜歡媽媽做的飯”,裏面包含了很多溫暖和回憶!
在尋找母親食譜的過程中,作者完成了自己的心靈之旅,找到了對母親的感情。他母親後來的酗酒和精神疾病壹度給作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母親晚年的孤獨生活讓作者充滿了負罪感。母親的離世,讓這個在槍林彈雨中進進出出的壯漢,壹下子被擊倒,只有當家庭失去時,才會覺得對自己有多重要。然而,他在味覺上刷新了母親的形象,重建了對母親的愛,恢復了對家庭的依戀,重建了對生活的信心。在這裏,美食已經成為生活的核心和家庭的紐帶。
麥卡利斯特不僅是愛情寫作專家,還是烹飪專家。不幸的是,書中關於食物的內容不多。雖然書的封底上有提示說書中有精美的食譜,但實際上只有幾個食譜。然而,在作者寫的為數不多的美食中,它們也相當有趣,讓人食指大動。比如他對豆悶肉的詳細描述,他媽媽是怎麽做的,他是怎麽改進的,真的很精彩。豆悶肉已經很好吃了。這道融深情於湯的豆悶肉不好吃嗎?
我們細細咀嚼的往往不是美味的食物,而是柔軟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