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求壹篇烤土豆的文章

求壹篇烤土豆的文章

烤土豆皮兒

美食除了食用時的口腹愉悅之外,更大的妙處是留在大腦皮層中的饕餮記憶,它經久不忘,隨著年代的久遠,有時記憶會逐漸輝煌起來,以致失真。

美食除了食用時的口腹愉悅之外,更大的妙處是留在大腦皮層中的饕餮記憶,它經久不忘,隨著年代的久遠,有時記憶會逐漸輝煌起來,以致失真。現在,我眼前浮現了兩幅愉快而溫暖的畫面,是有關土豆皮和黃瓜皮做的菜,讓我自己動手,來將記憶變成現實。

第壹次吃到烤土豆皮是在普希金銅像附近的酒吧。有南方的時尚雜誌過來采訪幾個女人,要拍攝照片,編輯找了家相熟的小酒吧。點了咖啡之後,服務員說,這裏的烤土豆皮相當專業,要不要嘗嘗。我這種土人還是頭壹次聽到烤土豆皮,等它烤的時候,腦子裏壹直在想是怎麽回事,薄薄的土豆皮烤好了不會變成土豆片吧?

等了足足有40分鐘之久,兩團錫紙包的東西裝在精致的盤子中上來了。打開錫紙壹看,說它是土豆皮不準確,只是土豆挖掉壹大塊芯子而已,填空的是壹團牛油,連著皮烤到又香又軟,牛油完全融化到土豆中,皮有點焦黃,撒點細鹽和胡椒粉,混合出來的味道太好吃了。

回家告訴老公,老公怪我大驚小怪,他說妳在日本沒註意到壹年幾度的“祭”(類似中國的廟會)上民間食品攤常常有賣烤土豆嗎?剛開始的時候他也覺得怪,看見很多人在買,拳頭大的土豆滾燙滾燙的,老頭兒握著中間壹切開,夾進壹大塊牛油遞過來,拿到的人無不如獲至寶。想想土豆在中國屬於很賤的蔬菜,西北面土地貧瘠啥也種不出,就只有土豆管飽,這日本人是咋的了呢?後來吃了壹次才知道,此土豆非俺們家鄉的土豆也,粉粉的,鮮鮮的,烤燙至心後,夾牛油進去,那樣的吃法是絕配。

我在家試驗了幾次,因為我沒有很大的烤爐,只好改良壹下。先把連皮土豆用開水煮到用筷子能戳進去,撈出來壹剖二,中間挖去做色拉用。註意,靠近皮的地方還是有土豆肉的,不是壹張薄薄的皮哦。這時,土豆變成壹個小碗,放入壹勺牛油(亦可以放植物奶油),輕輕放入烤箱架上烤。隔著玻璃,妳看到牛油融化了,滲透到土豆肉中,然後四邊的皮開始焦黃起來,香味撲騰出來。估計是10分鐘左右,視土豆大小。烤好啦。

我沒有想到如此簡單的食料、簡便的做法可以孵化出那樣的美味。當然土豆的品種不是壹般的,據說美國最著名的愛達荷土豆超級好吃,國內至少得選新土豆,才會有上佳的口感和香味。

第壹次吃到黃瓜皮是在“楊家廚房”,是和兩個女編輯初次見面,相談甚歡。壹碟卷狀黃瓜皮上桌,顏色青綠,它脆而嫩,又有點韌,味道是甜酸可口,比壹般的拌黃瓜、拍黃瓜好吃多了。我註意到關鍵在於黃瓜的切法,它是連皮扡,然後腌制的。

壹天看《汪曾祺先生談吃》,有壹節專講“扡黃瓜皮”,頓時口舌生津,打開冰箱馬上實驗。根據我的上海口味進行改革,舍棄麻辣。四根本地嫩黃瓜連皮洗凈,擦幹,切兩寸段,然後橫過來扡皮成卷,廢棄當中的黃瓜籽。用細鹽先腌制半個小時,倒掉鹽水,然後放白醋和綿白糖浸,喜歡大蒜味的,可以敲扁幾個白森森的大蒜頭放進去,半個小時以後,味道就出來了,酸甜酸甜,黃瓜皮脆得恰到好處。待客的時候,層層疊高,綠面朝上,相當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