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托物言誌的作文

托物言誌的作文

托物言誌的作文1

 梅花的花朵不大,像壹個個害羞的姑娘,所剩無幾的綠葉襯托著梅花。也許是為了讓花朵開得更好,綠葉都把自己應該擁有的養分通通獻給了梅花。雖然梅花被稱為中國的國花,但是它並不張揚。它只是在寒風中默默地開放,在寒風中悄悄地展示自己的風采。所經歷的痛苦,只有它自己知道。

 偶然壹次,在路旁梅花 ,枝上沒有多少綠葉,稀稀拉拉地掛在枝頭。我不禁這樣想:這就是傳說中傲立雪中的梅花嗎?

 再經過的時候,枝幹上竟然長出了許多花苞!我不由得湊過去看,真的長出了許多白中泛紅的花苞!但是顯得弱不禁風,我眼前閃過幾日前看見的梅花。

 又過了幾天,我特地去看梅花。當看見了那壹片粉紅色的花朵,我驚呆了。壹株被人們認為毫無用處的梅花樹竟然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開放,真讓人不敢相信。那株梅花成了道路上壹道亮麗的風景,路過的人先是驚奇地睜大了眼睛,接著發出嘖嘖的贊嘆聲。我不得不佩服梅花不屈不撓、堅韌不拔、堅強不屈的精神和頑強意誌。

 看那壹朵朵白中泛紅的花朵悄然掛在枝頭,聞那縷縷的梅花香味,我深深地被梅花震撼了。誰會知道它的花苞要在寒風中經過多大的努力,才能帶傷開放?看那枯瘦的枝條,誰又能相信它能哺育出美麗的梅花呢?

 “梅花香自苦寒來”,吹拂梅花的是凜冽的寒風;照耀梅花的是寒冬的殘陽;滋潤梅花的是殘雪的雨露。但屹立在山頂的梅花卻是那樣的芳香馥郁,雍容典雅。它依舊可以和其他在溫室中的花朵比美,而且壹點也不比它們差,不是嗎?

 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戰鬥在荒天雪地的塞北開發者,他們像青松,像秋菊,卻更像這梅花。他們在惡劣的環境中,默默地奉獻了自己的壹生。難道他們不具備梅花那堅強不屈的精神和品格嗎?

 想著想著,壹股對梅花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托物言誌的作文2

 十幾年的經歷讓我不禁覺得,本該精彩的人生卻淡而無味。每壹天都在重復著同樣枯燥的事情,讓我厭煩。

 經歷過幾次不順心的事,我開始想逃離這塵世。

 我對母親說:“我不想再這樣下去了。再多的努力看來也只是徒勞,那麽多人在我之上。我不如返璞歸真,學習古人,過隱居的生活。”母親沒有說話。過了幾天,母親帶我來到壹座山前。那是壹座我不知名的山,雖算不上高,卻可用險來形容。我望著母親,猜測著她的意圖。

 “妳看到那棵樹了麽?”母親指了指山崖。我擡頭望去。陡峭的山崖間,赫然有壹棵樹,似已被山崖的細縫擠得彎了腰,卻不乏生機。

 “嗯,看到了。那是······”

 “走,我帶妳上去。”母親拉著我,尋了壹個較緩的山坡,壹步步向上走。

 看著母親額頭上的汗水,我雖不解她的用意,卻告訴自己壹定要走上去。山頂。這確是壹個人跡罕至的地方。

 母親拉著我,來到了那棵樹前。“妳看。”我愕然。那棵樹竟是從石頭中生長起來的!

 “這,怎麽會······”

 “妳看,這棵樹要生長,就必須穿透堅硬的巖石。妳是個聰明的孩子,我想妳會懂的。”母親不再多說。我小心地俯下身子,看著山崖上的那棵樹。它的根確是生長在巖石中,堅韌有力地向四周伸展,似乎要汲取周圍所有可以利用的養分。

 頓悟。

 我回頭看著母親:“我懂了。要想在世間取得自己的壹席之地,就必須努力克服所有挫折,頑強的面對人生。”

 “在這之前,還要先磨煉自己。有了真本領,才能克服挫折啊!”母親滿意的說。

 “嗯,我再也不說隱居這種傻話了。”

 回去的時候,我回頭望了望那棵樹。在藍天下,它恍若壹柄寶劍直插雲霄。它在告訴我,它要和逆境作鬥爭。

 感謝母親讓我見到了那棵樹。感謝那棵破巖而出的樹,它讓我懂得,再難渡過的逆境,再難克服的挫折,只要頑強拼搏,它們最終只會成為成功路上的墊腳石,幫助我們登上勝利的頂峰。

 那棵樹,永遠生長在我心中。

托物言誌的作文3

 我壹直都不明白,為什麽在百花之中,中國人偏愛梅花、偏鐘情於梅花呢?

 是因為它美的緣故麽?是的,它的確很美:朵朵冷艷、縷縷幽芳、孤芳自賞、純潔無瑕。像壹只驕傲的天鵝屹於冰雪間。“千白叢中壹點紅”。開得刺眼,開得高傲。

 是因為它美的別具壹格的緣故麽?是的,它的美的確與眾不同。它的美,比起嬌艷的牡丹、絢麗的月季、清秀的荷花來說,別有壹番風味。

 是因為它的美得清香更獨特麽?是的,即使它不如茉莉清香、不如菊花美麗、不如桃花艷麗,但它的確很美,它的美綻放在風雪中,盛開在風雨裏。當人們看到這些傲於風雪之中的紅梅,誰能不為它傾倒?誰能不被它征服?誰能不被它別具壹格的美麗所吸引呢?

 是因為它美的精神的緣故麽?是的,中國人愛梅花,是愛 梅花傲雪鬥霜的精神,愛梅花謙遜的精神。愛它不怕困難,於無聲處,傲然挺立。愛它甘願在幕後無私奉獻的心。愛的是梅花有靈魂、有骨氣、有品格的精神。梅花之所以能排在“四君子”之首,正是因為這種傲雪鬥霜、謙虛樂觀的精神! 中國人偏愛梅花,是因為紅梅於中國人有相同的精神。有著“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的精神。那血色的梅花,開得那樣嬌艷。它敢與風雪爭鬥,感與風雨撕殺。她是春姑娘的使者,不怕冬姑娘的脅迫,傲然於天地間,飄撒春的芳香、播種春的種子。

 當大地終於迎來了姍姍來遲的春姑娘時,她卻靜靜地消逝,化作腳下泥,只留壹抹余香蕩漾於天地間。看百花齊放,聽百鳥齊鳴,看春滿大地便欣慰地走了。於是“落紅本是無情物,明年冬天再見花。”它的壹生就像壹部充滿歡樂與悲愁的樂曲,從飄舞的雪花奏到繽紛的百花。

 梅花美,卻把美留給了潔白無瑕的天地;梅花香,卻又有誰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艱辛;梅花俏,卻“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梅花,傲雪鬥霜、不怕困難、謙虛樂觀。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壹抹余紅換來春滿天地。

托物言誌的作文4

 周敦頤曾動情地說過:“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但桂花聚集了它們所有的大成,是花中的魁首。

 我是桂林人,自然每每到了秋季,我都能看見那金燦燦的桂花,聽到那桂花的絮語,聞到那淡淡的花香。難道這不是壹種享受嗎?伴著秋雨,它在雨中盡情開放,猶如秋姑娘手中的針線,壹針針,壹線線,壹點點地繡出了那小而有致的桂花。在這幅畫卷中,金燦燦的桂花雖多,但不刺眼,雖小但很大氣。

 我家門前也有幾株桂花樹。我每放學回來都要在樹下“裝模作樣”地聞壹會兒桂花香才肯走。秋季,樹上成千成百的桂花,風兒吹過,下起了桂花雨,金燦燦的。小時候,外婆會到院裏撿些桂花,再自己加工壹下,放在冰箱裏儲存。於是,在沒有桂花飄香的季節裏,我也能吃到那沾滿桂香的桂花糕,湯圓炸餅和西米露……

 壹次,在外婆采桂花時,我輕輕地撿起地上的壹朵桂花,柔軟的桂花被我稍壹捏就變成了好幾瓣。金黃色的桂花每朵大約有四片花瓣壹枝壹枝在樹上開著。數十枝花聚成壹簇,成千上萬簇花掛滿壹樹。盛開之時,滿樹披滿金紗,那米粒般大小的桂花讓人見了就想深呼吸。

 桂花小而黃,美而香,雖然沒有牡丹的艷麗和張揚。但在美好的夜晚,它驅趕走了夏日的悶熱,把壹絲絲清涼的幽香送進人類的嘴裏。伴人類進入美好的夢鄉……

 秋季,桂最美,正如呂聲之所說:“獨占三秋壓眾芳,問誇橘綠與橙黃。”果真如此。有時,我就贊嘆,不知是上天賜給了秋什麽樣的神力把桂林的桂花裝點得如此如詩如畫!

 桂林,桂林,桂花成林。桂花是壹首詩;桂花是秋的絕世佳作;桂林花桂林魅眼;桂花是天地間最動聽的壹首樂章;桂花是壹位漂亮天使的化身。

 此時,窗外又下起了桂花雨,我不禁打開了窗子,壹絲絲淡淡的桂香飄了進來,很美,很甜。

托物言誌的作文5

 壹次,我在外婆家,發現壹群螞蟻。這些弱小而不起眼的生物,卻引起了我的註意。

 螞蟻這種弱小的生物為什麽能存活那麽久呢?因為它們都互相扶持、照顧,食物也壹起分享。就是因為這團結友愛的精神,才讓它們繁衍至今。

 在電視中,我看見螞蟻們都是團隊的力量取勝,我想去看個真假。

 蟻群黑壓壓壹片,猶如壹大片烏雲襲卷而來。我跟著蟻群來到壹片比較稀疏的小樹,它們是來捕食的。小螞蟻們蜂擁而上,瞬間將壹只小甲蟲給壓蓋,用自己那強有力的巨鉗去攻擊小甲蟲,現場慘不忍睹。小甲蟲想竭力逃之夭夭,可還是經不起螞蟻們的瘋狂打擊,最終還是倒下了。螞蟻們的勇往直前、乘風破浪、團結合作,可真令人敬仰啊!我的心中又產生了疑問:甲蟲非常笨重,而螞蟻小巧玲瓏,是不是這個因素影響了螞蟻捕食?如果碰到靈活型的又會怎樣?壹連串問題從我腦中產生。我又捉了只蝗蟲,想檢驗檢驗我的猜測。這時蟻群已把甲蟲大八塊,準備凱旋而歸。我將蝗蟲放置在蟻群中,蟻群剛開始有點慌亂,接著又沈著應戰。蝗蟲在壹大片無邊無際的“蟻海”穿越,想逃出這危險區域。雖然蝗蟲壹次能跳40厘米高,幾米遠,可還是逃脫不了螞蟻的大部隊。蝗蟲每壹落地,力量極強的後腿總能壓倒幾只螞蟻,可其它士兵卻不退後,依然不屈不撓,堅決要將這“世獸”征服。蝗蟲已經跳出格鬥圈,可身上卻已經布滿烜可怕的螞蟻,它們拼命地撕咬蝗蟲的肉體,情況依然不比原先差。蝗蟲終於倒下了,螞蟻們也氣喘籲籲。再次把蝗蟲壹分為二,搬回了巢穴。

 每壹個生物都是壹個不朽的傳奇,每壹個傳奇背後都有壹個精彩的故事。螞蟻的風雨同舟、同甘***苦,讓我懂得要信任別人,齊心協力,就沒有完不成的事情!

托物言誌的作文6

 寫自己的作文 “小黑妞”變白記 小時候我的皮膚特別黑,同學們叫我“包公”,鄰居們叫我“小黑妞”,為此我心裏非常不高興。記得我還為自己這張包公臉做過壹件傻事兒呢。那是七歲的壹天,我蹦蹦跳跳地從外面回來,剛到家門口,張奶奶便問我:“小黑妞,到哪裏玩去了呀。”聽到這話,旁邊的幾個人輕聲地笑了起來。我頓時明白,“小黑妞”這個稱呼有點丟人。我沒有答話,傷心地同家去了。叫到自己房間,我仔細地照鏡子,越看越覺得自己太黑了,怪不得他們這麽叫我呢。“為什麽我的臉這麽黑呢?是我洗臉的時候沒有洗幹凈吧?”為了改變別人對我的看法,我端來滿滿壹盆水,準備洗去那黑色的歷史。我先用毛巾濕濕臉,再打上肥皂,然後用盡全身的力氣拿毛巾狠搓,不壹會兒,我的臉被搓得又紅又疼,香皂也搓掉小半塊,可是照照鏡子,我的臉依然那樣黑。我不甘心,又壹遍壹遍地洗,壹遍壹遍地搓,還拿來媽媽的洗面奶搓了好幾遍,最後盆子裏的水已經變得渾濁了,飄著壹層厚厚的東西,我想:這下該好了吧?我又照鏡子,發現自己不僅沒有變白,還更醜了——臉上黑紅黑紅的,還有壹道壹道的紅印子。這時媽媽同來了,壹見我的樣子,對我說:“妳發什麽瘋?把臉弄成這樣子了?”我哭著說:“為什麽我的臉這麽黑呢?我不想當小黑妞。”爸爸聽見了說:“傻孩子,皮膚黑點沒關系,包公臉黑吧?人人都贊賞他呢,我女兒學習、辦事樣樣都不比別人差,我為妳驕傲。”聽了爸爸的話,我想起了自己的優點,心裏舒服多了,暫時放棄了把臉洗白的打算。現在我長大了,逐漸明白了爸爸的話,有時候洗臉的時候我就會告訴自己,我不怕做小黑妞,我要“黑”出自己的風采。

托物言誌的作文7

 我喜歡,瀟湘館門前的“鳳尾森森,龍吟細細”;我喜歡,“湘妃竹”上的淚跡斑斑;我喜歡,“莫嫌孤葉淡,終久不雕零”的恒久;我喜歡“任妳東西南北風”的堅定。

 我喜歡竹子。

 我喜歡竹,不僅因為它的翠綠。春日融融,二月風剪出“個個”綠生涼,三月雨潤出竿竿青搖影。這樣溫柔的呵護,培育的不是較弱,這樣細膩的滋養,換來的不是如曇花般的壹現,是堅毅的,持久的,旺盛的生命力。和菊花壹樣,不畏嚴寒;如青松般,傲霜挺立。

 它和菊花又不壹樣,它不是以開花來展現魅力,沒有五顏六色,層層花瓣,有的只是千篇壹律的直直的壹竿,有的只是逼人眼球的綠,它的開花意味著死亡的降臨。它直直的攀爬,過壹段時間小結壹次,默默無聞又謙遜樸素。

 它和青松也不相同,它不是長在松軟的泥土裏,不是以針葉縮小受寒的面積,是“立根原在破巖中”的頑強和堅定,是寒風勁吹中的颯颯作響。它不壹定能挺過暴風雨,但當綠葉紛紛吹落後,它會挺直腰桿倒下去。

 我喜歡竹,是因為它的淡泊,它的恬靜。林黛玉說:“我心裏想著在瀟湘館好,愛那從竹子隱者壹道曲欄,覺得比別處更清幽。”這句道出了我的心聲。有竹子的地方,總能使我聞到壹股沁人心脾的涼爽的清幽氣息,總能使我感受到壹種超脫世俗的幻境,總能勾起我林中閑讀的強烈願望,我多想享有那份恬然的心情。許多人歌頌竹子,是歌頌它頑強的生命力,極少有人想到它柔美的壹面。當妳將心中的雜念全然拋諸腦後,輕輕踮起腳走進壹片竹林時,妳會發現竹子散發出來的清幽氣息絕非其它花之可比擬。微風吹動竹子的響聲與腳踩在落葉上的聲音唱和著,是自然最動聽的天籟之音。

 可是在充滿現代氣息的城市裏,或許有許多人房前屋後種著各色鮮艷奪目甚至名貴的花草,卻很少見有人間門前立著壹叢翠竹。所以,或許我能在竹林中悠閑讀書漫步的願望不太容易實現。

 我愛竹子,愛竹的高尚與淡泊。我愛竹子,愛它帶給我的寧靜與深遠的心境。

托物言誌的作文8

 我愛花,而且最愛菊花。愛她的`姿容,愛她的性格。每年,我都要精心培育許多株菊花,等待著秋風。花蕾逐漸長大了,豐滿了,開了。多麽好看,婆娑的姿態,幽微的香氣,我壹有空兒,就繞著那些花看,心裏高興得不得了。然而,畢竟只是這十幾株,二十幾朵花,真是解不了眼饞,於是我就到公園去賞菊。

 這裏要比我那小院子熱鬧多了。還沒有走進花館,遠遠就聞到了花香。這花館可夠大,然而,這時卻顯小了。群花簇擁,莖葉扶疏,擠得走道都變窄了。我慢步走著,仔細地觀賞每壹株花,花有紅的,黃的、白的、紫的。聽說菊花還有墨色和綠色的,那是珍品,可惜我沒有見到。但是,就眼前這些花,也夠我飽覽壹番的了。瞧!那朵黃菊花,團團的,黃得耀眼,那叫“橙黃牡丹”;那是幾朵紅色的,襯著綠葉,叫“錦城花影”。還有壹種,紅裏帶黃,日光壹照,閃著金光,細細的花瓣向外折出,彎彎地伸出老遠,只有壹部分掩著花心,像壹位含羞掩袖的少女。那叫做“白玉連珠”的,所有瓣尖都卷成壹粒粒小珠,垂垂向下,真是炯娜多姿、俏麗迷人。

 我情趣正濃,又走進另壹間屋子。這裏幾扇窗戶敞著,吹進涼爽的秋風。育花人剛噴過水,每朵花每片葉子上都落著水珠,顯得格外精神。我被好幾朵白色的大菊花吸引了,這幾朵是壹個品種,園丁給他們起了好聽的名字,叫“春江月色”。所有的花瓣都很寬大,緊緊地擁著,卷抱著花心,豐滿、雪白,沒有壹點汙瑕,蘸著幾滴水珠,雅致、嫻靜,吐露芬芳,顯出菊花特有的高潔。

 我觀賞著這幾朵白菊花,不禁想到晉代的陶淵明,他酷愛菊花,可能也就是因為菊花象征了他的性格吧。他愛菊,愛她純潔不染的風格,他才寫下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優美詩句。是啊,菊花開於群芳雕謝之時,給人送來芳香,供人觀賞,這是多麽高尚的風格,無怪大詩人屈原以“朝飲木壯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來表現他誌向的高潔。

托物言誌的作文9

 竹,壹個大家熟悉不過的字。竹子這種植物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與“梅松”同為“歲寒三友”。歷來,高潔的竹,總是成為詩人的競相贊美的對象。

 第壹次在山上見到野竹子,我驚訝於它生命的堅忍不拔。那又細又長的竹啊,就好似壹支支利劍從堅硬的石縫中奇跡般拔地而起,直沖雲霄,好像要刺破蒼穹。風壹吹,這支利劍將風兒“迎刃而解”,那看似細弱的身軀在風中依然傲然挺拔。這不正是“任風雨來襲,我自巋然不動”的那份頑強不屈嗎?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我看來用鄭燮《竹石》的這句詩來贊頌竹子是最完美不過了。妳想壹想,在寒冷的冬天,嚴寒刺骨,冷風呼嘯,壹株竹,要經歷多少風吹雨打,冰雪風霜?放眼望去,在寒天凍地裏,滿山樹木枯的枯,死的死,唯有竹,和少數樹木,像壹個個訓練有素的解放軍,挺著胸膛,抖擻著精神,絕無風吹雨打之態,好壹幅嚴寒傲竹美景圖!

 看著,想著,我又望見了遠處的蒼松。是啊,蒼松不也四季常青,無懼嚴寒酷暑嗎?我思索著,思索著,依偎著翠竹的竹筍勾起了我心中的思緒。

 妳看,青春毛竹,壹身“寶藏。”竹筍就是壹道美食,竹子的身驅、枝葉……用途可大了!這不禁讓我對竹更加敬佩得五體投地。不愧是“四君子”!竹甘願獻出自己的資源,無私萬分地獻給了人類,不向人們索取壹絲回報。這種偉大的無私貢獻,正是我所欣賞的壹種真君的所作所為。這種高貴的品質才是超強大、遠遠勝於壹切的。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是壹句不朽的道德名言。我想對於這兩點,我所崇拜喜愛的竹,已經毫無異議地做到了。妳不但堅忍不拔,頑強不屈;而且無私貢獻,壹身高尚,將永遠被世人所崇敬。

托物言誌的作文10

 在我的不覺中,枝條上已有的綠葉是新生的色彩。嫩綠的、那麽嬌嫩那麽可憐——可人憐愛。

 在我的定式思維中,應該是先長芽苞,等芽苞長大之後才會長葉子,但是,學校兩旁的樹木卻是很有“個性”。它們是先在每壹個枝節上長出壹片小小的葉子,然後會有許多類似於小花壹樣的東西長出來,姑且稱他為花芽吧。幾乎壹夜之間,道路兩旁的花芽都長大了。遠遠望去:壹簇簇綠色的花,那麽美……

 今年的草,似乎的確有些特殊。去年未黃就被白雪掩藏的草,在春雨的滋潤下奇跡般的復活了。綠茸茸的,煞是可愛。

 榆葉梅是我所見到的唯壹壹種在初春開花的樹,壹樹的花,壹齊開放盛放甚至可以說是怒放。遠遠望去,像壹團粉色的雲,那麽美的樹,在半黃半綠的春天肆意的開放,似乎是在張揚的開放,美極了的姿態。那每壹朵花都那麽的嬌嫩,仿佛只要妳伸手過去,帶動的氣流都會將它拂落,倍加小心的呵護著,壹陣微風過,吹落了幾朵已經“老去”的花。我也要為其哀嘆幾聲,沒有黛玉葬花那麽淒美,但那幾聲嘆息也會隨風飄走,飄到遠方人的身邊輕嘆壹聲,然後消散。遠方人也會因為這壹聲輕嘆在留戀幾眼這難得的春景,從睡夢中醒來後發現昨天還恣意的壹樹花,竟然只剩枝條上壹個未開放的花苞,惜壹句“夢裏花落知多少?!”然後揀幾朵落花壓平在那本《詩經》中,在夏秋冬這幾個季節中,會有那幾朵幹花證明我曾經經歷過壹場美好而哀婉的春天。

 那校園兩旁“個性”的樹在我的記憶裏保存——綠葉,抽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