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樹正對著大門長著。當客人壹走進大門,壹陣果香,撲鼻而來。最先映入眼簾的,是翠綠的葉子和金黃色的果實。它們就像是綠雲層上塗了壹層金霧,立刻就會讓客人感到如入自己的家門,大有賓至如歸之感。
枇杷樹的枝幹都非常粗大,要想將它完完全全抱住,足足需要十個人,枇杷樹如此之高大,這不正如在中學時代讀的壹篇課文“鳥的天堂”中的大榕樹麽?當仔細向枇杷樹頂上望去時,妳會看到在樹枝上會有著那麽兩三個鳥窩。鳥窩裏頭會有鳥蛋麽?強烈的好奇心最終讓我爬上了枇杷樹壹探究竟。只見鳥窩空空,它是由細細的樹枝編制而成,精美極了,為了哺育下壹代,鳥媽媽不辭勞苦,毫無怨言,用心並巧妙地做了這麽壹個專屬於鳥媽媽和鳥寶寶壹家的溫暖的窩,這讓我情由景生,不禁為鳥媽媽對小鳥們的愛而豎起了大拇指。
多大年紀的枇杷樹啊,樹皮皸裂,很多地方會帶有琥珀似的顏色,他是經過了怎樣的滄桑呢?家裏年齡最大的奶奶也不清楚,據她所說,她壹嫁給爺爺時枇杷樹就長這樣了。我想,為了汲取更多的陽光與雨水,枇杷樹會不顧壹切阻力,使勁兒長高長大,他的這種強大的生命力和求生能力令我肅然起敬!
最高的枝條竟出奇地高過了屋檐,不由得想起曾經讀過的壹句詩“壹枝紅杏出墻來”,但再仔細想想,更似“壹枝獨秀”,難道他就不感到孤獨麽?或許,只有這樣,才能使他越來越優秀。物尤如此,更何況人呢?真正出色的人,無非就是坐得起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朝著正確的方向,堅定、義無反顧地勇往直前,哪怕途中遇到再大的困難,哪怕受到多大的排擠,心中的信念總會讓他們不敢輕易放棄,並且指引著他不斷向前奔跑。因為,他心裏只有壹個念頭,那就是他要贏,要成為第壹。
冬後葉子落光了的時候,看到枇杷樹尖尖的頂尖直插向蔚藍而又悠遠的天空,我的幻想也跟著爬到樹頂,對著天空,常默默地看上半天。這蒼老的枇杷樹就像壹個精神抖擻的老男人,正在凝神眺望著遠方,若有所思。在枇杷樹細弱的枝條上,蜘蛛在上面結了網,建起了他們的家,間或有昆蟲的屍體粘在上面。當有光照上去時,這小小的網也會反射出細弱的清光來。
深秋的時候,枇杷樹上已然碩果累累。壹只只“白白胖胖”的枇杷寶寶壹個緊挨著另壹個,相互抱成壹團,好像是怕冷壹樣,圍在壹起烤火取暖。從遠處看,儼然壹座金燦燦的金山。只要壹放學,我總會約上幾個同伴爬樹摘果。爬上樹的方式各種各樣。有的是靠爬竹梯,留壹個人在下邊扶住梯子即可;有的嫻熟壹點的就負責在樹底下彎腰當做夥伴們的墊腳石,待其他人都壹壹上樹後,自己便可獨自想辦法爬上樹;有的是間或打沖鋒或者直接不借任何外力爬上樹等等。更有趣的是,有時,面對我們夠不著的樹枝,便會找來壹根長長的幹竹竿,輕輕壹敲,另外幾個人在相應的區域負責拿竹籃子接住被敲落下來的枇杷。為了使被敲落下來的枇杷完好無損,我們在竹筐子的底部墊上了壹層又壹層的草,更細心的小夥伴會在自己家的竹筐邊也圍上厚大的樹葉等保護措施。當枇杷掉下來的那壹刻,妳往來,我往去,個個眼急腿快,好像在做遊戲,又像是在競賽,有序而敏捷,每個人接的琵琶的技術實在是高超,沒有壹顆是接不到而散落在地的,那嫻熟而又迅猛的動作令人叫絕,看上去,好壹幅熱鬧繁忙的秋收圖!
待這壹切都結束後,大家就找個附近壹個空曠的平地盤腿圍坐在壹起,將接到的枇杷送到壹個筐子裏,並把它放到大家的正中間,等到大家壹起享用美食的時候,都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大家夥蜂擁而上,每人伸手壹抓,入目的是飽滿又金燦燦的枇杷,忍不住用鼻子湊上去壹聞,簡直令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將枇杷往衣服上壹擦,往嘴裏壹送,美美地壹嚼,枇杷的汁兒溢了出來,滿口都是酸酸甜甜又香香的味道。妳看看我,我再看看妳,大家相視大笑。
夏天裏,枝繁葉茂,濃翠撲上人的眉頭。我不由得站在樹下,擡頭仰望:厚大的葉子密密麻麻的搭成了壹座天棚,這成了我們家日常喝茶、乘涼的好去處。微風壹乍,猶如壹條條正在泛海的小舟,隨風起舞,難道不會在我們內心深處留下壹點兒溫熱的感覺嗎?倘若我們再走近壹看,又會看到有些葉子上爬著長長的綠色的小蟲子,在它爬過的葉子上都留下了半圓的缺口,但就在這半圓的缺口附近,妳可以看到各種斑駁陸離的彩痕。
枇杷葉不僅能給人提供陰涼棲息的地方,而且它還具有可貴的藥用價值。
小時候,我體質太弱,常常是隔三差五地生病。由於自己家在農村,當地經濟條件太差,沒有醫院,生病了還得去縣城裏的醫院看病。但,大概我們家的確是離縣城的醫院太遠,村裏的人們總會想出許多偏方治病。媽媽為了我的健康,就去請教當地著名的精通偏方的婆婆,聽好多人說她對日常小病是頗有建樹,很有名望的,因此被當地人尊稱為“神醫婆婆”。據說,當年媽媽還排了好幾天的隊才能見到這位神醫婆婆。求得秘方後,每當我發燒的時候,媽媽總會到院子裏摘下幾片枇杷葉,經過細心的清洗過後,再把它們放進鍋裏,待水燒開之後,再加上糖,用慢火熬半個小時左右,待裏面大部分的葉汁兒都滲出來之後,方可熬制成湯藥。古語說“物以稀為貴”,糖在當時是非常昂貴的,但為了我,媽媽每天省吃儉用,是靠“勒緊褲腰帶”買下來的,為預防我發燒的糖。
枇杷葉子清熱解毒的功效顯著,每吃下那麽壹兩次,病情總會見好。無論是曬幹了的枇杷葉子,還是還長在樹上的,都可以入藥。因此,為了避免季節變化帶來的不便,媽媽還特意把枇杷葉子曬幹,再用保鮮袋包裝好,並不定時地讓其在陽光下進行晾曬,防止黴變。後來,媽媽專門找了塊地,種上了好幾棵枇杷樹,即便當時的用地是多麽的緊張,即便她知道這塊地能創造壹定程度上的物質支持,緩解我們家的經濟壓力,即便可能會遭到別人的不解與嘲諷。
枇杷樹通過自身的努力成長,終成壹棵頂天立地的大樹。不僅能為鳥窩提供家的地基,造就鳥兒們溫馨的壹家;為人帶來甜美的果實,滿足人們身體的需要;給人們遮陽擋風,在夏天為人們留下壹處陰涼;更重要的是,枇杷樹舍自己而救了許多生病的人們,讓人們健康成長。枇杷樹的這種無私奉獻、舍己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壹代人去學習並發揚光大。
就這樣,在對枇杷樹動人的回憶裏,又塗上了壹層淡淡的母愛的色彩。我從此更愛枇杷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