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的應該屬“毛血旺”,“夫妻肺片”,“鴨血粉絲”,“鹵煮”這四道菜。我想妳應該早就嘗過它們的味道了。在任何壹家餐廳裏這幾道菜無壹不是耳熟能詳的有名菜式。
首先來說說毛血旺。
毛血旺算得上是下水名菜中的翹楚,為大江南北的食客所追捧。
毛血旺起於重慶磁器口,來源傳說版本各異,無外乎都是無心插柳之舉而意外得到的美味。根據原始來源,毛血旺的主料基本上全部是下水,由豬肺、豬腸、豬頭肉、毛肚再加上最重要的點睛之筆豬血制成。
但在後來的演化改良中,逐漸拋棄了大多數下水,並以鱔魚、豬肉和各類蔬菜代替,但是作為毛血旺的核心毛肚和豬血(後來逐漸為鴨血代替)壹直被保留,遂成如今風靡全國的毛血旺。
另壹道被廣為人知的下水名菜同樣來自川菜,即夫妻肺片。其實原本叫“廢片”,可想而知就是完全來自於下水。
這道菜主要由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等牛下水鹵制而成,配以辣椒油、花椒面等調味料,深得食客們的喜愛。但是夫妻肺片唯獨沒有牛肺,據說因為味道奇異而被拋棄,於是發展成今天的“夫妻肺片”。
在建國之後,夫妻肺片甚至還並入了國營單位,成為正宗的中華美食代表之壹。
除了川菜,下水在其他菜系中也嶄露頭角,江蘇菜中的鴨血粉絲則不可不提。
南京人吃鴨出了名,鹽水鴨板鴨都是招牌,據說南京人每天要吃掉八萬只鴨子,因此由鴨下水發展成壹道名點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鴨血粉絲以鴨血為主,輔以些許鴨腸和幾片鴨肝,不像川菜味厚量足,壹碗鴨血粉絲雖小小壹碗,卻也別有洞天。正所謂壹方水土,想不到下水也竟然能如此清爽精致,正合江南菜溫文爾雅的氣質。
最後還有壹道不得不提的下水名菜是北京鹵煮。
前面幾道菜經過時間的演化都適當地增加了肉類,像是為大眾口味做的妥協壹般,但是北京鹵制自始至終都不改本色,以豬腸豬肝豬肺豬心等下水料鹵制沿用至今,不見絲毫豬肉。
想來也是,鹵煮原本就是因為豬肉昂貴而不得已采用下水而來,因此許多人對它都敬而遠之,但更少不了對它趨之若鶩的京片子。
如今北京的城墻腳,鼓樓下,胡同裏隨處都是香氣四溢的鹵煮店,來趟北京不嘗壹口免不了有種過寶山而不入的遺憾。
無論是毛血旺、夫妻肺片還是鴨血粉絲湯或鹵煮,與其說它們是壹道特色名菜,不如說是當地文化的縮影,而品嘗美食這壹行為本身也因此帶了些更深遠的意味。
微信公眾號: 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