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火鍋面,成都的串串冒菜,陜西的羊肉泡饃,廣東的腸粉叉燒,內蒙古的手抓肉……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招牌美食,那麽我們在東北應該吃什麽呢?豬肉燉粉條,雞肉燉蘑菇?還是鍋包肉、醬骨?事實上,在余帆看來,在東北,妳必須在查幹湖吃壹頓魚宴才能過癮。
查幹湖原名查幹泡,蒙古語意為“查幹淖爾”,意為潔白聖潔的湖泊。它的大部分位於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在嫩江與霍林河交匯的水網地區。嚴格來說,它屬於霍林河末端的壹個堰塞湖。這壹帶河流沼澤星羅棋布,銀魚穿梭,水草肥美,鵝鴨群居。沿岸樹木茂盛,田野郁郁蔥蔥,風景如畫。是遼、金、元三朝皇帝的漁獵之地。
查幹湖不僅風景如畫,而且魚類資源豐富。歷史上,建國後,遼太祖稱之為“小鴨”,是契丹貴族的漁獵之地。從遼聖宗到第七代皇帝天祚,他們都來這裏開展“春天博納”活動。其中,冬季捕魚易於保存和運輸,因此這種古老的冬季捕魚方法壹直延續至今,幾千年來壹直保持不變。如今,查幹湖冬捕奇觀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去年冬捕衍生出的全魚宴也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查幹湖全魚宴之所以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因為當地人的炒作,而是因為世代生活在周圍的群眾善於以魚為主要材料制作各種菜肴。此外,制作中使用的魚和菜肴的種類也很多,因此被稱為“全魚宴”。其生產技藝是隨著當地漁業生產而發生和發展的,是遼金時期遺留下來的民間技藝之壹,因此可以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查幹湖全魚宴是前郭爾羅斯人以查幹湖野生魚為基礎,采用燉、煎、炸、切等獨特的烹飪工藝。它由查幹湖幾十條甚至幾十條野生鮮魚制成,冷熱生熟,軟、嫩、脆、香、脆。它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也有著非常厚重的文化底蘊。
傳統的“魚宴”經過湖區人民的傳承和餐飲業名廚的開發,不斷創新和發展。現在,根據季節的不同,查幹湖魚宴使用的鮮魚種類和數量也不盡相同,但四季的味道都很美味。
這是我們今天在查幹湖附近的大汗宮度假酒店吃的查幹湖魚宴。整桌菜由十幾道菜組成,其中大部分與魚有關。主菜是壹大盤胖乎乎的魚,還有用鯿魚、草魚、鯉魚、鯽魚、湖蝦、銀魚和蛇皮制成的美味佳肴。
如果僅僅看盤子很難看出魚的大小,那麽很容易判斷上面的圖片是否是由壹位美女的手映襯的。最大的胖頭魚有半米長,十幾公斤重,草魚和鯉魚也不小。雖然它在外觀上不如南方食物精致,但它的味道令人垂涎。當地朋友告訴我們,查幹湖的魚宴不僅充分繼承了遼金時期的遺產,還吸收了現代美食的技巧。而且還富有地方特色,蘊含民族特色,極具大眾口味,營養價值高,是可以代表吉林菜乃至東北菜的地方傳統宴席。
妳嘗過查幹湖的魚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