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沈陽等15個副省級城市的住戶存款數公布。最新公布的《中國統計年鑒》顯示,2020年末國內居民累計存款93.44萬億元,公布了杭州、沈陽等15個副省級城市的住戶存款數。
杭州、沈陽等15個副省級城市的住戶存款數公布。在1 5個副省級城市中,有7個城市的住戶存款超過壹萬億。其中,廣州以20774億元排名第壹。人均方面,有6個城市的人均存款超過654.38+萬元,其中杭州最高,接近654.38+0.2萬元。
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有7個城市的住戶存款超過壹萬億元。其中,廣州以20774億元位居副省級城市首位。深圳和成都分別以18674億元和17085億元位居第二和第三。
住戶存款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信貸吸收的住戶儲蓄存款和通過其他方式吸收的以住戶部門(由住戶和為住戶服務的非營利組織組成的部門)為主的存款。第壹財經記者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梳理了15個主要副省級城市的住戶存款數據和人均存款數據,發現6個城市的人均存款超過65438+萬元。
其中,杭州最高,接近654.38+0.2萬元。杭州所在的浙江省是第四大經濟強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僅次於北京和上海兩大直轄市。這裏也是中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擁有龐大的商業群體。作為強市,杭州集中了全省最好的資金、技術、人才和更多的資金。
杭州之外,沈陽以11.4萬元超過廣州和深圳,排名第二。此外,遼寧的另壹個副省級城市大連的人均存款為654.38+005萬元,與深圳相比非常少。為什麽沈陽和大連這兩個來自東北的副省級城市人均存款更多?
15副省級城市存款數據(數據來源:第壹財經記者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整理)。
壹方面,這兩個副省級城市的城鎮人口比例相對較高。例如,沈陽的城鎮化率已達84.52%,城鎮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7.95%。大連市城鎮化率已達82.35%,城鎮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9.93%。城鎮化率越高,特別是中心城市人口多,整體人均收入越高,因此人均存款也就越多。
另壹方面,沈陽和大連的人口老齡化程度都比較高。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對第壹財經記者分析道。壹般來說,年齡越大的群體越不喜歡投資,越追求資金的安全性。因此,這些地方的人均存款也會相對較高。此外,與東南沿海地區相比,這些地方的房價低,自有住房比例高,因此節省了更多的錢。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壹財經記者表示,東北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較多。例如,沈陽和大連等中心城市的原國有企業員工很多,現在員工養老金的比例很高。同時,老年人的消費意願低於年輕人,他們更習慣於儲蓄,因此他們的人均存款額會更高。
然而,來自東北的另外兩個副省級城市長春和哈爾濱的國有企業比例也相對較高,老齡化程度也相對較高,但為什麽人均存款與沈陽和大連的差距很大?其中壹個主要原因是長春和哈爾濱的城市面積相對較大,城市化率和城市人口相對較低。例如,哈爾濱的城鎮化率為70.61%,城鎮人口比例僅為54.95%。然而,長春的城鎮化率只有65.94%。盡管該市總人口為906.69萬人,但市區人口仍不足500萬。城鎮化率低、城鎮人口占比低也影響了整體人均收入和人均存款水平數據。
此外,青島、廈門、寧波等計劃單列市的人均存款數據往往不如省會城市。這是因為省會城市擁有省內最好的醫療、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務資源,大量的技術、人才和資金資源也將向省會城市聚集。省會城市“機構”人員較多,國企較多,第三產業較為發達,居民存款也會較多。
杭州、沈陽等15個副省級城市的住戶存款數公布。最新公布的《中國統計年鑒2021》顯示,2020年末國內居民累計存款93.44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存款人累計存款92.6萬億元,較去年增長13.9%。根據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中國大約有6543.8+0.4億居民,然後根據存款組合,人均存款需要達到6.67萬元才能達標,平均還包括未成年人、殘疾人和無法工作的老年人。因此,人均存款應該遠高於這個數字。
當然,如果妳的家庭存款余額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並且妳還在壹線和二線城市,則很難超過當地的人均存款余額。在統計中,壹份關於中國45個城市的詳細報告顯示,除了壹線城市和新壹線城市外,還有許多二線城市。
根據調查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在45個城市中,北京的家庭存款余額最高,而拉薩最低。如果從具體數據來看,北京的住戶存款余額是拉薩的近81倍。
數據顯示,2020年北京人均存款將達到654.38+096萬元,接近20萬元大關。上海以14.8萬元排名第二,新壹線城市杭州以119萬元排名第三。其中,北京以超過4萬億元的存款總額排名第壹,達到4.288萬億元,其次是上海的3.67萬億元和廣州的2萬億元。重慶、深圳、成都、天津、杭州、蘇州和Xi分列第四至第十位。
從家庭存款超過壹萬億元的12個城市來看,南方地區占主導地位,但北方地區也有四個城市-北京、天津、Xi和沈陽-其中有三個城市進入前十名。相比之下,在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北京只有1個北方城市。換句話說,與GDP總量相比,北方城市的存款總量更為突出。
為什麽南方人更富有?
請註意,我們這裏用的是“相對概念”,比如深圳人比沈陽人有錢。這並不是說沈陽人更窮,而是考慮到人均GDP,深圳人比沈陽人高壹點,僅此而已。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北方城市的許多人喜歡存錢,他們的存款甚至高於深圳的許多家庭。但是為什麽我們還是覺得北方比較窮呢?而且越來越窮。為什麽?
問題可能只是存款,因為北方人在比例更大的公司工作,他們的生活相對簡單。賺到錢後,他們不知道該做什麽,存款是最安全的方式。由於商業環境的影響,南方人更傾向於創業或投資。無論是商業還是投資,都有點像滾雪球遊戲。只要我們找到下雪的地方和長坡道,南方人的財富就會增加。
無論是全國人均存款在6萬元左右,還是11城市人均存款超過65438+萬元,相信很多人都達不到標準。事實上,存款不達標是正常的。人均存款確實被平均了。壹些富人的存款足以抵消許多人的存款,而大多數普通人的存款都在這壹水平以下。曹曾說:中國65438+4億人口中,只有2億人有消費能力,其余的人只能生存。
經濟學家郎鹹平也表示,盡管中國人均存款約為6萬元,但約5%的富人人均存款為47萬元。此外,他們還擁有大量股票、基金、房地產或其他資產。其余95%人口的平均存款僅為2.4萬元,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壹半。這個群體也分為兩個層次,約占全國總人口的40%。大約有5.6億人沒有儲蓄,這表明中國仍有大量貧困人口。
而且,少量存款並不意味著沒有錢。許多人沒有多少存款,因為他們已經買了房子。按照現在的房價,這些擁有房子的人無論如何都不窮。存款不再代表他們真正的財富,房地產是他們最大的資產。
而那些沒有固定資產且存款不達標的人只能說是真的缺錢。根據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的統計數據,只有10%的中國人月薪超過5000元。因此,很多人真的很難有足夠的存款。
杭州、沈陽等15個副省級城市的住戶存款數量公布3隨著《中國統計年鑒2021》的發布,各省市的經濟發展也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首先,從住戶存款的角度來看,所謂住戶存款是指銀行和金融機構以自身信用吸收的中國居民儲蓄存款以及住戶部門以其他方式支配的存款。以2020年為例,當年我國居民存款總額為934383億元。
以《中國統計年鑒2021》公布的數據計算,全國共有12個城市的住戶存款超過壹萬億元。這12個城市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深圳、成都、天津、杭州、蘇州、Xi、沈陽和武漢。毫無懸念。北上廣三市的住戶存款位居全國前三。具體數字為北京42889億元、上海36734億元、上海20774億元。
從城市發展的進程來看,城市的發展正經歷著由中心向邊緣的擴散。壹個經濟發展領先的中心城市也決定了周邊地區城市的發展。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分別以上海、廣州和北京為中心城市。可以說,北京、上海和廣州的經濟發展影響著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北上廣憑借其獨特的城市吸引力,對中國的人才產生了強大的拉動作用,這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而且,從人均存款來看,中國北方城市在人均存款方面的表現相當搶眼。全國有11個城市人均存款超過65438+萬元。這些11的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杭州、沈陽、廣州、太原、天津、深圳、大連、南通和南京。這個地區有五個北方城市。在這些11的城市中,排名前3的城市是北京19.6萬元,差不多20萬元。上海14.8萬元,杭州119萬元。
這裏需要指出壹個問題。雖然人均存款與壹個城市的GDP發展之間存在壹定的關系,但它們並不是正相關的。簡單來說,雖然我國北方地區人均存款超過654.38+萬元的城市有5個,但不可否認的是,北方城市的GDP發展速度與南方城市仍有壹定差距。它只是反映了這壹時期居民手中閑錢的情況。
例如,我國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許多著名的商幫,如閩商。當地人基本都做生意。他們通過投資實體行業或其他方式賺取更多的錢,而不是將錢存入銀行。這在壹定程度上也會拉低當地的人均存款。
從今年的行業平均薪酬來看,IT行業以1.225萬的平均薪酬成為中國最賺錢的行業。但顯然,考慮平均工資本身意義不大,因為我們的很多工資都是平均的。尤其是考慮到每個人都被平均了。我們不妨關註壹下我國現行最低工資標準在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由於我國最低工資制度只是壹部部門規章,地方政府和企業在執行最低工資制度過程中的相關責任沒有法律明確規定,導致在執行和實施過程中缺乏法律強制力,不利於最低工資制度的充分發揮。
再者,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的就業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壹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開始大量招聘兼職人員。大多數非全日制學生接受低於最低工資水平的工資用於自己的鍛煉;勞動密集型企業大多實行計件工資以降低人工成本,但勞動者要想獲得最低工資需要付出比正常勞動更多的勞動時間,最低工資制度的保障效果難以實現。
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最低工資不適用於這部分需要保護的群體。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為了保證廣大勞動者的生計和縮小貧富差距,最低工資通常相當於平均工資的70%以上。然而,自2004年我國實施最低工資規定以來,大多數省市的最低工資與平均工資之比在0.2至0.4之間,明顯低於“國際水平”。
另壹方面,雖然自最低工資規定實施以來,最低工資標準呈逐年上升趨勢,但其與平均工資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趨勢,最低工資標準的增長速度遠遠落後於人均GDP、職工平均工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人均消費支出的增長速度。
從以上分析來看,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仍存在較大的區域差異。從人均存款來看,基本集中在東部地區。因此,如何實現經濟全面發展是現階段中國經濟的重點發展方向。最後想問問大家,妳們的工資被平均了嗎?